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村文化广场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根在基层 中国梦”——文化中国·文化部文化青年走基层调研实践活动于2013年9月22日正式启动,很荣幸我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团主要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的调研,本团共有队员10人,其中8人来自国家图书馆,另2人分别来自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调研地点安排在娄烦县马家庄乡苇院坪村。
我们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业务主题和梦想信念教育的活动要求,深入基层一线,与村民同工同勤、同吃同住,深入县、乡镇、村等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调研访谈交流。我们走访了苇院坪村文化广场、村图书室,静游镇高君宇纪念馆和高君宇故居,娄烦县图书馆和县文化中心,详细了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我们还到马家庄乡寄宿小学支教,为他们送去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看望了93岁高龄的老红军,跟村里唯一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梦想对话访谈,和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座谈交流,到农民的地里参加了农业劳动。一周的调研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体验了基层民情,了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既加深了我们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也加强了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领会,尽管我们都晒黑了面庞,却也更接近了地气。
1、积极准备,带上问题出发
早在报名之初,单位团委的领导便为我们做足了功课。先后两次召开报名说明会和活动动员会,将本次活动的举办方式、主要内容以及参与要求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还特地帮我们联系了一些书籍、笔记本和数字资源作为礼品和捐赠品。一起参加活动的队员们也在一起认真讨论了我们公共文化服务调研团的活动内容、行程设计和任务分工,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业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期望。经过这一系列的前期铺垫,队员们对于即将开始的调研活动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接下来一周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在出发之前,文化部团委也召开了全体参与人员的动员大会,在大会上,文化部驻娄烦县的杨鹏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次活动前期准备的一些细节,娄烦县的基本情况以及调研行程中应该注意的各项问题,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天气状况以及各个调研点的基本情况,出发前应该准备哪些生活用品,到达娄烦之后如何联系,面面俱到,十分详备,让每一位参加的人员对本次行程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充满期待。文化部机关党委的张呈鼎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去年参加这个调研活动的一些基本情况,为我们分享了他在调研活动中的心得和感受,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活动的建议。
2、深入农村,深入基层
按照既定的方案,在抵达娄烦之后我们被安排到马家庄乡苇院坪村,来之前听杨鹏老师讲,苇院坪村的文化工作做的很好,算是娄烦县的标杆,安排我们到这个村调研能够获取更多的素材。据接待我们的村干部介绍,苇院坪村地处吕梁山区,涧河上游北岸,距娄烦县城7公里,紧邻太钢集团尖山铁矿生活区,辖后子沟自然村。全村有208户,787人,33名党员,“两委”成员8人,土地面积1715亩,其中耕地面积867亩,退耕面积848亩,产业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在到达村委会进行完简短的欢迎和介绍之后,我们被安排了临时的住处,10名队员分别住在3户村民家里,有住传统土炕的,有住板床的,女队员们的条件稍微好一些,住在村副支书家里。这样的安排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也让我们更加贴近基层群众。
3、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研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调研是我们团这次活动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参观了苇院坪村的文化广场,向村干部们详细了解了广场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走访了苇院坪村图书室,了解了村图书室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我们到静游镇参观了当地人引以为豪的高君宇纪念馆和高君宇故居;到县城访问了娄烦最大的图书馆——高君宇图书馆,同图书馆馆长进行详细的访谈和业务交流,体会了基层图书馆运行的不易;参观了尚未完工的娄烦县文化中心,听文化局长向我们描绘他心中的娄烦文化蓝图。
在苇院坪村文化广场,崭新的设施和尚未挥发完毕的油漆味证明着这里刚刚完工不久,听村干部讲,他们这个文化广场是去年8月底才落成的,整个广场分为三个部分,除了中间的大广场之外,还包括旁边的大戏台和孙氏祠堂。村里的老百姓在将自己日子过得幸福美满的同事,对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前些年村里缺乏基本的文化生活环境,村民的生活相对单调。自从大戏台建成之后,在这里举办过几次大型的文化演出,逢年过节也会在这里举办文化庙会,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广场的四周是县文化局为村里调拨的健身器材,在农闲的时候,村民们经常会来这里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坐落在广场最里侧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孙氏祠堂,整个祠堂采用我国古典院落的建筑风格,安静庄严,村干部说,苇院坪村及附近几个自然村的村民全都姓孙,这个祠堂既是村里的,也是他们孙氏家族的,祠堂内部的很多设计和安排都是村里人自己完成的,有孙氏的名人堂,有村里的老照片,还有因为建立这个祠堂刚刚整理完善的孙氏族谱,点滴之间将这个家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彰显的淋漓尽致。
