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湖北省黄石市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2-10-08 11:15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10-08

                             

 

自去年6月文化部政部确定石市第一批家公共文化服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文化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高度的文化自,勇于担湖北文化大展的排兵,科学规划文化事业发蓝图积极文化。基础设施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建工作都取得了步,初步建立起惠及全民、覆盖城的公共文化服体系。

一、基本情

(一)公共文化服级网络基本形成。

(1)大型公共文化所建斐然。近些年我市投入近10亿元,先后建了图书馆、博物石大院、工人文化影院、科技、体育等一批志性公共文化,市民可以暇中免费读书湖听,登台唱歌,山起舞。此同,我市着眼示范准, 4月28日启动市群艺馆设,5月28日启动市图书馆内修缮装饰字化建工程,开工建设飞天白鹭艺术中心,这些场馆今年将相继完工并对外开放。大力推冶市文化馆县图书馆和文化文化图书馆新建工程,此5程建经进入“湖北省县级两馆设补助”子,均已完成了选址、立规划、征地、地勘察等前期工作,近期正式动工建设

(2)基层文化施日完善。市28个乡镇镇镇合文化站,每文化站建筑面30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公共阅览室、室、娱乐室、多功能厅,建有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功能比较齐全。全市有135,每建有文化室,内设图书室、公共阅览室、训学习室、娱乐室,有的社区还建有文化活广。全市有行政村773,已建成文化室357

(3)“屋”全面覆盖。我市773行政村全部建成屋,每个书屋面不少于20平方米,1500册以上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实现屋全覆盖。各个农屋都建立了“三簿”制度(财产簿,图书簿,信息反簿),落了“三定”措施(定管理,定时间,定工作制),明确了管理工作任,签订责

(4)“村村通”工程利推到目前,全市773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5020以上的7025自然村中,采用有线连网方式接受广播电视的有6214,采用直播星技方式接受的有334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和有线电视进村入率都在全省居于高水平,保老百姓很便利地收看广播电视

(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1)服务阵地全部免费开放。“三一站一室”是我市公共文化服的主地,通一年多的努力,所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都能实现费开了提高免费开放服量和水平,我着力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放机制。施“三一站一室”免费开法、考核法,明确“三一站一室”放的空时间、服目和容、服准和要求,把免费开放工作成惠民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建立保障机制。制定费开准,每年向上经费25万元,同级财政配套25万元;县级每年向上经费10万元,同级财政配套1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每站每年经费5万元,同级财政配套5万元;城(社)文化室每年1万元,大冶市、(社)文化室每年5000元。三是认真做好费开放工作。限期收回出租施,下通知,要求“三”限期收回出租地和施,目前市已收回80%出租地,经过改造后,地都免向群众开放。

(2)字服全面提升能力。积极文化需求的新化,加强文化字化建,着力提高字服能力。一是搭建字平台。更新和升级黄石文化站,以平台,着力推进数县两级文化服务单按照建成图书馆文化博物的目都已建成站,正加快地方文化源建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广覆盖。目前我市已建成市县两级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4石、大冶、新、下),建成28信息共享工程乡镇点、773行政村基点、135点,覆盖率97%。每支中心、基点都配有阅览室,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方便的上三是推文化源共建共享。把共享工程和公共阅览室的建设结合起员远合起些公共阅览室都有共享工程的接收端,都能享受共享工程的源。市“三”都级网行了联网,特是即建成的黄石市数字图书馆,将与国图、省图联网接收海量的上文化信息源。

(3)逐步走向常了保障边远、文化源相对贫位的群文化需求,积极拓展流能力建,在村深入“文化三下”,在城区长展文化科技生法律“四”等活,把文化惠民活深入到城的每角落。

大冶市县继续深化影放映工程,持“每月每村送一场电影”,共15716持“送”活,共790;各城文体部门积极开工地入厂矿为农民工“送图书、送影、送、送培”等送文化活。加强流能力建,有公交等各公益流动设施上安装移动电视,及时为市民送来时事信息。是市图书馆借助动图书车,二十年如一日持流,每月逢双日为10余,服涉及社区乡村、厂矿军营

(三)特色创建靓点纷呈。

们坚持面要达标、点要突出的指思想,在规划8大工程(重大公共文化施功能提升工程文化地工程、广文化工程、文化信息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屋”工程、影放映工程、非物文化遗产工程)的基上,制订并实施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6项创建任

⑴擦亮特色文化品牌——冶文化。深入3000多年的冶文化,定期冶文化论坛,每举办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弘扬矿冶文化。

⑵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文化半”。以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科技、体育、广中心,建设黄石文化体育活聚集,形成特的“文化半”。

