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故宫宝蕴楼修缮保护工程开工
发布时间:2014-03-05 01:35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4-03-05

      

2013年12月24日,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工程和宝蕴楼修缮保护工程的开工仪式在院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领导出席。励小捷局长要求故宫在工程进行中务必做到安全第一、质量为先,保证人员安全、建筑安全、文物安全,切实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工程

此次开工的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工程位于西河沿区域,占地面积19675平方米。经考古发掘,发现西河沿遗址规模结构简单,总体规格较低,且遗址均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建筑基址大体在清道光年间被毁坏并彻底废弃,代之以垃圾坑。该区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后一直作为我院的料厂、木工厂和库房,场地堆放木料加工边角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作为贯彻落实《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的重要内容,该工程项目是经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部门批准建设的一座集文物研究、实验、办公与科技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依据历史资料、专家咨询意见和现存神武门内东西两侧长连房进行建筑设计,在建筑外观、使用材料、建筑高度、檐口高度及建筑进深等与故宫现存神武门内东西两侧长连房基本一致,总建筑面积13025平方米,预计2016年3月建成。

单霁翔院长表示,项目的完成将为我院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条件,整合文物保护工作流程,推动各项文物保护、修复与学术研究工作进展,也可以让占据故宫博物院内多处古建筑的文保科技部搬出红墙,从而更好地保护故宫古建筑群、消除安全隐患;更可以恢复西河沿地区历史文脉与建筑肌理,保持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宝蕴楼修缮保护工程

宝蕴楼位于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是民国时期在原清朝咸安宫旧址之上建造,现存三座西洋式二层楼阁及一座咸安宫遗留的大门(即咸安门)。它建成于1915年,总建筑面积约1650平方米,长期作为文物库房使用。现在建筑的屋顶瓦面、大木结构、内外装修装饰、油饰彩画及院落地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亟待进行科学而谨慎的保护修缮。

宝蕴楼的建造历史及建筑风格在整个故宫古建筑群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因此,我院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和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修缮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艺,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以确保各单体建筑及文物遗存在修缮前后保持风格的一致性。同时,以文物建筑现状修整为主,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排除宝蕴楼现存文物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文物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整个工程预计于2015年5月底竣工,修缮完成后的宝蕴楼将保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我院计划在此举办“故宫博物院院史陈列”展览,并将一部分区域作为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使用。

文/故宫博物院基本建设办公室穆克山、工程管理处 尚国华  图/院办 孔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