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中央芭蕾舞团演员队支部书记陈晓璐, 首先特别感谢文化部机关党委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文化部直属机关新任基层支部书记培训班。这是我第2次来咱们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上次是今年6月份的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 每次培训都是颇有收获的。说心里话,今天坐在这里做这个交流发言,我很紧张,心理是虚的,我们支部获得了文化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组织的表彰,作为刚上任不久的支部书记,跟刚才发言的故宫博物院的冯书记一样,我知道,这个荣誉是大家多年以来的努力所争取到的,我所汇报的也是近些年来的支部工作。刚才前几位书记的发言,对我来说都是学习,尤其是东方歌舞团的乔老师,因为都是艺术团体,听您的发言,我感触很多,学到很多,希望以后能像您一样地称职。我们演员队支部于2008年从演员队联合支部独立出来,独立后我担任了这个支部的书记,支部现有党员9名。相对于其他支部,我们支部的年轻化和专业化特点非常突出。年轻化体现在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专业化体现在全体党员均是芭蕾舞演员或曾经是舞蹈演员,技术和业务水平较高。 作为剧团党组织结构的中坚力量,我们带动着全队80多人的教员和演员团队,我们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影响着全演员队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支部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外出巡演时,支部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指定的必读书目,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知识问答。在排练和演出日程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抓紧一切时间组织集中学习,挤出时间参加党组织活动,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得以有效、连续地开展。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演员队联合支部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年轻演员参加党课学习、动员大会、入党宣誓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向他们灌输党的艰苦奋斗历程,讲述国际政治经济形式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学习与座谈,演员们意识到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理想缺失、信念乏力等问题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健康成长,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持艺术队伍的先进性,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实践中,才能把剧团建设为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一支优秀的表演集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团委进行了改选,由青年演员和年轻的行政人员组成的新团委班子开始了更有效率的团委工作,几位入党积极分子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影响了整个剧团,剧团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赈灾救灾中,全体演员队多次以捐款和实物形式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热情接待了在地震中致残但喜爱芭蕾的女孩李月;在帮助做肾移植手术的困难同志时,演员队共捐赠15万元,平均每人捐赠两千多元。支部的全体党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剧团其他业务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在2008 年10月韩国巡演中,演员们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主动帮助舞台工作队拆台卸台,为剧团缩减了开支,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支持与信赖。2009年春节假日期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落实文化部部署的“文化三下乡”演出任务,演员队牺牲过年与家人团聚时间,大年初三便开始加班排练,圆满完成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文化三下乡”慰问演出。近年来,剧团注重艺术创新,严把质量关,严把制度关,演员队除了要完成大量的演出任务之外,还要不断磨练基本功,每年排演两台大戏及若干个中小型新戏,超负荷运转,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于是我们支部采取谈心交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年轻演员们发扬吃苦耐劳、奉献青春的精神,鼓励大家以剧团发展为重,以中国芭蕾事业为重,把个人命运与剧团、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艺术创作方面,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中芭不仅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希尔薇娅》《奥涅金》等几十部外国经典,还创作、演出了以《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代表的本土舞剧,以及大量现当代作品。除了出作品, 演员队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经过扎实的训练,演员队涌现了一大批获国际大奖的优秀人才。自2001年以来,在国际性舞蹈大赛中,大批演员在瓦尔纳、莫斯科、杰克逊、巴黎、赫尔辛基、东京、上海等国际芭蕾舞大赛和CCTV电视大赛中,由朱妍、张剑、王启敏、孟宁宁、李俊、余波、费波等数名演员获得金、银、铜奖,最佳编舞奖共28奖次。今年,何晓宇、姚海婧、管文婷和邢亮四位演员分别参加了赫尔辛基和莫斯科的国际芭蕾舞大赛,取得了一个大奖,两个金奖,一个银奖的好成绩,而何晓宇的大奖更是为剧团开创了历史。在“走出去”战略中,中芭演员代表国家出访了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墨西哥、日本、韩国、朝鲜等几十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另外,有朱妍、张剑、王启敏、孙杰、郝斌、盛世东、曹舒慈等多名演员受邀赴德国、日本、土耳其、瑞士、智利、匈牙利、韩国等数个国家做为嘉宾参加演出,获得了当地主流观众和媒体的肯定,奠定了中国芭蕾的国际地位。刘延东同志做出批示:中芭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坚持下,中芭演员队的“走进芭蕾”普及教育演出日趋品牌化。本着普及芭蕾、培养观众的宗旨,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北京大学为基地,同时赴外地举办“走进大学”演出,在国内举办公益性活动。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重庆、湖北、澳门等地的大学进行“走进大学”系列演出,并与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教委、阳光文化基金会、共同举办“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芭蕾艺术进校园”活动。目前,“走进芭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芭蕾爱好者,扩大了中央芭蕾舞团的影响力,同时为剧团的年轻演员提供了非常好的表演机会,锻炼了一大批中层演员。演员队支部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己任,时时处处珍惜和注重国家院团荣誉,带动整个演员队,为扩大剧团影响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好地展示了中国芭蕾艺术家的精神风貌和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较高水平,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热爱艺术、热爱和平的良好意愿。中芭演员队是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集体,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的集体。青年人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有热情,对他们的引导不是抽象的,而是要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既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要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对职业道德、对人生等这些大课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每年,我们的冯英团长都会给演员提出几个思考题,今年的问题是,一:中芭的光荣传统是什么?是否应传承?如何传承?我应怎样做?二:我在中芭的大集体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三:在中芭今后的发展中,我能为中芭做点什么?发挥怎样的作用?四:目前在我们国家进入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芭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来为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演员们对这四个问题深有感触,围绕责任心、荣誉感、公德心、职业道德等等的思考,大家写下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演员们的答卷让我们非常欣慰,也很受感动。每年的答题既便于演员们彼此交流敦促,互相学习,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积极进取的思想状态就这样推广开来,自2005年8月张剑同志获“文化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来,先后有,朱妍、王启敏荣获“文化部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张剑被评为2005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李俊、刘琪、王浩、郝斌、曹舒慈获文化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演员队团支部获2007-2008年度“文化部优秀团支部”和“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这次,演员队支部更是获得了文化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大家在感到荣幸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到肩上的压力和责任,在加强自身修养和素质的同时,也要吸引号召更多的优秀的年轻演员加入到队伍中来,增强演员队的凝聚力,使这支队伍日益茁壮发展,并带动整个演员队的蓬勃发展!谢谢大家!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