⑶唱“地方”。以世界遗项目“西塞神舟重点,认真实施非承工程,西塞山将启动道士,推“西塞神舟”文化生护区工程;以遗项目“新采茶重点,打造新中采茶;以陈贵、大冶武术为,打造大冶中

⑷打造“体育之城”。依托乒乓训练基地和石籍体育明星效,每举办届国际乒乓节积极组织和承体育事,广泛展群体育运动。在第3届国际乒乓节将举办体育舞蹈比、女子乒乓球世界杯、中国乒乓球成就展、奥运会国乒乓队庆、万人乒乓等活

⑸建设黄石工业遗产整合铜绿山古址、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国山公等工业遗产资源,全力申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新水泥厂旧址博物将开馆,申工作已经进家申遗预备

⑹弘扬红色文化港革命址、大冶兵暴址、军团革命重点,加大“革命址”的保开发力度,以做大做强“色旅游”为抓手,推出更多更好的“色作品品”,深化革命传统教育。

(四)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了推公共文化服体系的正常运转,我市体制机制着手,加快人物和技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建

(1)人才伍建展。启动“三”人事制度改革,面向社招考引人才,“三”副馆长以下的所有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快文化市场综法改革,整文化市场执法主体,成立文化市场综法支准,避免多头执法;加快文改革,市艺术剧院已成文化演竞争主体,石因此得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不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革,健全“以钱养事”制度,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所有人员进行考考核,整不称职,公招考秀人才。加强在管理,石市 “十二五”文化人才队伍培训规划制度施分,近年先后送各类业务骨干、管理干部外出培学历深造1100余人次,市“三”和各(市)别组织了文化站、文骨干、土文人才、音舞蹈美图书管理、算机、网络等各37次,培2100人次。

次文化人才的培,建立了石市文人才有突出贡献家予以表彰和奖励展非遗传承人保工作,推荐评为国家和省遗传承人9名,组织遗传承人评审工作,培了一批非物文化承和展的领头人。建立起以文化工作者主体,涵盖村(社)文化管理、民的文化骨干1.5万人;制文化志愿者招募法和管理法,初步建立了以文化艺术爱好者、大中专学骨干的志愿者2500多人。

(2)金投入有力度。政府加大对创建的投入力度。大型场馆建设已投入近10亿元,近期又2000万元市图书馆字化建设经费2300 万元用于市群艺馆。大冶市政已列支5576万元用于文化、文化广等,已654.5万元用于大冶图书馆改造、基文化站室建县财政已96万元用于“两馆”及基文化施建开发区财政已98万元用于文化站建和文化室设备添置,后期将再投入107.4万元;其他四项创经费共有200万元以上。   

(3)技保障有成效。建立了涵盖文、、博的代信息技公共文化服平台和公共文化服支撑系,利用网络术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文化源共建共享。建立制,取到今年年底,在建好2个总馆的基上,建成分4,服20,使图书信息覆盖我市城信息服务进家庭。

(五)制度建设取得良好进展。

按照建立比完整公共文化制度体系的目合我市实际4方面苦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

(1)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加强宏论研究。完成了《石市公共文化服体系现状告》、《石市基公共文化服需求及意度调查数统计》、《石市公共文化服体系调研材料汇编》(共9)。在《湖北经济内参》、《湖北政通信》等省级内参表《石激活文化源》,受到省领导的好;在《江汉论坛志上表了《公共文化服逻辑原点和选择》、《石市公共文化服体系示范的目标构架和展思路》等三篇文章,我市公共文化科学发展提供了理

(2)培育高素的人才伍入手,加强人才伍建制度究。了《石市公共文化服人才建突破的关键文,完成了《石市文化系人才拔及法》、《石市“十二五”公共文化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和《石市公共文化建机制》等制度设计,初步建立起石市文化人才培、吸引、使用的制度体系,些制度已在我市文化系统试行。

(3)改革和完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着手,加强体制机制新。起草了《石市公共文化促管理法(草稿)》,该办容涵盖了各公共文化机能、职责、保障机制、考核估等7方面,涉及到服组织支撑、保障措施、文化估等各方面,类别齐全,涵盖面广,在全国处先位置,受到文化部督导组的好,督导组长张永新副司,“要让这项制度早日行,推广经验!”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下功夫,推公共文化的健康展。调动会资参与文化建积极性,起草了《社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进办法(草案)》;范政府购买公共文化品和服的工作,制订并施行了《石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品和服法》;了促公共文化机构单位切履行足人民群文化需求的任,制订并施行了《公共文化机构内效考核法》,每年各工作位、各文化工程和行考核,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了推文化机构单位的积极性,起草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革管理法(草案)》;快改变农村文化后的现状,推文化一体化展,起草了《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法》。此同了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分成立了图书馆、群文化、文博三个研学会,定期展理论研讨;正准备开展“成立石市公共文化究所”的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六)基层文化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建工作中,我把以文化人、文化惠民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1)“十佳社文化室”评选调动文化室展文化活、丰富群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涌了一批像十五冶社、南岳社受到中央领导和媒体注的先文化位。在些文化地的带动下,采茶戏节、校文化工文化、社文化里文化等一批群发组织节庆在广大城蓬勃起。民俗技展演大、舞林大、舞、登山健身大等群性大型文体活广泛展。

