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目前,陕西省文化厅直属单位共17个。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厅直属机关党委直属党委2个,总支8个、支部7个。主要领导党、政职务一肩挑的有8个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分设的有7个单位。厅机关7个支部(其中离退休人员支部2个)。截止2009年12月底,厅直系统共有党员1501名(其中离退休党员557名)。行政领导班子平均职数约为3人,专职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平均职数为0?64人。本届直属机关党委会是2003年3月换届的,党委会委员11名,设书记1名。
二、近年来机关党委的主要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直机关工委的领导和文化厅党组的指导下,在厅机关各处室和厅直各单位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厅机关党委按照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16字方针,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厅直属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文化厅各项任务完成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坚持抓厅直系统经常性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运用到各项工作中,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厅机关党委在每年的党建工作安排中,都强调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组织好本单位党员职工的理论学习,务求实效。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省第十、十一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章》、《江泽民文选》、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内容。并通过专题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深化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长效机制,党建工作基础有了新的加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作为党建工作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先后在厅直单位设立了6个支部示范点。并根据厅直系统党的建设和工作实际,将厅直系统6个事、企业单位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从组织上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更好的开展活动。与此同时,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2003年以来,厅直文化系统共发展党员200余名。按照中央和省委8个长效机制文件,结合我厅实际制定了《发展党员公示办法》(已印发)、《关于基层党组织换届有关规定》、《陕西省文化厅直属机关党务干部培训暂行办法》、《省文化厅直属机关党委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及程序》,对基层党组织有关基本职责、党员发展等有关工作作了详尽规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党务干部培训班,每期确定一个培训主题,培训方式以请专家授课、交流座谈、专题研讨为主。党务干部培训班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受到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专干及各单位的欢迎。为了丰富党建活动内容,我们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和机关党员干部赴延安革命圣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宝鸡岐山岐星村和杨凌示范区等地参观,赴重庆红岩、井冈山、西柏坡,长武县巨粉娥事迹展览馆、农村带头致富的好党支部书记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郭秀明和韩城市东英村郭孝义家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为了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从1997年起,我们每年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让积极分子系统学习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有关知识。
(三)开展了“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主题实践活动。按照省委两部一委的安排,从2006年开始,在厅直系统开展了“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主题实践活动。厅直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先进性教育焕发出的热情投入到实践中,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动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做贡献,推动了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机关文化建设与机关党的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和谐机关建设,省文化厅与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校、省财政厅、西安海关等单位共同主办了“机关文化建设”征文活动。共收到论文118篇,其中35篇被评为优秀论文。文化厅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厅直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积极参与,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体会撰写论文,厅直系统共提交11篇研究论文。
(四)开展了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固本强基”工程。按照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固本强基”工程的总体部署,省文化厅直属系统“固本强基”工程从2006年开始至2008年,用三年时间对厅直66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全面的考核。2个党支部被评定为“标兵党支部”,12个党支部被评定为“优秀党支部”,51个党支部达标,达标率为98.5%。对“固本强基”“标兵党支部”—省歌舞剧院音乐舞蹈团党支部和省戏曲研究院总务处党支部给予各10000元的奖励。从“固本强基”工程工作开展以来的整体情况来看,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固本强基”工程实施三年来,厅直系统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固本强基”工程和“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全面推进厅直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单位各项业务工作圆满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基本达到了政治坚定、组织巩固、作风优良、制度健全、队伍精良的目标。。
(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2005年,2008年先后在厅直系统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厅直属机关党委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常开展,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较好的实现了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通过集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了全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切实解决了一些全省文化发展和厅属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了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六)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在厅直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省文化厅党组高度重视,统一部署,严格措施,狠抓落实。各单位结合实际,设计不同载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意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固本强基”工作结合起来,与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目前,厅直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七)积极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我们除组队参加省上有关赛事外,每年组织2—3项全系统文体活动,例如乒乓球、登山、羽毛球、象棋、健康麻将等。