23日下午我们访问了苇院坪村的图书室,图书室坐落在村委会会议室的一角,尽管只有五个简单的书柜,1000余册藏书,但这个图书室的编目、分类以及基本的阅览工作却做得一点都不简单。当来自国图的队员们看到这里所有的书都整齐地贴着按照中图分类法编写的书号的时候,无不对管理员大叔专业细致的工作报以称赞。图书室的管理员还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图书的来源和更新情况,给我们展示了图书室的借阅登记册,我们注意到,在借阅记录所显示的近4年的时间里,只记了不满三页纸,听管理员大叔说,来这里借书的也以中老年人居多,而且他们更加亲睐故事性的书籍,年轻人过来借书的非常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然建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如何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24号上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位于静游镇的高君宇纪念馆和高君宇故居,通过对整个展览内容的了解,我们知道高君宇是娄烦县人民引以为傲的革命先烈,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和革命者。高君宇纪念馆也是刚刚建成不久,尽管整个纪念馆的基础设施和展陈内容都做得非常到位,但其管理和公众服务却还亟待跟进,纪念馆的讲解员和一些工作人员都还是兼职,而且其工作地点大多都在县城,有人员参观时才从县城坐车赶过来开放讲解,普通村民进馆参观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如何加大开放的力度,让普通的民众更加便捷地享受到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纪念馆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期待。
25号下午,我们团联系到了县文化局的郭局长,他带领我们到县城东区的君宇图书馆参观。君宇图书馆前几年刚刚经历过一次搬迁,目前的馆舍也是租借的,并非图书馆所有。尽管条件受到限制,但图书馆该有的功能却一项不少,图书阅览室、书库、电子阅览室、机房、会议室、活动室一应俱全。通过图书馆曹馆长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各个图书馆还实现了电子资源共享,读者持借阅卡可访问全省各个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极大地扩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范围。该图书馆在没有购书经费,没有创收项目,没有社会捐赠的困难情况下,通过上级调拨和捐赠,仍然拥有在编8千余册,在馆5万余册的藏书量。当看到捐赠的新书主要是通过国家图书馆呈缴而来时,来自国图的队员们顿时感觉到了呈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另外,君宇图书馆尚没有自己的编目系统,编目数据主要是通过下载国家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这也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联合编目工作的意义所在。在简短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但清醒的认识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君宇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国图信息网络部的队员积极向曹馆长推广最新的移动阅读并现场展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数字资源部的队员向君宇图书馆捐赠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网络书香”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视频资源,参考咨询部和古籍馆的队员捐赠了图书馆宣传册并提出应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建议,外文采编部和中文采编部的队员介绍了中外文图书的采、编情况。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曹馆长在听到非正式出版物的介绍后,主动向我们捐赠了符合条件的图书,也为补充国家图书馆馆藏做出了贡献。对于我们几位来自国家图书馆的队员来说,这几天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在这个小小的县级图书馆里,尽管条件非常有限,但图书馆人平凡的坚守却为这里的人们默默撑起了一片知识的天空,将阅读的乐趣惠及到这太行山深处的小县城之中。
参观完君宇图书馆之后我们还顺便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娄烦县文化中心,据郭局长介绍,在建的文化中心将在年底竣工,届时文化中心的主体部分将建成一个可容纳一个篮球场和3000多名观众席位的体育场,体育场的四周也将开设一系列的文化体育培训设施,丰富全县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基层群众生活状况调研
调研团除了围绕公共文化服务这一主题进行相关的调研之外,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民众们的生活状况。我们到马家庄乡寄宿小学为孩子们带去了他们缺少的音乐课和舞蹈课,向他们捐赠了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看望了后子沟村93岁的老红军;跟苇院坪村唯一的留守儿童和大学生村官分别作了访谈。
在马家庄乡寄宿小学,热情的王校长和老师们听说我们的到访都非常高兴。听校长讲,小学目前全部6个年纪只有不到60名学生,最少的一年级只有3名学生,全校连同他在内的教职人员只有10人左右,教课的老师也只有7位,几乎1个老师带一个班,班里所有的课程都是由一个老师包办。听说我们可以为学生上堂课,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自己的期望:他们学校目前还没有艺术类的老师,学生们目前无法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当校长告诉全校师生我们将为他们上音乐课和舞蹈课时,孩子们突然爆发的欢呼雀跃声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名队员。最终我们决定让学校低年级学生上音乐课,高年级学生上听六团解说员讲北大的故事,另抽10名活跃一些的学生上舞蹈课。在舞蹈课上,虽然我们选取的歌曲和动作都很简单,但对于没有基础的他们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顶着炫目的阳光,不错过每一个动作的学习,不倦怠一遍遍的反复训练。甚至在让他们原地休息时,他们却说“老师我们还想多跳几遍”,“老师您下午教什么?”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让我们的队员竟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当这10名学生学好舞蹈动作为全校师生汇报表演时,原先蹲在四周围坐一圈的小学生们竟都跃跃欲试,勇敢地站起来加入舞蹈的行列,一场原本只有10人的舞蹈表演到最后竟成了全体学生的舞蹈课。学校里的一幕幕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我们感慨万千,也许这短暂的一课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但希望快乐的相处能在他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相信当梦想隐匿于心中,终有一日会在阳光下绽放!
