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中直工委和国家机关工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杨善洲同志事迹报告会,听了杨善洲同志生前同事、家乡领导、他的女儿及当地媒体记者感人肺腑的报告,深深地被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所感动,所震撼。杨善洲同志参加工作60年如一日,忠诚党的事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廉洁奉公、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88年,他从保山市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深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6.5万亩,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感染了每一位参加报告会的人,有的同志甚至流下了热泪。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真实而感人。他的一生不愧是大公无私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实践了共产党员的崇高誓言,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首先要学习他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杨善洲同志入党60多年,担任保山市地委书记职务10年,这在基层群众看来是很大的官了。但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和要求自己,努力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学习杨善洲同志,要学习他,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党的宗旨,对党无限忠诚,任何时候都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学习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谈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县、地委主要领导职务30年,在一般人眼里应该是大权在握的人物了。但他从不以权谋私。他的妻子和大女儿始终是农民,二女儿和三女儿也曾在家务农,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试参加了社会工作。他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属“农转非”或牟取任何私利。他从来没有利用职权敛财聚财,甘于清贫,甚至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但他又非常慷慨,经常大方地用自己的工资无偿地救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政府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把大部分捐助给了当地学校,表现出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杨善洲同志,要学习他,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远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品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学习他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报告会播放的影像资料片上可以看到,杨善洲同志虽然担任地委书记的领导职务,但没有一点官架子。他衣着朴素,生活俭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他经常深入农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一心想着群众,爱护群众,热心为群众服务,帮助群众插秧,为出行困难的群众修路,为边远山区群众解决照明用电问题,受到当地群众衷心的拥护和爱戴。学习杨善洲同志,要学习他,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热诚为群众服务,真正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杨善洲同志在领导岗位上,忠实履责,忘我工作,是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胸怀国家,心系群众,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和人民服务新起点。组织上对他非常关心照顾,曾想安排他退休后到省城居住,但他婉言谢绝了,坚持回家乡种树,帮助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绿色的海洋。他满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国家贡献了财富,为群众谋得了实惠。杨善洲同志逝去了,留下的是群众对他的感谢和无尽的怀念。学习杨善洲同志,要学习他,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与启示:这就是,共产党员工作上可以退岗,但思想上不能退休。共产党员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又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要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无论是在职、还是退岗,都要自觉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奋斗不止。坚守信念、清正廉洁,对党忠诚,忘我工作,是杨善洲同志事迹的精神本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关、利益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干扰、经得起诱惑,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牢记使命、不忘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作为文化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勇创佳绩,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