特别是每年的厅直系统乒乓球赛已形成了我们的特色,得到了全系统各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也展示了文化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在2007年省直机关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上,省文化厅荣获奖牌数第四名,总成绩第五名的好成绩,比上届运动会名次又有提升。在最近举行的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省文化厅组团参加了此次运动会,参加了乒乓球、门球、健身秧歌、象棋四个项目的比赛,已参赛的乒乓球、门球、象棋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乒乓球女子团体荣获冠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几年,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是共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定位、职责不够具体,因而很难把握和有效地工作。部门机关党委,尽管党章和《条例》赋予了许多职能,但大都是务虚性的,真正可操作性的并不多,而且不少职能和人事(组织)及其他部门重叠交叉。比如省上召开党员发展工作会议,组织部门通知让人事处长参加,诸如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经常出现欲干不能、欲罢不得的尴尬局面。基层文化单位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个别单位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客观上造成党政班子不很协调,影响单位工作。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活力,组织生活不正常,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有力。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不少基层专职党务干部对搞好党的工作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甚至不安心。部门内部机关支部由于特定环境,工作一般化。
(三)由于方方面面原因,不少基层单位党组织不能按时换届。
(四)随着离退休人员和流动党员的不断增多,离退休职工中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困难也越来越明显。
(五)厅直属机关工会、团委无编制,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全部为兼职,工作基本上处于应付,很难深入开展。四、赴外省学习考察情况为了进一步做好文化厅直属系统党的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2007年6月中旬至8月份,2008年8月份,机关党委书记彭英带领基层单位几位党组织书记赴外省兄弟系统学习考察调研,分别与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等五省(区)文化厅机关党委及部分直属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座谈交流。一是了解到其他省(区)文化系统抓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举措和新办法。二是开阔了眼界,为我们搞好党建工作提供了参考。三是增强了与兄弟省(区)文化厅及直爽直属单位之间的感情联络,为今后不断交流党的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考察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五省(区)文化厅党组普遍对机关党的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使机关党的工作有了基本的政治保障。由于厅党组对机关党的工作重视和支持,因而机关党委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和充分的体现。厅党组把机关党的工作提到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厅党组至少听取1—2次机关党委的专题汇报,并将涉及全局的一些重大工作交由机关党委负责或让机关党委参与,以提升机关党委的工作影响力和感召力。贵州省文化厅还成立由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厅纪检组组长和厅机关党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五省(区)文化厅机关党组织设置和我们相同,都是直属机关党委。在厅机关内部党组织设置上,五省(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普遍是机关支部党员人数较少,有的是两、三个处合并成立支部,有的是每个处为一个支部(只要有三名党员)。真正体现了一岗双责,即处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有利于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和目标责任考核,真正把党的工作纳入处、室工作之中。例如黑龙江省文化厅,支部设在处、室,厅机关专门成立了机关党总支,总支书记由厅办公室主任兼任。五省(区)文化系统基层单位党组织书记职位设置大体和我们相同。即有的实行党、政一身兼,有的党、政分设,有的则实行交叉任职。他们普遍反映一、二种体制各有利弊,关键在于负责同志的个人素质和上级组织的合理调配。第三种体制似较为有利。在基层单位党组织书记配备上,贵州省和辽宁省文化厅还注意从知名文化艺术人员中选拔,以使基层党的工作更机具影响力,有利于党的工作围绕中心开展。宁夏区文化厅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基本上为专职。
五、对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面对基层党建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目前机关党的工作有诸多不适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目前省级部门党建工作面临实际状况,建议文化部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应该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切实加强对机关及直属单位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1998年,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基层机关组织工作条例》(省委也于2000年印发了《实施细则》),这个《条例》对于加强机关党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此《条例》应进行修改,尤其是对部门机关党委体制、职能、人员编制作出更加明确、符合实际的规定。
(二)建议部门机关党委书记由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兼任,一名党员副厅级干部兼任副书记,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正处或副处级)。直属单位党员人数较多的部门(比如党员人数在1000名以上的,直属单位在15个以上的),机关党委专设,并设立相应的办事部门机关党委办公室,列入部门内设处、室序列(也可以不专设,和人事部门合署办公)。目前,省级部门机关党委(包括直属机关党委)大都是1-2名编制,这对于直属单位较多的部门来说,人员编制显然太少,如果机关党委专设,应增加人员编制,规定一个合适的人员编制比例(原〈〈条例〉〉规定的专职党务人员按机关人员2%比例过低)。所属单位及党员人数较少的部门,机关党委可以不专设,和人事(组织)处合署办公,由部门主管组织人事工作党员副职领导兼任书记,人事处长兼任机关党委副书记。
(三)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中央先后颁发了高校、企业、农村、机关等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对于加强这些行业党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省级各部门都有一批直属事业单位,职工队伍庞大,党员人数众多,建议中央对基层事业单位党组织设置、职能、党务人员队伍建设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应作出具体的诠释。在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要明确事业单位的专职党务干部岗位设置,党组织书记原则上应专设(或交叉任职)。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应设立党组织办公室(也可以和行政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四)建议被部门机关党组织表彰的优秀党员,应和年度被评为单位“优秀”的职工享受同等奖励待遇;“优秀党务工作者”属于部门管理的干部和被部门考核为“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享受同等奖励待遇。
(五)“创先争优”工作应建立长效机制。
(六)应保证党的工作活动经费。多年来,各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无法保证,有的党组织多年不订党报(刊)。因此,建议明确在单位行政业务经费中列出一定的党组织活动经费。 201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