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深圳市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度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4-06-16 16:28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6-16

国家创建办公室、广东省文化厅:

我区自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 在文化部、省文化厅的关心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扎实深入开展,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和阶段性的创建成果。

一、近期我区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一)制定出台《深圳市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20132015)》

417日,区政府出台了《深圳市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20132015)》,提出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十大文化功能区”的建设,使福田成为高雅文化的殿堂、大众文化的乐土、传统节日的旺地,让文化成为福田的软实力品牌,打造福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升级版的总目标,以及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升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有力的四个分目标。通过整合全区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福田区主题文化馆、图书馆阅读、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园文化、地铁文化、现代戏剧、公共艺术、街道特色文化、数字文化等“十大功能区”。通过主题文化馆功能区的打造,满足辖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通过图书馆阅读功能区的打造,为全民提供专业、特色、便捷、品质的阅读服务,营造书香福田环境;通过博物馆功能区的打造,汇聚文明成果精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满足市民文化需求;通过文化广场功能区的打造,实现公共文化政府主导与群众自发的优势互补,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场文化;通过公园文化功能区的打造,开辟室内与室外齐头并进、文化与生态充分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渠道;通过地铁文化功能区的打造,使地铁成为充满艺术气息、彰显城市气质的魅力区域;通过现代戏剧功能区的打造,以“戏立方”为品牌,将福田建设成为南方戏剧高地;通过公共艺术功能区的打造,形成凸显“时代主题、城市精神、人文风貌”的一道道靓丽风景;通过街道特色文化功能区的打造,实现各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新局面;通过数字文化功能区的打造,突破地域局限,实现“示范区”创建过程全民参与、“示范区”创建成果全民共享。

 

(二)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

 

228日,我区顺利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以新形式、新内容、新要求,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全面启航。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等领导出席会议。本次动员大会形式新颖,精彩纷呈。一是以亲民形式表福田决心。会议一改以往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在室内召开的形式,将会议地点定为益田村文化广场,开放式的会议场地,让群众零距离接触,亲身参与;会议邀请了文化企业代表、文艺社团和协会代表、社区居民等近500人出席,全民动员,共同见证福田创建决心。二是以群众文化展福田特色。将会议议程与文艺表演相互穿插,营造新颖活泼的会议氛围,钢琴弹唱《深圳之夜》、舞蹈《当街舞遇上芭蕾》、合唱《梦想星光》等极具福田特色的本土文艺节目,展示了近年来福田公共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所有演职人员均来自福田主题文化馆、福田秋之语合唱团、福田文化义工队等,群众广场舞表演舞台就设置在观众席周围,充分体现福田民有民享的公共文化建设理念。三是以全民之力促创建启航。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文指出,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要强化改革机制、市场机制、保障机制与动员机制,使示范区创建成为党委政府和市民的共同行动、共同追求。会上,区长王强与各职能部门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文化阵地向体制内外全面铺开,全力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深圳文化、福田表达”,会议也提出借本次示范区创建契机,形成全市合力,以福田文化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行区。

(三)在全国率先引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理事会制度

311日,我区正式成立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理事会。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区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供文化服务的新体制机制,改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模式,开门搞创建,在全国32家创建单位中首次引入示范区创建理事会制度,改政府独唱为政府指挥社会合唱。一是人员组成多样。理事会成员由市政协委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家学者、   传媒代表及福田辖区内群众代表共同组成,人员构成多元化,从不同领域和视角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专业性及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和指导。二是运行机制完善。理事会设召集人1名,秘书长1名,理事若干名,召集人负责主持理事会相关会议;理事会制定具体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投票、集中决策。三是工作职责明确。理事会是示范区创建工作咨询议事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就不同阶段创建工作进展进行研讨,对重大事项进行评估、审议和监督。四是凝聚民智为创建导航。创建示范区的总体方案、经费总预算、执行团队构成人员、课题研究方向、重大项目及活动议案、阶段性及总结性验收等相关事宜须经理事会审议,方可报区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审核执行。目前,理事会已召开首次会议,并为理事会召集人和各位理事颁发聘书。理事会将集各方之力,围绕创建重点事宜展开论证,让创建工作驶入智慧型、协商型的决策之路。

(四)举办福田区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

429日,我区在福田区委党校举办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化馆副馆长戴珩等专家授课,组织全区各街道文化站站长、书画社社长、艺术团长、体育专干、社区文化指导员等基层文化骨干参加培训。通过发挥基层骨干力量的自身优势,在抓好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以品牌文化活动为牵引,以群众文体团队为载体,努力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是建立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每个社区至少设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指导员,负责了解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咨询、指导和辅导,策划和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目前,全区共有社区文化指导员118人。二是规范文化志愿者队伍。整合区级与各街道文化志愿者队伍,将出台《福田区文化志愿者指导管理办法》,统筹协调,统一管理。目前,我区共有文化志愿者队伍近4000人。三是成立区、街道“1+10”群众文化学会。群众文化学会由辖区热心群众文化事业的理论工作者、文化艺术工作者和有识之士自愿组成。进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指导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四是实施群众文体团队“千团工程”。大力培育和发展群众文体团队,使全区团队数量达到1000个以上,优秀团队数量达到100个左右。并出台《福田区文体团队扶持奖励办法》,对文体团队采取分级管理、重点支持制度,依托我区宣传文体专项资金对优秀团队进行资助,形成“专业人才领军、基层文化干部统筹、群众文化队伍支撑”的良好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在前一阶段创建工作完成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破阻解难的决心,重点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障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制订十大文化功能区验收标准。要在各项指标高于国家东部标准的基础上,体现福田区作为深圳特区中心区的高水平和特色,打造福田标准。二是出台《福田区十大文化功能区指南》手册,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深入全区十个街道和其它责任单位,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尤其是对照验收标准重点检查公共文化设施在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区予以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四是全面推进地铁和公园文化功能区建设。通过举办“地铁文化节”、“公园文化节”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掀起打造地铁和公园文化功能区的高潮,突出我区创建示范区的特色和亮点。五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来参与我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和示范区创建,尽快开展各街道群文学会的注册登记工作,计划全区11个群文学会于6月底前正式挂牌成立。六是积极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活动。计划与华南片区的广西自治区、海南省的第一、二批创建城市进行互动交流。     

 

附阶段性创建成果:

1、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20132015)》的通知

2、福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