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倾心援疆谱华章
——记文化部援疆干部、新疆兵团农十三师副师长景小勇
发布时间:2011-08-09 12:27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1-08-09
   2008年9月,国家文化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景小勇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东大门哈密,被任命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兼党校校长,分管全师教育体育和干部培训工作,这一年他三十六岁。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兵团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没有施政演说,也不烧“三把火”,而是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师域和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于是,一个气质儒雅、衣着朴素、平易近人的中央国家机关干部的足迹,不仅留在了十三师8个农牧团场和相关企业,走进了十三师14所学校和所有教学点,而且留在了“界河”边、“界碑”旁,走进了沙漠边缘。景小勇被兵团人的艰辛与奉献所感化,被屯垦戍边的千秋大业所感召。他对援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援疆的工作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教育为本千秋业

    抓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景小勇到任时,正赶上农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师资、……这一切都从零开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景小勇以他特有的睿智很快找到了突破口------立项。为此,他多次带队到兵团发改委、兵团教育局争取职业技校建设项目,2009年兵团批准立项,之后该项目被确立为兵团重点工程、十三师十大民心工程。校址选择、土地划拨、资金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终被解决,总投资超过7000万元的职业技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全面开始,届时在校学生将达到1350多人,是现在的5倍。抓教育是最大的发展工程。在调研中,景小勇了解到,走过近60年风雨历程的十三师红星中学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以高中为主体、义务教育为附属的“一校两制”格局,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经过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逐步形成:“调整学校布局”。他带领相关部门,科学论证,积极推动,周密部署,稳步实施,经过8个月的努力,顺利实现高中和义教分离,分别成立高级中学和红星学校。随着两校办学方向和责任的明确,教师归宿感明显增强,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快体现出来。2010年红星中学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翻了一番,中考3名学生进入全师前十,19名学生进入全师前100名,学校综合排名第一。高中阶段升学率比上年提高了4.9%;高考升学率90%,比上年提高3.1%。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十三师的实际相结合,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来推动全师各类(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干部教育)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景小勇到任后考虑最多的。如何做到?景小勇以他超前意识、独到见解,在全面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他以校长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为切入点,以推进各类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三年内校长参加各类培训百余人次,教师参加各类培训3000人次。3607名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其中分获国家、自治区、兵团级奖项有513人。2010年招录农广校全日制成人中专生384人,停滞了十几年的农广校教育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电大招生196人,为08年的3.5倍,创十三师成立以来电大招生最高记录。师电大网上教学活动从兵团电大系统的倒数第三名上升至前列,经验在兵团系统介绍推广。代表兵团组队参加第七届民运会,荣获金牌5块、银牌12块、铜牌7块,获得马术比赛团体第一,秋千比赛团体第三,成绩超过历次兵团组队参赛的总和。抓稳定是最大的政治责任。学校的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景小勇加强领导,科学指导,周密安排,确保了师生安全和2078名返乡大学生的稳定。为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景小勇要求学校不仅要有组织、制度和预案保障,更要经常性排查安全隐患,制度化做好防灾演练。三年来,十三师各学校未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了校园安全,黄田农场学校还荣获全国百所消防安全示范学校称号。2009年,中央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景小勇克服困难,抓好落实。2010年面对工程资金缺口近千万元,只能用两个月放假时间完成改造加固任务的巨大困难,他多方协调,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全师校舍排查鉴定和改造加固任务。在兵团每月通报中,十三师相关工作都位居前列,得到兵团领导的好评,并在全兵团交流经验。作为党校校长,他引导、带动班子成员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把干部培训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进行系统规划。与此同时,他把党校领导、有关教师送到中央党校、北京西城党校、怀柔党校参观学习。在他的带领指导下,师党校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班次逐年增加,培训实效明显提高。2010年,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1期,培训学员384人次,开展宣讲活动26场次,受众达2000多人次。科研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这一年教职工撰写论文47篇,是2009年的2倍,其中,在国家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获奖6篇。在兵团级刊物和参加系统理论研讨会发表论文15篇,获奖7篇。