(2)展十大文化品牌建。根据群文化生活的需求,新活形式,组织开展“读书月”、“上行文化惠民”、“爱国歌曲大家唱”等群闻乐见的活形式;在“读书月”活中,全市共举办内容丰富、形式新参与方便的全民阅读系列活50多,使活走向多化、全民化、常化。定期举办“中作家文化论坛”、冶文化论坛”、“磁湖论坛等多公益座。深入基各地建工作,县荣获中国文化艺术”,大冶市荣获中国诗词”、“中”,陈贵镇荣获“中”;大冶武新采茶、布、浮屠板凳别荣获2011-2012年度湖北省民文化艺术

(3)大力支持文体活动团队发展。建立群文体活动团队数,入的群体活动团队584团队遍布城,成为组织发动众开展文体活的生力展十大艺团队评选,激艺团体的展活力,一批文艺团体走向全、走出国门7个业余文艺团体先后得省部以上奖项20去年,就有爱乐合唱团参加德国维金色大“元宵夜”合唱音乐会爱乐响乐团被中央电视台新直播间报道;星海潮艺术团获中央电视台音乐频目《歌声与微笑》文赛团体金;“刀”曹红艳获第十山花;丹阳艺术团获舞蹈服饰艺术最高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绘制符合市情的文化蓝图。

(1)明确目,着力打造冶文化名城。2011年11月我市召第十二次党代会议明确提出,在今后5年,大力文化素提升工程,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施文化事工程,实现公共文化服体系全覆盖;加大文物和非力度,力成功申国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工业遗产,力成功申世界文化遗产施文化产业工程,力文化产业增加GDP的6%;着力文化强市,成功打造冶文化名城。围绕这个,市十二人大五次会议石市“十二五”规划该规划首次用专门节绘制了我市文化事业发蓝图。市政府印了“十二五”文化事改革规划,出台了具体的路线图、行方案和时间表。市委制了推文化事展大繁若干意,出台了一批促支持扶持政策。

(2)准,精心制作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们组织专班,发动黄石理工院相关专业500多名大生志愿者,深入基文化调研为规划的制提供了第一手料。收集与创建工作相的政策、法律法、技术标准共24万字,印成《石市建示范文件汇编》,下到各相和各(市)乡镇(街道)、村(社),为创建工作和规划提供理和技开门规划、民主策,先后召类研讨会、座谈会、听证会6次,邀请国家公共文化家委员会王建、傅才武,武大、华师大、湖者前,邀请乡镇文化站的负责人、社干部群问诊”,共收集修改建47,六易其稿。经过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讨论后,以市委市政府文件正式下省政府和文化部。

(3)突出重点,建具有石特色的示范对艰巨的建任,一方面我们严格按照90条标准全面抓达标,一项抓;另一方面,我又突出重点特色。一是以冶文化建设为线,打造石文化品牌。大冶市投资约9000万元,高格建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建筑面13000平方米,占地面370,目前该遗址已成我市文化旅游的新点。在“两节”期,我市将举办第二届青岛啤、投资贸易洽谈会、民俗文化表演、“国乒之光·冶之魂”美术书影比石旅游日、观赏艺术展、幕式艺晚会论坛与关15周年典、国际时装模特表演秀、冶文化论坛,共16主要活二是以地域文化建设为重点,鼓特色文化展。加大“一一品”文化品牌建力度,一批秀文化品牌脱颖而出,新“富川大舞台”、金牛“露一手”,山“天天跳周周”等享湖北,被评为全省秀文化品牌;加大史文化名,西塞山区启动道士评为国历史文化名三是以民文化,推文化繁荣发展。组织“十大文化品牌”评选,支持文、美法、影、戏剧、音、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精品生展加强企文化建重点扶持10家企业创建特色企文化,新冶、大冶有色等一批企的企文化有有色,多次在市外文化活获奖。加强校文化建重点扶持10所校建设优秀校文化,湖职业术学院、三中、广路小等一大批校的校文化节红红火火。

