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书写抗震救灾的伟大篇章;大爱无疆,筑起坚忍不拔的不朽长城。上周五,在我馆党委办公室的组织下,我怀着严肃、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开的“玉树不倒 青海长青——玉树抗震救灾主题展览”。此次主题展览由“强震突袭三江源头”、“永远同人民在一起”、“紧急大营救”、“奋力自救互救”、“大爱无私谱真情”、“科学规划美好未来”等部分组成,通过展出大量的照片、实物真实再现了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历程。这次主题展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历程。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到甘肃舟曲,一次次劫难考验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意志;同时也体现着全国人民生生不息、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正在顽强奋斗,重建家园,努力地构造自己美好的明天。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恢复,一场突发而来的玉树大地震又一次唤醒了人们的沉痛回忆。2010年4月14日早7点零9分,7.1级的强大地震突如其来,许多人还没有意识过来,就已被无声的掩埋在废墟之中。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昔日的美好家园,如今已变成废墟一片,曾经是如此美丽的回忆,在那一刻,留下的只有灰蒙蒙的一片。看着图片中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 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 爱心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在大灾难面前,伟大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人性的光辉熠熠生辉,人格的高贵闪闪发光。
大地震救援刻不容缓,各地支援不惜代价。赛跑,和死神争分夺秒;救援,成就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用手挖,用肩扛,解放军战士们愣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拯救出来了如此多的鲜活生命!看啊,那沾满着泥土的双手,已经满是伤痕,但是,战士们却毫不在意,仍旧将手作为工具,不知疲倦的挖着,刨着……仿佛灾区人民就是他们的全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玉树受伤了,于是,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来帮助。这是大爱的集结,这是力量的永恒!我相信,有爱就会有奇迹!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玉树,我们永远在一起!参观结束了,而我却在思考,我觉得人终归活的是一种社会价值、生存价值。这种价值是说,你活着社会需要不需要你,他人需要不需要你。灾难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无法避免。如此,我们只好坦然面对。对灾难的态度,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体现着人格的尊严,体现出人品的上下,更是对人活着价值的检验。我为灾民而祈祷,我为灾区群众的努力自救而动容,我为各路大军及时救援而激动,我为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不放弃、不抛弃”的努力而叫好。我更为那些闪现着人性光芒英雄们的壮举而感动,无比感动。我痛恨每一个灾难,我感动于每一次灾难中人格光辉的闪现。衷心祝愿玉树地震灾区救援工作顺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新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