文化援疆树丰碑

    在兵团工作的日日夜夜,景小勇既被兵团精神所感动,同时也看到了这里与内地的差距。团场、学校简陋的阅览室和少量陈旧的藏书,职工文艺活动的简单设备和群众对读书和文化的渴望,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积极争取支持,尽最大努力改善农十三师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条件成为他始终惦记的事情。他多次协调中国光华基金会,数批次赠送图书近14万册,争取国家图书馆和“送书工程”两次赠送图书5万册。在他的指导下,文化部青联、团委在文化部系统开展“文化援疆筑和谐,书卷传情润新苗”公益捐书活动,文化部领导、知名艺术家和30多个直属单位的干部职工数千人积极捐助,为十三师募集图书4万册,把爱心和关注传递到十三师。三年来,经他募集的图书20余万册,价值超过500万元,十三师的团场、学校、医院、社区和连队很多的地方因此有了图书室,藏书状况得到根本改观,有效缓解了群众读书的困难。在他的努力下,文化部为十三师赠送了流动舞台车,大大方便了下基层演出。同时,他还争取国家文物局等支持,完成了庙儿沟唐代佛教遗址保护前期测量规划,并已申报进入新一期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预备名单。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农十三师干部开阔眼界、提升水平,景小勇多方协调,争取文化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免费和资助三年3批次在北京举办十三师干部培训班,全师近100名宣传文化骨干、团场领导、学校校长、党校教员及共青团干部参加了培训。每一期培训,景小勇都要亲自从头到尾忙活,从制定计划到争取培训资金,从接站食宿到考察学习,他都亲力亲为。为了让学员们聆听到更高层次的讲座,他亲自邀请授课教师中,有省部级领导,有经济专家,有知名教授,有著名的艺术家。每一个观摩点,他都安排得细致入微,既让学员们通过观摩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又感受到了所到之处大家对兵团人的关怀和温暖。有些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同志第一次到北京,他们激动得留着眼泪说,要不是景副师长创造了这个机会,他们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到北京来!作为文化部派的援疆干部,景小勇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兵团干部职工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经过长时间的协调争取和策划,2010年9月上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次进疆,《马兰花》等剧组在农十三师公益演出15场,全师8个团场14所学校的1万余名少年儿童现场观看,第一次感受到高雅艺术给他们的心灵带来的震撼。同年,他还 协调策划了文化部艺术家到兵团石河子、哈密地区和十三师等5场慰问演出,著名艺术家竞相登场,为数万名边疆各族群众献上了文艺盛宴,把中央和文化部的关心传递到兵团人心中。三年来,他多次邀请艺术名家到十三师举办公益讲座,无偿题字题词,提升师内文化氛围,受到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景小勇以自己优秀的人品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喜爱,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叹服。师领导说:小勇工作出色,有水平。他分管的干部说:他是个好人,一个有领导能力的人,能在他手下工作,是一生的幸运。他援疆期间,每年均考核为优秀,荣立三等功1次,并被兵团党委授予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援疆干部”称号。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之间,而景小勇却用自己的党性、品行在十三师书写出永恒的丰碑。

甘苦得失寸心知

    景小勇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年幼的双胞胎女儿需要抚养。但是,当景小勇和农十三师干部职工接触多了,特别是看到、听到那些老干部、老职工为了兵团的建设和发展,为共和国的屯垦戍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每每想起这些可敬可爱的兵团人,他为自己能够为兵团的发展进步做一些努力和贡献感到荣幸和欣慰。三年来,景小勇把十三师作为他的第二故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并两次延迟博士论文答辩,为十三师的教育、文体等多项事业辛勤努力、默默奉献。三年援疆路,得失寸心知。2011年7月,在即将援疆期满之际,景小勇回顾自己的援疆经历,感慨万千。他说,这三年里,我的收获大大超过我的付出。一是增长了阅历。三年援疆,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国情,了解了西部,了解了新疆,了解了兵团,了解了基层,了解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多情况;二是提升了意识。身处边疆,经历“七?五”事件,参与援疆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尤其提升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水平;三是磨练了意志。三年援疆,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学到了兵团精神,感受到边疆群众之苦,体味到基层干部之难,领会到社会情况之复杂,经历到工作推进之不易,所有这些都将转化为精神力量熔入自己的意志和品质之中;四是增长了才干。由于工作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自己在领导、管理、协调、沟通、理解、研究、决策、作规划、带队伍、抓落实、策划项目、争取资金以及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应急应变能力以及群众工作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五是激发了精神,艰苦地区的工作,进一步激发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比照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前辈和同志们,比照长期在艰苦地区生活的群众,我想只有加倍努力的工作才是对大家最好的理解最好的支持最好的报答。花从春走过,留下的是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的是片片荫凉;风从秋走过,留下的是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的是纯洁理想。援疆干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先进的理念、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始终对事业充满着昂扬向上的激情。景小勇三年援疆的足迹展示了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的风采,更闪烁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光芒。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央对兵团事业的关怀和支持,看到了一个援疆干部的赤子之心,看到了兵团事业跨越发展的新希望!
(本文选自新疆兵团出版社《北京来的兵团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