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遥(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
穿梭于迷宫般的馆舍,行路匆匆的馆员大概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去欣赏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斜刺里打进来的懒洋洋的阳光,拖拽着长长的细影,搬弄着来来往往的图林男女。或许在不起眼的角落,或许在门帘小几下,或许在你视野未曾回味的盲区,总有一些人在做些什么。你可能埋怨笨重的书车堵住了你轻快的步伐,你可能抱怨扫帚的灰尘湮没了你锃亮的皮鞋,你可能积怨例行的询问叨扰了你美丽的心情。更大程度上,你或许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书永远会有人拉走,厕所永远会有人清洁,门口永远会有保卫值班。只因为我们常常习惯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吃饭,回家。我们醉心于工作的得失,我们热心于福利的多寡,我们称心于书香的静谧。常常不屑于回答“图书馆员就是借书还书的”这类武断的臆测,是天堂还是地狱的模样应该来个读者与馆员的角色互换才有答案。有人拉书,他们会羡慕我们省却伤筋动骨的麻烦;有人扫厕,他们会嫉妒我们沉醉书香远离阿堵的清新;有人守门,他们会忿恨我们守着暖气脱下毛衣的洒脱。本来没有身份的差异,都是在这幢大楼里面为了工作的正常有序而努力。这也能说明雷锋的精神么? 是的,学习雷锋精神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口号,积于跬步,成于细流。试想,雷锋的光辉人格和伟大形象难道不是从每一个细小琐碎平凡的环节中累积而来的么?雷锋精神就藏在你我日常工作的细节中,采来每一册好书,编好每一条数据,校对每一道工序,尽管有嗓音之哑,眼睛之困,手腕之累等诸多案牍劳形的症兆,想到馆史的沉郁厚重和百年传承精神的指引,便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情。不过请不要忘记,前面提及的那些朋友,他们的确不是图书馆员,但是只有我们的互信互爱,才能成就这座文化重镇的辉煌事业。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承担着保存国家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他们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与我们一起见证这幢庞然大物的浴火重生。无论早与晚,朝与夕,无论春华秋实,炎夏寒冬,我们穿行在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之间时,不要忘记这些客气的礼数和细节:撩起门帘,问声门卫好;遇到书车,记得让让道;赶上三急,看清黄三角(指清洁提示牌)。还有其他未尽之事,还请多多尊重和理解。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仿拟一句式,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图书馆员不是好的图书馆员。以爱书看书编书之情推及读者及其他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员孜孜以求的目标。不管对人对事,做好每一个平凡的细节,你就是在学习雷锋精神。长年的累积,你就已经在践行着雷锋走过的足迹,你也就成其为雷锋了。这时候,立足于本职岗位创先争优早已不是泛滥的口号,因为你早就在尊重平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中文采编部 章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