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田军亭:党员素质与执政能力是党建之本
发布时间:2012-06-28 07:51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06-28

    文化部直属机关2012年第二期在职党员培训班,在机关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安排了内容充实的学习,有关学习材料及授课内容虽角度不一,却都紧紧围绕着党员素质与执政能力这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党建根本问题展开,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增强纪律意识 自觉遵守党纪》阐述了党的性质、理想、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作风、纪律等对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阐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根本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与党员作用的内在联系;《“十二五”文化规划解读》、《文化时空与市场》、《舞台艺术的当代格局与前瞻视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则阐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在文化领域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文化市场发展与管理、舞台艺术创作与生产、文化体制改革等主要问题与战略任务。通过参加为期四天的集中学习、深入思考与交流总结,深化了在党员素质与执政能力这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党建根本问题上的认识。

    一、执政能力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线我们党不仅已经从一个发动、带领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革命党转变成为一个领导、团结人民群众建设新的社会制度的执政党,而且已经领导、团结全国人民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外部的冷战封锁中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面临的根本任务与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对我们全党提出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领导、管理着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能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和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无疑集中体现为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要求。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应对更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还是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实质无一不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党没有科学、高效、廉洁的执政能力,先进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而,执政能力建设也就必然成为我们党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胡锦涛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执政能力建设关乎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只有不断加强与努力提高,才能达到科学、高效、廉洁的要求,才能使我们党永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强国之梦。

    二、党员素质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员在党性、信念上的坚定来自高度的政治自觉,即对党的性质、历史使命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而这种政治上的高度自觉从根本上说又有赖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确立,这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理解掌握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过程。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是我们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所证明的。因而,只有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主要矛盾与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而科学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始终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方向、路线、方针、政策,也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的大局观念、积极主动服务大局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也才能形成积极主动学习、钻研、掌握各项专门业务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党员高度的政治自觉、大局观念与业务素质,是构成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三、体制机制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一个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能否科学、高效、廉洁地治国理政,决定于其体制机制的科学性、效率与廉洁度。而科学、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无疑是确保一个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卓有成效运转的中枢神经与灵魂。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的维系与支撑,即使有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力、悠久灿烂的文化,也难以逃脱失败与衰亡的命运。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的大清王朝虽连续遭受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但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近代工业、经济及国防建设均有较大恢复与发展,洋务派可以花费巨额白银购买、训练出一支无论装备还是规模均位居亚洲之首的强大舰队,日本则因国力所限仅能维持较小吨位军舰的购买,连天皇都要自掏腰包资助之,然而日本舰队竟将大清北洋舰队全歼于威海卫军港内,“定远”、“镇远”二主力铁甲巨舰或沉或俘。这是体制机制优胜劣汰的确凿铁证。历史昭示我们:科学、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是正确决策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协调有序发展的必备条件,是民主监督的有力保障,是一党一国昌盛、富强之根本所在,也必然是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因而,“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无疑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