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近日,伴随着车厢里的歌声,文化部文化青年走基层文化辅导小组一行8人,来到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辅导工作。国练村是一个有着1000多人的小山村,民风朴实。文化辅导小组刚到村子时,暮归的羊群、牛群不时经过,放牧归来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苍茫的暮色中一切是那么祥和。记者住处的房东玉华大姐是村办小学唯一一位老师,所有课程由她一人来教。在为期一周的日子里,文化辅导小组成员跟村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践行了临行前文化部领导的要求:“尽可能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用雷锋精神去走基层,为基层带去温暖、快乐、朝气。” 当文化辅导小组对米峪镇乡中小学师生进行音乐、舞蹈、美术等辅导时才知道,学校的音乐课就是唱通俗歌曲,没有任何乐器,哪怕是一台旧风琴或一支廉价的口琴。学生们说:“我们渴望能够学唱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少儿歌曲,而不是通俗歌曲;渴望能够亲眼见到钢琴,摸一摸那黑白相间的琴键,听一听钢琴那优美悦耳的声音。” 在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陆冰的辅导下,这些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竟然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学会了一个舞蹈节目。大家发现,孩子们那一双双认真专注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艺术的渴求,他们渴望通过舞蹈表现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
在对学生们进行美术辅导时,组员王苑发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对鸡、牛、羊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作品形象生动。但是这些画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因为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仅有1000元左右,孩子们买不起彩笔,只能用铅笔画画。他们非常渴望能有一盒彩色的画笔,画出他们秀美的村庄。在娄烦县高中,组员余音、王清雷和罗钎予对师生进行声乐辅导,现场聚集了数百人之多。在接受有针对性的示范辅导之后,几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和同学的演唱水平显著提高,他们都很高兴,有的甚至热泪盈眶。在辅导快结束时,余音说:“我今天非常激动,因为大家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了我。我给大家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如果在音乐方面遇到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尽力解答。” 文化辅导小组全体成员还慰问了数位老红军和战斗英雄,其中王成明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他先向小组成员介绍了抗美援朝的一些事迹,后来又表演了一段道情戏。他说,他知道山西忻州的神池道情戏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看道情戏了,希望各方面给予重视,把道情戏传承下去,否则就会失传。 (作者: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张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