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韩熙载夜宴图》App发布
发布时间:2015-02-27 07:12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5-02-27


2015年1月12日,《韩熙载夜宴图》App上线发布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举办。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副院长冯乃恩、娄玮,院长助理李仲谋,汉唐乐府创办人陈美娥、艺术设计师叶锦添、故宫微博、微信粉丝和网站会员等出席发布仪式。该软件上线当天即获得App Store编辑推荐。

活动当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故宫系列数字作品的研发情况,并与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一起点亮软件图标,宣布该款应用的正式上线。台湾“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演绎了画中乐舞。此款软件的研发团队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将这幅传世名画变成一款应用软件的研发过程。

数字技术展示经典

在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中,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堪称经典,它真实而又艺术地描绘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形,刻画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段落,以“连环画”的构图叙事形式表现各个情节,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人物神态栩栩如生。作品艺术水平高超,造型精微,线条流畅,色彩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交相辉映,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其中细致描绘的人物装扮、家具、用品、乐器,都为后世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素材资料。画卷本身的构图和精妙娴熟的绘画技法,也成为艺术研究的重要范本。

但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这一珍品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故宫博物院推出《韩熙载夜宴图》应用软件,用高清的文物影像、专业的学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探究这幅传世经典中的种种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内容详实学术“可参”

此前,故宫博物院已经发布了《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三款应用软件,受到观众热捧,也让“故宫出品”成为大众期待与关注的文创品牌。这次,为进一步提升“故宫出品”应用软件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我院组建了由知名书画专家单国强、余辉任学术指导,专业技术公司进行交互设计和技术支持的创作小组。历时近两年,经数次修改,终于为观众奉上这款深度解读院藏名作的数字作品。

该款软件除了提供给观众新鲜时尚的富媒体交互体验,更是一部内容详实的重要学术参考。其中的100个内容注释点、18段专家音视频导读和1篇后记,全面融汇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纳入最新学术观点。看似晦涩艰深的学术内容,巧妙融合在可视化元素中。通过现代科技,使博物馆古书画研究与数字展示彼此促进、互为表里,为观者带来了一场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

《韩熙载夜宴图》应用软件同步在App Store(iPad版)及腾讯应用宝、安智市场和应用汇3个安卓市场发布,通过访问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故宫名画记”栏目,也能够体验同样的数字化诠释。另一幅故宫博物院藏重量级藏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将在该栏目中与观众见面。在今年即将开放的端门数字展馆中,“韩熙载夜宴图”又将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像这样,通过软件、网站、“数字长卷”共同深度解读同一幅院藏名作,是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形式开展文物藏品的保存、研究、公众服务的尝试,也是未来“数字故宫社区”建设的重要开端。

文/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

摄/故宫博物院院办   孔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