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我们加快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全面提高文艺院团文化竞争力、充分发挥文化阵线排头兵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当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面临全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共存,发展与矛盾同在,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牢牢把握方向,始终占据主动,引领文化发展,关键在领导,核心是组织。只有全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政治统领作用,才能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文艺院团转企后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紧扭住不放,不断在学习中坚定信念、提升本领、强化队伍,履行好领导职能。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改进文艺院团党建工作的首位任务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改进文艺院团党组织建设,也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自觉践行落实。首先,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现实形势的迫切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转企文艺院团直接面对的是社会文化成分的多元化、文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演出环境面临的复杂化的客观社会环境,直接经受着文艺院团转企后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科学技术迅猛更新等种种考验。学习能力与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吸纳新知识以促进创新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转企文艺院团增效创优、健康发展的首位能力。
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必衰。作为文艺院团的核心领导力量,能否适应新形势,经受住考验,谋求创新发展,关键在学习,根本出路在学习。其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始终褒有先进性的客观需要。目前,吉林省共有38家文艺院团实行了转企改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转企院团党组织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转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部分转企院团的基层党组织有功能“弱化”的迹象,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所下降;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素质才干、创新意识与党的先进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先锋模范作用难以体现,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其根本原因都在于放松了自身的学习修养,重视体制结构的改革,忽视思想精神的改造,重视市场领域的竞争,忽视党性觉悟的锻炼。因此,转企后的基层党组织要有效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自身学习,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院团转企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在文艺院团转企过程中,我们认真落实《关于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组成联合工作组,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与院团转企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及时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着力健全转企文艺院团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平稳过渡、有序衔接,较好地保证了党建工作不间断、组织作用不削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深化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文化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文艺院团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才能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号召力和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一是有利于加深理解、促进共识。文化体制改革要不断深入推进,就必须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改革热情、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形成我们深化改革的深厚群众基础。文化系统各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大力宣扬文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党员干部自觉学习政策要求,领会中央精神,切实把方针政策把握透彻,把改革发展的思路理清楚,把对职工群众的利益安排看明白,并配合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就会把广大文化工作者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上下一般棋的良好局面,自觉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投身改革,促进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二是有利于凝聚力量、改进工作。学习型党组织是创建学习型文化院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学习型院团的深化和延伸。以院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坐标,运用党组织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搭建支持和帮助党员个人学习并能进行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组织平台,鼓励和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力、能力,加速演职员工接受新的管理和发展观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推进文艺院团转企后的科学管理和健康发展,从而,把全体演职员工的精力引导到谋求建设发展上来,实现个人远景目标与院团目标的和谐统一,个人成就与院团发展的协调一致。三是有利于深化实践、推进改革。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正确总结文艺院团在转企过程中发展壮大经验教训的过程。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正是基于这一客观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通过学习总结,深刻认识和把握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并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文化市场形势、院团自身的演出经营形势和演职员工队伍中产生的新情况,及时查找和解决影响转企文艺院团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转企文艺院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建设,推动文艺院团转企改革不断向深层次迈进,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推动文艺院团科学发展的力量支撑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文艺院团转企后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职业道德准则,就能为文艺院团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注入不竭的力量源泉。要强化学习提高意识,为科学发展提供能力支撑。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终身的课题,贵在坚持,重在自觉。要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共产党员的第一位政治责任,上升到安身立命之本、兴党兴国兴企之基来对待,自觉保持一种“本领恐慌”危机感,自觉靠学习升华理论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追求,形成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环境。要准确把握内容,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习专业技能、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拓展学习内容。特别是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学习,突出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对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对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对表演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党员干部的知识面,提高其工作水平和能力。要讲究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与思考、运用、创新结合起来,解决好学习与工作、内容与形式“两张皮”的问题,学会带着身边的问题来学习,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和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强化文化引领意识,为科学发展提供氛围支撑。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底蕴与内涵,更是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因,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上升潜力。从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发展建设的实践看,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健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文艺院园转企改制后,也必须要适应这一特点,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基本思路,把转企改制前的党组织政治优势保持和发扬开来,紧贴企业特点、紧贴时代特点、紧贴地域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进而,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先锋模范意识,用企业文化引导所属员工自觉把精力聚焦到转企后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上来,聚焦到实现自身价值和事业追求上来,使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强势,推动转企文艺院团的科学发展上水平、上台阶。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转企改制是一项全面深入的改革举措,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转企改制的大潮中,只有勇于顺应潮流,积极迎接挑战,敢于正视矛盾,主动破解难题,才能屹立潮头,占据主动,赢得发展。吉林省歌舞团转为吉林省歌舞团责任有限公司后,在省文化厅机关党委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落实《关于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牵引,积极解放思想,及时调整思路,确立了抓管理,练内功,出精品,出人才,创效益的发展方略,科学制定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发挥集体智慧,坚持群策群力,有效调动了演职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了企业建设的内在活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推出的大型原创歌舞《长白神韵》,先后在北京和俄罗斯克林姆林宫进行公演,引起巨大轰动,受到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升文艺院团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进入新的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具体到文艺院团的竞争,则是演职员工素质的竞争。演职员工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职员工的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加快提高演职员工素质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要树立重视人才的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团战略,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在院团内部大力提倡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探索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培养、选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向全员延伸,坚持党管干部和德才兼备的方针,按照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从企业长远建设和发展出发,敢于破除论资排辈、人情世故的干扰,用好的作风选贤任能,选优纳良,用爱才的真诚、识才的眼光、容才的胸怀、聚才的措施,形成靠素质立身、靠业绩进步、靠效益发展的良好导向,使人才受到重视、得到重用、收到实惠,不断激发各级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激励演职人员自觉成才、加快成长的紧迫意识和主动精神。另一方面,要优化催生人才的环境。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院团活动,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改善学习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分级分批进行骨干型人才培养,为演职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宽人才生成渠道,将自身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舍得投入,敢于重用,吸引优秀的演艺人才加盟,提升人才队伍总体层次。同时,还要重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力所能及地解决人才工作问题和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格外关注长期工作在一线、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地保留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大力营造拴心留人、凝魂聚力的人才建设氛围,努力造就一支敬职责、敢拼搏、能战斗、讲奉献的演职员工队伍,为转企院团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二0一二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