24日下午我们访问的是后子沟村一位93岁的老红军和他91岁的老伴,由于身体的原因,老人家现在已经无法自主下炕活动,看到我们一群人到访,老人非常开心,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聊天。在同二老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老人17岁时便参加了八路军,在1204师跟随贺龙将军打傅作义。提起当年的一段段往事,老人如数家珍。在听说我们都来自北京之后,老人又跟我们聊起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且扎根农村的故事。在老人家里,一幅幅精心装裱的全家福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听老人的孙子介绍,他们家现在是四世同堂,共有60来人,兄弟姐妹们既有远在加拿大留学的,也有今年才刚刚考到太原读书的,每次一家团聚的时候都会照一张大的全家福。看着墙上一幅幅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就像是品读一个农村家庭几十年的幸福生活史,温暖而感动。
在苇院坪村的最后一天,我们分别约到了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刘建梅和留守儿童孙吉进行访谈。在同大学生村官的访谈中,我们知道了她在基层工作的不易,琐碎的工作和相对清贫的收入也让她倍感生活的压力,工作状态的不稳定和精神世界的单调匮乏也曾让她想另谋出路,但乐观的性格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她选择了继续坚守。相较而言,我们的生活是她所向往的,但她这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经历和精神,却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由衷钦佩的。
跟留守儿童孙吉的访谈安排在他放学之后,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采访对象,极其腼腆,从不和陌生人说话,甚至是有些自闭。我们有四名队员住在他家里,几天的相处,无论队员们做出怎样的努力跟他搭讪,得到的都是沉默不语。短暂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打开一个小朋友封闭的心灵?成为我们娄烦之行最大的挑战。如何让他体会到我们的关爱?我们不知所措,不知该从哪里入手。我们想了很多的方案,甚至也曾想过放弃,但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敦促着我们努力去尝试。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孙吉小朋友沟通,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博得孙吉小朋友哪怕一秒的微笑,我们的付出就是有意义的。为了不给小朋友造成心理压力,我们只选派了三位队员前往。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队员们走进了孙吉小朋友的家。孩子开始还是有些胆怯一直躲在屋子里面不出来,队员们通过做游戏、猜谜语等方式慢慢的孩子熟络起来,跟他聊动画、聊学习、聊理想、聊家人。在彼此真诚的交流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他渐渐打开的心扉。从他的话语间,我们能体会到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缺失父母的疼爱,他内心的难过与孤单,默默承受,独自成长。同时我们也欣喜的发现,他并不排斥自己的父母,主动拿出他们的照片,拿出他们一起去动物园的门票给队员们看,我们都很开心看到他还是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每年寒暑假的探望,是他心灵深处最大的期盼。平日里的极度腼腆并不妨碍他内心世界的绚烂多彩。同孙吉小朋友短暂的访谈当中让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人类情感的相互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以诚相待,相信他也一定会感受到大家的贴心关怀。
5、感想与总结
此次根在基层的调研活动,提供一次扩展视野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根’”。同行全都是年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又体会到上学时的群居生活。有调研时的默契配合;有为做好一件工作的讨论争执;有一起下地劳作时的辛勤汗水;有一起吃饭时的谈天说地;有在车上玩游戏时的忍俊不禁。每个人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主观能动性,使得全团的工作开展的紧张有序而又充满乐趣。青年人应该充满朝气和梦想,在积极应对生活压力的同时,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莫负青春取自惭,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时间过得很快,当我们还沉浸在娄烦的风土人情和同行的欢声笑语中时,7天就过完了,但是在这里的7天是有意义的7天,充实的7天,自我升华的7天,我并不知道我们能够带给他们多大的帮助,但是我很感谢他们给我如此真实和感动的美好时光。眼前简朴的生活只是他们目前的现状,他们的内心是充满希望、理想和阳光的。我相信无谓贫富只要心中有光,终会得到眷顾。
在这一路当中,我们过得愉悦而充实。但简短的调研行程匆匆结束,尚未融入,便将离开,如蜻蜓点水一般来去匆匆,并未给乡亲们带去什么,更多的则是来自这片土地的收获,多情的山水滋养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这些过客,那些热情淳朴的乡民,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再见苇院坪,再见马家庄,再见娄烦……
采访村民
参观村图书室
参观高君宇纪念馆
参观孙氏祠堂
参观县君宇图书馆
还记得这个舞蹈班么
开心的马寄小学
开心在娄烦
劳动收货
他终于笑了
慰问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