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于1956年。五十多年以来,几代艺术家关注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以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从民族文化和外国艺术中吸收优良的成分,致力于中国儿童戏剧艺术的探索与创新,推出了一批富有鲜明民族气派、时代特色的优秀儿童戏剧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留下了丰厚的宝藏。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成长起来的中国儿艺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坚持“继承、创新、发展”的建院方针,在管理体制、组织形式、生产方式、艺术样式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继承传统、开多创新,形成了中国儿艺人的精神。经过认真总结、归纳和提炼,中国儿艺的精神,也是中国儿艺人需要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中国儿艺人对祖国、对祖国的未来——孩子们满腔热忱的大爱精神。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孩子无限热爱,是中国儿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大爱之心,让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超越了一己的得失,把个人的艺术生命融入到国家文化艺术建设的洪流,在时间的行进中,不论遇到政治上的歧视、生活上的困顿、思想上误解,都能够不消沉、不气馁,不躲避,继续为儿童戏剧发出光和热。这种大爱精神,在今天社会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光大。我们每个儿艺人坚定了这颗大爱之心,就能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就能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有高尚精神追求和高超艺术才华的艺术家。 第二,是中国儿艺人对儿童戏剧事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从事儿童戏剧事业,不论过去或者现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牺牲,特别需要奉献精神。因为,这项事业不是社会的热点,不是媒体的焦点,不是做大官、发大财的捷径。但是,这是功在千秋的事业,是关系民族未来的事业,是实现人生积极价值的高贵的途径,值得为之付出。几代中国儿艺人忠诚于儿童艺术事业, 淡泊名利、 默默耕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在几代儿艺人身上得以传承,在今天显得更加可贵。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成绩,终究会赢得社会认可、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 第三,是中国儿艺人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执著精神。几代中国儿艺人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他们在艺术上砥砺磨炼、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
这一个光荣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在今天需要进一步弘扬。我们要像老一辈那样,树立高远的艺术追求,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努力创作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传世佳作。 第四,是中国儿艺人不畏艰难,对未来信心百倍的乐观精神。中国儿艺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永葆一颗童心,用玫瑰色的眼光看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更多的是阳光、蓝天、白云,是世界的美好。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儿艺人可贵的乐观主义精神。建院之初,任虹老院长就提出了“远东第一”,这就是乐观,就是信心。在我们的剧院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中国儿艺提出了打造百年剧院的目标,同样体现了乐观精神,对此,今天的中国儿艺人同样充满信心。 大爱精神、奉献精神、执著精神、乐观精神,这是由老一辈艺术家奠基,几代中国儿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升华,是几代中国儿艺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将引导、激励今天和未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儿艺人在老一辈开辟的宏伟事业发展道路上,一往无前,阔步前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经济政策的落实,中国儿艺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壮大中国儿艺,为中国文化建设再立新功,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愿望,更是在职的中国儿艺人奋斗的目标。剧院要在文化部的领导下,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儿艺精神,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团结一心,尽忠竭智,把老一辈开创的中国儿童戏剧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