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文化部进一步明确把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在工作规划、人才和经费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了推动全国农民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坚定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和信心,振奋全国农民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精神,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部在苏州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首届全国农民文艺会演”,并在北京向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举行了汇报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观看汇报演出后上台接见演员并对全体演职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指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基层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家们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创作了这台非常优秀的节目,向全国人民展示了30年来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政策的衷心拥护,这场演出非常有意义。她说,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一些进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示了其魅力,也展示了我们文化工作者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刘延东同志代表国务院对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好的传统,继续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服务人民,服务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农村文化的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延东同志的讲话,使广大农民艺术家和农村文化工作者深受鼓舞。 “首届全国农民文艺会演”的成功举办是文化系统进一步加大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是文化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各地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艺术家和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农民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形成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的良好局面。云南省举办了“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全省16个州市、119个县组织了大型文艺汇演,创作演出的节目有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民族文化遗产项目等22653个,在村、乡镇、县区、州市演出4642场次,参加创作演出的农民5.9万人,其中农民演员5.88万人,观众达1000多万人次。陕西省举办了全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在西安、延安、榆林、咸阳、渭南、安康、商洛7个市、30个区、县60多个分会场演出点开展活动,共有700多个农民剧团、自乐班社演出了1000余个剧(节)目。参演演员达6000余人,现场观众达100万人。新疆举办“乡村百日文体活动”,全区12个地(州、市)582个乡镇参加了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各文体活动队(小组)562个,总人数达1.88万余名,举办活动6300场, 58万余人次参与了活动,观众达550万人次。安徽省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歌会”,歌会在突出“歌”、“唱”的同时,还安排了“安徽农民画?画农民作品展”、“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安徽联动演出”、“首届农民歌会赴小岗村演出”、“滁州农民歌咏比赛”、“农村题材电影放映月”、“全省优秀剧目百场巡演”、“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节目展演”等15项系列活动。重庆市举办了由各区县参加的“和谐农村第三届乡村文艺汇演”和“首届农村小品大赛”。广东省充分利用“流动演出服务网”,组织了“广东省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流动演出”,全省各地共组织2000余支演出队,为农村群众送戏近2万余场,受益观众4000万人次。此外还组织了送戏下乡“一条龙”演出服务,下乡巡回演出2000多场次,受益观众40万人次。广西举办了“首届农民工文艺汇演(巡演)活动”,专门组织了一台“关爱农民工、情系农民工”的优秀节目,在全区各地为农民工巡演。浙江省举办了全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展示活动,选拔500多名农民,用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节目,向广大观众展示了“种文化”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吉林省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村文化活动月”,通过开展文艺汇演、调演和举办各种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全省现有的县(市)和82%的乡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活动、文化汇演2200余场、举办美术书法展览等510个。江西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的通知》,各地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共为农民演出9129场,观众759万人次;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28万场,观众4172万人次;开展乡镇文体活动5079场次,参与人数111万人次。文化部正在认真总结各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经验,加强宏观协调,加强机制建设,为进一步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开创更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