(二)加强领导,层层发动,为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1)健全机,加强领导2011年7月,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组长建工作领导,常副市、市委常委宣部部、分管副市任副组长。下设创公室,内设综、宣传组、督办组。各(市)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层层发动,全面推去年8月中旬,我市召动员,市委书记王建主持,市长杨晓波作重要讲话,原常副市朱中代表市政府(市)区签订创,副市长苏梅林具体安排和部署建工作。各位主要负责人在上作表态发言。此后,市文化局率先召开动员对创建工作全面部署。各(市)纷纷成立建机,制订创规划施方案,召开动员层层签订创。大冶市将创动员,一直到行政村和社为创建工作做了强有力的组织发动

(3)加强宣造氛去年7月,市委宣传部印建示范方案8月上旬,市委召建宣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王建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长罗辉对创建宣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石日台、电视台等媒体在一年的宣工作中,及时报道我市建工作的先做法和好的经验。截止3月,在中央级媒体10篇,在省媒体播稿件49篇,在市媒体播111篇。今年1月,组织了公共文化好新闻评选好新闻奖10篇、先进个10名。媒体的广泛宣传为创建工作造了良好的氛得社的广泛支持。

(4)分解任,目明确。我市根据各(市)开发区及各部的基特点,将创建任分解到每一地、每一43硬件建设项目和14制度设计都明确定了完成的限、位、领导,做到每项创建工作都有时间表、路线图任人。使每一工作都做到目明确,展有序。

(三)强化措施,注重保障,确保创建推进有序。

(1)积极向上金。我市已取上级资6069万元,其中取中央奖励资800万元(已到400万元),中央以奖代补群艺馆建设经费1500万元,取省政援助500万元,街道社文化站室建设资1103万元等取到县级两馆”扶助5个共1000万元(已列入2013年计划)。

(2)想方法吸会资金。《社会资参与公共文化建励办法》,大力宣各界参与文化建的先事迹,大冶市还开展“文化名人”评选“支持文化建评选条件之一。些措施调动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贤达人士支持文化展的积极性,我市民家、牌公司1亿元支持建大冶市体育公,民家曹祥金出2000万元建设顶坜垴村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家唐金1000万元建金牛中心文化广,截止目前,大冶共激文化事业资金近2亿元,其他城投入文化建的社会资金合也有5000万元。

(3)件落政策。大冶市采取多措施保中共中央国务于加强公共文化服体系建的若干意(中办发[2007]21)文件精神,把社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城市住房开发中提取1%,用于社公共文化施建公共文化施建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加强督导,跟踪追进,把工作落到实处。

(1)建立考核机制。将创建工作入各(市)党政干部政考核体系。各县(市)照此做法乡镇街道、村和社区进行考核。我市还将创建主要写进政府工作告,入市政府2012年1文件,2012年度政府“十件事”,作重点考核目43个创建重点入“迎”活考核体系,并设立了“建工作贡献奖”。

(2)建立督机制。43个创建重点行分解,明确位、领导、督办领导、完成限。持每月各地建任务进行布置,对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及报进度,表不能按期完成的,指出不足并视情况进行

(3)加强工作督。一是市领导亲自督去年10月,市委书记王建鸣带队对(市)区创工作现场市政主席郭远东带领驻黄、省政员视察我市建工作。市委常委宣长罗、副市梅林多次深入级贫县阳新,看公共文化施建设现状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市人大常委楚州、汪斌副主任和市政柯旺升副主席及专门员会对创建工作调研二是持加大重点目和问题的督持定期各地建情况进行通,不定期重点目、重大事项进行督。到目前,市图书馆,大冶、新、下山的文化馆图书馆项目,免费开放等方面工作下6通知,行重点督。今年7月开专门办会议,召集全市所有位,参观了大冶陈贵文化站等先进创位。召谈会,各位主要负责汇报展情并对准,一一回答市领导的工作问询

三、工作计划

现在创建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离制度设计验收不足4个月,离创建验收不足8个月,为顺利完成创建任务,我们计划从下面几个方面再作努力:

一是加大对大型场馆建设的监管及帮扶力度。对重点场馆,特别是大冶市、阳新县等地场馆,要由主要领导重点督办,及时帮助这些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力争这些场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

二是理顺村级文化室建设机制。各县(市)区特别是阳新县政府要把村级文化室建设纳入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在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积极配合市政府尽快下发《城市对农村文化帮扶工作办法》,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困难村。

三是加快制度研究成果转化进程。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验收的必备条件。按照创建实施方案(黄办发〔2011〕29号文件)的要求,根据14项制度建设任务、9个牵头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今年10月前完成抓好制度落实。积极协助市政府尽快启动对创建办公室起草的4项制度审查工作,早日用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为创建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四是加大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任务落实机制,对照标准一件件抓好工作落实。建立月督查机制,深入现场督导检查,及时通报进度。认真落实考核机制,严格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各地及创建部门业绩评价和奖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