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一场经典秦腔全本戏《忠保国》在甘肃省白银市人民广场上演。精彩的演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场演出是陕西渭南69名文化志愿者为当地群众精心排练,倾情表演,送上的一场文化盛宴。
“春雨工程”是从2011年起实施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是内地文化志愿者为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实施以文艺演出、培训讲座、文化策划、艺术采风、文化展览等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提供的文化志愿服务,努力搭建内地与边疆文化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渭南市是文化部、财政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自今年元月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渭南市在深化提升“一元剧场”、“四进”零距离工程文化品牌的基础上,策划打造了“青春之梦”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十项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实施“大地情深”、“春雨工程”、“ 区域文化联动”三大惠民工程。
这次渭南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白银正是继今年6月26日,“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暨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歌舞晚会《一路风情嘉年华》来渭演出活动之后,组织实施的又一文化惠民活动。
“秦腔,在我们白银市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据白银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耀中讲,白银市群众非常喜爱秦腔,几乎每个村都有秦腔自乐班。也正是因为白银市群众对秦腔的热爱和需要,渭南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走进了白银市。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虎成说,白银和渭南同饮黄河水,共享黄河文明,千里姻缘黄河牵,相信此次渭南文化志愿者白银行活动对增进两地的了解,加深两地友谊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为什么要表演《忠保国》这个剧目,渭南市秦腔剧团业务团长蔺新武告诉记者,一是《忠保国》这个戏是一个经典的传统大本戏,是秦腔戏迷最喜欢看的剧目之一。二是这个戏在渭南市秦腔剧团演过几代演员,是流传有五六十年的一个本戏,这个戏在舞台展现上,生旦净末丑,行行都有,所以这个能充分展示戏曲艺术的魅力。
据了解,为了给白银市群众送上最好的表演,渭南市秦腔剧团提前精心排练了一周时间,在渭南市演出两次,并让剧团退休老艺术家现场指导,还增添了新服装和道具,以最强最精的阵容亮相白银。
“现如今很难看到这样精彩的全本秦腔戏了,很过瘾。”63岁的戏迷强有义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几十年没有看渭南的戏了,听说咱渭南文化志愿者要到白银来演出,我专程赶过来看渭南戏。”70岁的潘云昌老人说,他祖籍渭南大荔,因为工作落户白银,今天看到渭南戏,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咱们渭南秦腔,现在真不错。
记者注意到,看戏的群众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很多年轻人,一些学生面孔的孩子也在专注地看戏,把戏台围了个严实。从晚8点开始到11点20分结束,3个多小时的表演,天空还不时下着小雨,却丝毫没有影响群众看戏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现场有3000多名白银群众观看了表演。
白银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耀中说,这次渭南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白银,给白银的群众文化增色不少。国家文化部给两市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今后通过这个平台,两市将加强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对推进白银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