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2011年“科技活动周”:故宫博物院召开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07-01 15:29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1-07-01
    在2011年国家科技活动周之际,文保科技部于5月20日下午在兆祥所召开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讨论会,邀请我院文物保护专家陆寿麟作题为“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与实践”主题报告。主讲人的文物保护修复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实践对象,形成自己的文物修复理念;二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要在尊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拿出相应的理念和方法;三是中国和西方在文物价值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不能照搬西方理念指导中国工作。他认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要贯彻科学精神,本着科学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使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手段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应将重点落在申报环节,而要落实在保护工作中。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的争议将在实际工作中永远存在下去。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不应照搬一些国际“准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以文物的长久保存为主,对濒危的文物进行抢救,工作的核心就是最小干预,制造良好条件使其得以保存。关于文物保护修复中“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他认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要搞清文物保护同复原的关系,在工作中一切从文物价值的保护出发,在修复中保留一切历史信息,尽量恢复文物真实的原貌。不赞同西方提出的文物修复要遵循“可识别”原则及使用“可逆性”材料的观点。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主持此次讲座并讲话。他表示,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未来5年,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还要开展很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2010年,文保科技部已经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詹长法研究员作了“中西方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异同”专题报告,今后还将通过不断地探讨来提高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专业认知,将研讨活动作为文保科技部的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开展。讲座当天,来自《科技日报》的记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