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积极投入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中央芭蕾舞团结合芭蕾艺术的特点,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于 2016 年 1月 18 日至 1 月 20 日在福建省莆田市进行了三场公益慰问演出, 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掀起一股 “芭蕾热” ,各界媒体争相采访,1 月 20 日央视的《新闻联播》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此次慰问演出,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对“国家院团送戏下基层”的大力支持。期间,莆田市委宣传部与我团达成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采风创作、校园芭蕾舞普及教育等一系列合作意向。此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细致总结,我们认为有以下几项做法值得长期坚持:
一是有的放矢、选准时机。两节期间,既是商演的黄金时间,又是营造喜庆和谐氛围、促进稳定繁荣的绝佳时机。以往的两节“三下乡”慰问演出,剧团都能结合商业演出尽可能多的安排公益性慰问演出,但,大都集中在北方城市,由于芭蕾艺术的独特,此时北方气温是不大适应在田间地头进行演出。今年,我们利用在南方商演之机,提前在福州周边寻找进行慰问演出的最佳地点,力求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多方努力和运作,最终选定了莆田市,并将首场演出安排在革命老区大洋乡的人民广场上——即闽中革命司令部旧址。此时,正值莆田市“两会”召开,学生尚未放假,莆田不少在外人员已返乡。首场在大洋乡的露天演出,吸引了大洋学校近四百名小学生到场观看。宽广的操场上坐满了闻讯赶来的父老乡亲,还有抱着孩子看演出的,甚至在舞台侧边的山腰上也有站着的人群。第二场和第三场在剧院演出,座无虚席,连场内的过道上都站满了观众。市县领导、“两会”委员代表、“五老”人员、革命后代、困难群众、驻莆田部队官兵、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各界人士观看了演出。一时间,整个莆田掀起了芭蕾热潮,各方媒体竞相报道演出盛况,在莆田的最后一场演出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二是寓教于舞、找对地方。每次慰问性演出,剧团不仅为基层百姓送关怀、送温暖、送欢乐,还十分重视利用其能亲近基层百姓的宝贵机会来体验生活采风创作和激发演员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情怀。剧团始终秉承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宗旨,积极利用并创造机会、条件,让演职人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选择大洋乡,正是因为其作为革命老区的历史价值。首场演出结束后,我团组织参观了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现年 81 岁的老兵郭克绍亲自作讲解,给参加“三下乡”的演职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又严肃的革命历史教育课。年轻演员、新一代 “琼花” 扮演者侯爽在观后的感言中写道:“当我们乘车到达两边是深沟险壑的闽中革命根据地时,想到了《红色娘子军》中琼花当年翻山越岭到达广场的艰辛;当舞台背景不再是大幕、灯光,而是青山环绕、彩旗飘扬的广场;当我们脚下不再是舞台上的地板,而是先辈们浴血奋战保卫的热土,这种深入人民群众中去的感受是我们这一代从书本里、影像资料中无法体会到的。三下乡慰问演出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前辈们的红色精神将是我们这一代人传承的使命。”
三是突出主题、选好节目。早在本次演出筹备阶段,中芭了解到莆田老区人民从未接触过芭蕾艺术,因此在节目编排上特别选取了带有芭蕾普及性质的经典芭蕾选段,用尽可能多的、不同风格的芭蕾经典作品来全面展示芭蕾艺术之魅力。除了广受赞誉的《红色娘子军》片段,还有古典芭蕾的传世之作《四小天鹅》,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芭蕾舞《过年》,有浓情四溢、感人至深的《梁祝》,有展示芭蕾精湛技艺和纯粹之美的《古典女子四人舞》,有抒情与写意并举的现代舞 《长河吟》等。在演出现场,芭蕾大师徐刚对芭蕾舞艺术和作品进行了现场教学,他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解赢得阵阵掌声。现场观众仿佛漫步在缤纷多彩的芭蕾艺术长廊之中,中外芭蕾艺术的迷人魅力,给莆田人民带来了心灵震撼和美好记忆,为人们种下了芭蕾艺术的“种子”。观看演出的大洋学校的杨老师很是激动。他说,第一次看芭蕾,就让我们目睹了这么多的芭蕾精品,从来未曾想到过!可以说,这是一场“足尖艺术”盛宴,太丰美了!莆田市委宣传部部长吴桂芳在致辞中说:“中央芭蕾舞团将芭蕾艺术带到莆田,是对莆田人民的审美进行了一次有益的革命。”
四是党员带头、做好文章。慰问演出、进校园、创作采风等活动一直是中芭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团主要领导一向亲自部署、亲自带队。每个环节上都有党员骨干争先作表率,这对演职人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巨大的感召力量。此次慰问演出,从选地用人到编排节目,从宣传教育到舞台呈现,都倾注着中芭人的满腔热忱。把芭蕾舞剧第一次送到革命老区大洋乡的家门口,为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送上了油、米等年货,老区百姓连连说:“感谢党中央对革命老区群众的关怀”。参观闽中革命司令部革命纪念园,聆听革命先辈英勇斗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年轻一代舞者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中芭莆田之行的每场演出活动都第一时间在中芭官网进行了跟踪报道,这也是近年来剧团的一贯传统。这次“三下乡”演出,分别以《深入革命老区送温暖 革命传统教育受洗礼》、《一次深情的远征 一场审美的“革命”》和《情满荔城 精彩相约》在网站上进行了纪实报道,一如既往地得到了多方好评。
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要求,与革命老区人民心连心、手牵手,没有大舞美,没有大场景,但情真切、戏精彩、舞精湛,让人陶醉其中。对人民用真心、动真情,以精美的舞蹈作品、精湛的舞蹈技艺、精心的舞蹈编排,向英雄致敬,向人民献礼,展现了国家艺术院团的风采,践行了国家艺术院团的使命。群山环绕,以蓝天为幕布,以大地为舞台,热烈的掌声,激动的喝彩,期盼的目光,如此接地气、接人气的演出,让年轻舞者深切地体会到艺术的真谛,并在观众一次胜过一次的热情欢呼中情不自禁地跳出深情的人民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