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阳副区长主持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专题调研会
6月11日上午,副区长王晨阳主持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专题调研会。听取了区社工委书记、区社会办主任赵小平,区民政局副局长李小洁关于我区社会组织工作的现状、培育方向和工作设想方面的汇报。与区社会办、区文化委就如何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与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王晨阳指出:1.创建示范区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相结合,借鉴成熟的工作模式,探索“文化社区”的管理办法。2.通过“项目社会化”购买等方式,做实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做活社区文化活动室。3.从基层建设入手,加强团队建设,理顺行政体制关系,推动团队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百姓满意度。
邀市民感受“指尖上的非遗”
东城区举办2014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
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6月12日在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拉开帷幕,大展由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联合承办,东城区副区长王晨阳出席了活动开幕式,文化委书记王伟东致辞,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代表参展的非遗项目发表讲话,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宣布大展开幕。
此次大展首次举办了非遗作品DIY大赛,邀请喜欢动手制作的市民前来体验这指尖上的艺术。展览现场,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北京绒花等29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亲自为观众演示精湛技艺,北京面人、北京扎燕风筝、北京剪纸等12个项目的非遗大师,则会向自愿体验学习并参加DIY大赛的观众传授绝活儿,并为参赛者免费提供制作原材料。
一位双臂残疾的女孩夏虹成为此次大赛的首位报名者,她可以用双脚熟练地剪纸。“我是四年前开始自学剪纸的。”夏虹说,三个月前,她拜东城区区级非遗项目北京剪纸的传承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徐阳为师。
展览共计四天,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硬木家具的鉴赏与收藏、舌尖上的前门传说、景泰蓝的鉴赏与收藏共三场专家讲座,供观众免费进场聆听学习。6月15日对展览期间征集的四十三件非遗作品进行了评奖,评出了佳作奖、优秀奖以及新苗奖,举行了非遗DIY作品颁奖会为获奖作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鼓励了市民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了解传统文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文化志愿者送课进特教学校
缺乏专业师资是很多特教学校开展艺术教育遭遇的困境,为破解这一困境,东城区第二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送课进学校。据悉,6月至12月的每周一至周四下午,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将组织不同门类的文化志愿者走进东城区培智学校,文化志愿者将为学生们开展剪纸、面人、绒鸟、舞蹈、音乐等项目的义务辅导和培训。
活动现场,东城区培智学校39位孩子带来的40余幅艺术品成为了现场最大的亮点。绘画、十字绣、书法、软陶作品展示……文化馆展厅被孩子们五彩缤纷的作品布置得焕然一新。看到写着自己作品的名字被挂在了干净、明亮的墙壁上,孩子们十分骄傲,大家争相来到自己的作品前拍照留恋。“我们的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中一些还伴有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多重障碍,他们能做出这些作品不仅老师花费了很多心血,他们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东城区培智学校教师王颖说,目前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十字绣等十余门艺术课程,开展艺术教育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的缺乏,而文化志愿者进入课堂将有效地弥补师资缺乏这个缺陷。“虽然我们的孩子身体上存在缺陷,但他们也很渴望进行艺术的学习,艺术的熏陶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多彩,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王颖表示,由文化志愿者带来的面人、绒鸟等非遗项目将被套排进学校课表。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志愿者将先接受培智学校老师提供的培训,同时为了减少学生面对陌生人的不适感,工作人员会组织相对固定的文化志愿者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
社区文化活动室装修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时
随着永外街道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社区文化设施阵地已不能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在东城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按照要求,加大对永外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永外街道将对杨家园、桃杨路、民主北街、永建里、永铁苑等5个社区文化服务站进行装修改建。目前各社区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永外街道文卫科、文化中心及施工监理对5个社区的装修进行检查、走访并对装修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让百姓使用得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