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香港廉政公署反腐败教育对检察室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2-10-22 14:46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10-22

  作为建立在最基层,方便联系和直接面对群众的机构,香港廉政公署下设的社区关系处及七个分区办事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成功经验为我们检察机关如何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检察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新时期检察室在社区、乡镇等最基层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香港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反腐败教育战略,具体专门针对香港民众的腐败认知问题,通过对香港民众进行全方位的反腐败教育,力图增加腐败分子的“心理成本”和创造“一个普遍谴责腐败的社会大环境”。其特点如下:

    (1)深入社区。联络职员一方面向各阶层市民解释反贪污法例及廉政公署的反贪污工作,另一方面收集市民对廉政公署工作的意见,以及对贪污问题的态度。通过互相了解,廉政公署促进市民通力合作,打击贪污。

    (2)全民动员、分类教育。社区关系处制定和实行了一整套计划,通过不同策略和手法,深入社会各阶层,以面向社会的双向和多层次的联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和工作环境。社区关系处将市民分为公务员、私营机构雇员、青年人和基层市民四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育。其中“反腐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工作理念,反映了社区关系处的工作目标和规划的长期性、前瞻性、系统性,影响尤为深远。

    (3)形式多样。除了面对面交流外,社区关系处还借助现代传媒,实现预防宣传的多样化。为了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来宣传肃贪倡廉信息,社区关系处采取了新闻、广告、电视剧等三种方法。

    (4)倡导廉政文化。社区关系处的教育不仅仅宣传法律和案例,更在道德层面进行工作,倡导全社会建立诚信文化。针对商业领域推行商业伦理,鼓励商人诚信经商。针对学生,通过为学生编写教材、卡通片等方式大力提倡诚实、公正等优良品德。通过大量的全社会参与的公益活动,向市民宣传廉政文化。

    (5)成效显著。通过社区关系处的教育工作,让社会民众对腐败有了基本认知,使社会民众对腐败的容忍度日益降低,促成了支持反腐败的大众文化初步形成,同时还增加腐败者的期望成本和社会不认同感。社会风气的彻底扭转,使反腐败深入人心,从而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地区之一。

    新时期检察室的反腐败教育工作,既要借鉴香港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中国乡镇、社区的实际,在保留原有的有效可行的预防方式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保持与群众全面接触。目前检察机关反腐败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有价值的举报太少,群众支持、群众参与太少。检察室的最大优势就是位于基层,与群众距离最接近,所以应该发挥好这个优势,主动出击,广泛沟通和联系群众,进行反腐败宣传,争取群众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二)在青少年学生中推进德育教育和反腐败教育。检察室立足于社区,要加强对社区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长期教育,营造普遍谴责腐败的社会大环境。长期以来,我们都只重视有条件实施职务犯罪对象的教育,忽视了其他人群教育。职务犯罪并不是孤立的,要完全消灭职务犯罪,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工作。检察室建立在最基层,应重视对社区内未来公民的德育教育。可以直接跟学校接触,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从小培养起反腐倡廉、诚实做人的信念,为青少年奠定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基础。

    (三)探索全民参与的预防职务犯罪之路。长期以来,我们注重案例等教育,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推行潜移默化的受教育模式,有时效果更好。由于经费等诸多原因所限,虽然检察室不能像香港一样采取拍电视、电影等方式宣传,但是也可以结合实际,创出自己的特色来。比如,借高检院推广廉政广告的机会,检察室可以利用深入乡镇社区的便利,把已经创作完成的优秀公益广告推广到乡镇、社区;在乡镇、社区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反腐倡廉公益活动、义工活动等等。还可以充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有效进行廉政宣传,这是一种创造性、因地制宜的方法。如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派驻云龙检察室发挥地域优势,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利用琼山历史廉政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地方历史廉政文化教育,将琼山区农村干部教育基地的“历史廉政文化教育区”设在位于琼山区府城镇红城湖路的“海瑞故居”,着力打造以宣传明代清官海瑞廉政事迹为主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主要利用明代清官“海青天”海瑞清廉为官、勤政爱民的事迹进行历史廉政文化教育,让当地干部熟悉并自觉地践行“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的道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