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团委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第五届青年文博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邀请宫廷部赵杨主任做题为“文博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意识”的专题讲座。来自全院各部处的青年团员20余人聆听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赵主任着重从三个方面向团员青年们论述“文博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意识”这一主题。
首先,青年人要明确故宫在我国文博系统中的优势所在。故宫的古建以及所收藏的众多文物,蕴含丰富的建筑、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信息。故宫已然开展了相关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并有所成绩,得到各文博单位很多的关注和尊敬。各个岗位的团员青年应以此自豪,并自信有能力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
其次,在文博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极为重要。文物为历史与文化的承载者,是了解历史、解读历史、发现历史、证明历史的重要资料。文物工作则与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密不可分。从当前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考虑,作为故宫的职工更应该全力以赴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管理能力、丰富工作形式、充实工作思路、培养防范意识,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继承、守护、传播中华文明的重担。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团员青年们只有各司其职,兢兢业业,才能保障故宫事业稳步发展。他还强调,在强化预防性保护意识的同时,每个人都应该有洞察蛛丝马迹的反常现象,并且及时思考和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赵主任以宫廷部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中所做的部分工作措施、成果为例,阐述预防性保护工作中的工作规律。由于故宫有很多文物保存于地面库房,文物的防震工作显得必要而又紧迫,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绝不能让传世千百年有生命的文物在我们手中终结生命,这是我们的责任。此前,祭法器文物多单摆浮搁在文物柜中,为此,宫廷部定制了轨道式文物密集柜,又将文物装入中空板的单体囊匣后放置在柜内,有效防治了地震对于文物的影响。针对雨花阁的瓷质、木质佛塔,宫廷部借助社会力量,联合中国地震局合作参与,采用“弹性滑移隔震方案”制作了佛塔的隔震装置,使防震与观赏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佛塔防震难题。他总结到,面对工作的诸多头绪要直面现实,分析具体情形,找准最终目标,选定解决方法,才能做好文博事业中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整个讲座内容丰富,一方面让团员青年对于宫廷部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让各个部处的年轻人意识到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程度,明确了今后需要努力的工作方向。(故宫博物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