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党委简报14:文化部直属机关热议“两会”
发布时间:2011-03-16 10:20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1-03-16

    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文化部直属机关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号召党员群众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两会”精神。广大党员群众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收看、收听“两会”实况转播和新闻报道,全面了解“两会”动态,深受“两会”精神鼓舞。大家一致认为,“两会”的盛况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尤其是温总理关于“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以及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的论述,凸显了对文化工作和“软实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文化的定位越来越明确,非常鼓舞人心,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文化工作者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信心。关于文化外交,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说,文化外交、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是构成我国整体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文化外交,丰富了外交的内涵,提高了整体外交的功效,为中国和平发展和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外交架构是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关于文化创新,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呼吁加快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伟大的时代,需要有更多反映这个时代并与这个时代的变革精神相称的艺术精品,也需要有更多被社会认知的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标志性的艺术家,所以说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的建立正当其时。” 关于文物保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28个提案,内容涉及文物保护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十大国庆工程”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引人关注。

    他建议,应多样化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价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采取更积极的保护行动,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十大国庆工程”中的华侨大厦被拆除新建的遗憾事件。关于文献抢救保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提出,民国时期的文献全面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这一时期的文献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比古籍更加严峻,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关于建立艺术基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是文艺界多年来的心声”,应该有一个超功利的国家基金来支持艺术家、文艺家的创作。关于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顾欣表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文化企业而言是势在必行,怎么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文化企业已经成为业内思考的重点。” 关于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表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文化发展要有正确的心态,文化工作者也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变服务理念。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非遗传承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委员们表示“要让非遗‘活’着,并且‘活’下去”,按照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延续它的功能,延续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