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体制改革中的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13-12-26 06:23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3-12-26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全体人民共同从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在新时期,群众工作有了新的变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因此,把握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了解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考验、新挑战,提高广大党员对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转企改制,正是践行和实践了党的群众工作。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是在2009年11月由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是在原中国歌舞团和原东方歌舞团合并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建立而成)转企改制组建形成,率先迈出了中直院团转企改制的步伐。组建近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的深切关心和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文化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指示精神,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全心全意为广大演职员工服务,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使集团公司整体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开拓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一)深化改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集团公司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文化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指示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确保集团公司改革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集团公司引导广大演职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转变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以促进集团发展为己任,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动力,每个人都真正把集团当成了自己的家,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演职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十个排练场常常昼夜不息、灯火通明,集团上下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创作生产出大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体现出了转企改制后集团公司迸发出的活力、实力、竞争力。

集团公司坚定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念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行整体转企改制,认真落实改革中涉及与演职员工利益相关的有关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实现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善解决好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基本利益,顺利完成了全员从事业身份向企业身份的置换。落实改革要求不懈怠,短短数月的时间便顺利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各项任务和措施,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转企改制中,带动了集团公司广大演职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确保了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推进。

(二)以人为本,盘活人才,凝聚人心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缔造者和创造者,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艺术生产力,而解放艺术生产力的关键是解放人才。改革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将广大演职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的提升党风政风行风,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信念。集团公司站稳群众立场,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帮助解决困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对于群众关心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集团公司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切实实现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解决好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完善奖惩机制。集团公司确立了“养起来,保起来,活起来”的原则。对于国宝级老艺术家养起来;对于一批从舞台上提前退下来演员保起来,建立人才交流中心,经过再培训,将他们安置在适合的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年轻的演员通过不断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让他们活起来,充分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和工作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工效挂钩,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加大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充分盘活人才,重新凝聚人心,有力的保障演职员工的合法权益。

近四年以来,集团公司以解放人才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人才潜力的开发带动集团整体的发展,打通了一条人才成长的高速公路,一大批年轻的人才脱颖而出,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尊重艺术,打造品牌,繁花似锦

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着辉煌悠久的历史,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艺术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自转企改制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逐渐打破原有机制,强化经营意识,建立与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富有活力的艺术经营机制,提高开拓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根据演出市场需要,构建了演出实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在开放搞活的总体指导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完善了符合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组织架构体系,顺应了艺术市场细分的潮流趋势,解放了艺术生产力,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多的具有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和代表性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集团旗下各大院团倾力打造,先后创作出了大型世界风情歌舞《炫》、大型歌舞诗《水墨中华·风》、世界风情音乐会《东方世纪行》、大型音乐歌会《红歌耀东方》等一系列优秀剧目,剧目内容丰富、风格鲜明,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充分展现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改革以来在创作上的突破,迸发出活力、实力、竞争力,凸显了集团公司的艺术风采,逐步打造了集团公司的品牌和特色。

集团公司在进行市场经济从事经营性产业,增加演职员工收入,实现艺术家们人生价值的同时,始终不忘文艺惠民的使命。每年,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公益性活动,一方面“三下乡”,将演艺文化送至老少边穷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可以欣赏到国家级水平的艺术;另一方面“进校园”,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艺术品位。集团公司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惠民,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国家级的高雅艺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体制改革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彻底的激发了沉寂集团公司多年的活力和潜力,整个公司和演职员员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集团公司各项经济硬指标全面翻番,演出场次连年创出历史新高,演职员工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活力、实力、竞争力。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只有改革,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演职员工的活力;只有时刻牢记民生,为人民谋福利,才是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的理念,向打造国内首屈一指、国际著名的一流演艺企业的目标坚实迈进,为实现文化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解维真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