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赵维绥同志带队赴晋、豫、黔三省调研听取地方文化部门对文化部工作的意见建议
发布时间:2008-11-01 09:24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8-11-01

    10月17日至22日,受中央文改办的指派,结合文化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总体安排,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赵维绥同志带队赴山西、河南两省督查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间并赴贵州参加“艺海流金――多彩贵州行”活动。期间,维绥同志通过座谈会等形式,着重就如何改进文化部的工作征求地方文化部门的意见建议。三地文化部门反映,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部各项工作全局性、战略性大大增强,以重大文化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还结合地方文化工作实际,对在文化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一、建议文化部在宏观层面加强政策性管理和指导,在工作层面实现指导重心下移,落实分层次、分地区进行分类指导的方针,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地方文化部门反映,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推进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思路。现有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送书下乡工程、流动文化服务车工程等文化工程项目对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同时,要适应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研究实施新的惠民文化工程项目,如艺术精品工程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动漫等领域。政策支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希望文化部更加重视文化政策法规建设,各项文化工程要及时跟进制度、规范和体系建设,硬件软件相配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建立健全文艺精品的规划、选题、创作、演出、宣传、申报和表彰等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扶持原创性作品。

    机关各司局应加强协调,尽可能形成合力指导地方工作,避免单打一,涉及其他部委权限的,最好联合发文,以便于地方执行。希望文化市场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减少硬性一刀切。

    二、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一是文化投入应当有硬性的指标规定,建议文化部积极促进各省区市建立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二是疏通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的渠道,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吸纳社会文化捐赠,要完善文化公益捐赠的具体办法,使政策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农村文化机构运转的保障机制,将必要的人员、设备、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四是出台民营艺术院团的扶持管理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办团;五是加强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确保中央补助地方的各类文化专项资金及时到位。

    三、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要加强有关制度建设,把公共投入变成文化单位有效益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措施,使人民群众真正受益。一是要明确各类文化单位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和规范,作出量化要求,完善内部管理,使其能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四是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四、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对文化工作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兴则文化兴。一是要尽快建立公共文化单位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制度,没有一定的入门条件,不利于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要采取合作办班、师带徒、挂职锻炼等形式,有计划地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进行培训,包括对基层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和创作人员的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对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的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