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经过前期市领导与文化部门的系列考察调研,市县两级多个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创建工作继续稳步深度推进,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示范区(项目)中期督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嘉兴市政协调研商讨我市示范区创建工作
7月21日,在前期系列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嘉兴市七届政协召开第31次主席会议,视察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镇村文化服务场所,协商讨论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市政协主席高玲慧,副主席金锦根、王淳、李水根、马玉华、薛佳平、朱静绮、邢海华、李跃,秘书长高梓福出席会议。副市长柴永强陪同视察,并听取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一些特色和亮点,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模式”,打造了“文化有约”服务平台,破解了农村文化发展难题,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新机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确立“到2015年,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率先建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具有嘉兴特色、东部地区示范、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目标。
为进一步助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高玲慧一行冒着高温来到秀洲区洪合镇,先后视察了该镇新王桥村文化活动中心及洪合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场,实地了解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镇村文化服务场所建设和服务状况。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市文化局关于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进行了协商讨论,对下一步如何继续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高玲慧在会上指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是一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实事工程,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目标思路清晰,动员部署迅速,工作进展顺利,创建工作开局良好。就如何加快推进下一步的创建工作,高玲慧强调,一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有基础,队伍有能力,现实有需求,经济有实力,要牢牢把握机遇,促进嘉兴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二要把握标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不是一般的试点,要求我们的做法经验不仅可看可学可示范,更要可复制可推广,因此要抓工作进度,抓面上平衡,抓氛围营造,抓特色创新。三要密切配合强化保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嘉兴的一件大事,创建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各地各部门都要有一种团队精神和大嘉兴的荣誉感,在资金、人员、政策保障上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示范区创建。
二、嘉兴正式出台示范区创建宣传实施方案
为加大创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嘉委发〔2013〕48号)和《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嘉委发〔2013〕49号),按照《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方案》的要求,8月7日,嘉兴制定出台了《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创建宣传工作的重点包括: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有关创建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举措和重要活动,以及全市创建工作总体动态情况;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建设、服务供给、重大活动和长效机制,以及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取得的积极成效;近年来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特色亮点;我市在创建工作中的新探索、新成绩、新亮点和阶段性成果;示范区创建公益广告等内容。宣传方式包括:媒体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社会宣传(大型广告牌、城市广场、地名路牌、LED电子屏、手机短信、公共交通、文化场馆、入户宣传等)、特色宣传(绘制公共文化地图、编印宣传手册、开展群众性参与活等)和对外宣传(邀请中央及省级媒体报道宣传)等。同时,创建办还将及时总结提炼平时创建工作,创建信息、经验、做法和成效及时上报文化部、省文化厅。方案还同时就工作安排、完成时间截点、责任分工等环节对各级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部署与统筹。并在附录中给出了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语以供参考。
本宣传实施方案的出台将对嘉兴中后期的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详尽的指导,有助于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地稳步推进。
三、嘉兴出台市本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若干意见
为巩固深化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国家示范项目,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贯彻落实《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嘉委[2013]48号)、《嘉兴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3]1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8月5日,嘉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内容主要包括街道分馆建设,乡镇分馆建设,村(社区)分馆、流通站(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其他流通站点、馆外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建设,南湖区、秀洲区图书馆管理体制五大部分。其中:
街道分馆建设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街道分馆等同乡镇分馆,落实了各分馆开馆、运行经费的具体投入金额及各级财政的投入配额比例,明确了编制、岗位等人员配置的具体配备要求。
乡镇分馆建设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要求确保乡镇分馆管理员收入待遇,加强对分馆社会效益指标考核,对乡镇分馆进行升级改造,做好部分乡镇分馆搬迁工作。
村(社区)分馆、流通站(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 要求重视村(社区)分馆社会效益,规范村(社区)流通站(图书室)建设,整合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资源。
其他流通站点、馆外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建设 要去做好其他流通站点扩面提效,推广24小时自助图书馆,加强微型图书馆管理,推动落实流动图书馆服务。
南湖区、秀洲区图书馆管理体制 要求进一步解决南湖区、秀洲区图书馆的机构、编制、经费及场地达标等问题。调整南湖区、秀洲区与嘉兴市图书馆合作共建区图书馆模式为委托管理模式,增加投入。
本意见的出台对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
四、多个示范区创建城市区域文化联动考察交流
金琴龙局长一行赴无锡市考察学习交流 无锡市和嘉兴市同为东部地区第二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按照文化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区域文化联动工作方案》要求,双方结成了联动对象。7月9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琴龙一行11人赴无锡市考察学习交流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和做好省级区域文化联动对接工作,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叶建兴、副局长高燕及市局文艺处、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相关人员陪同座谈考察。上午,双方在无锡市文化局举行了座谈会。无锡市文化局局长叶建兴详细介绍了无锡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文化事业“管办分离”工作的做法、经验,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存在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无锡市文化场馆建设的投入和规模,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工作,文化事业单位理事会工作开展情况等。副局长高燕就无锡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做法和进展情况作了介绍。会上,两地还就做好省级区域文化联动工作进行了对接。会后,一行人还参观了无锡市博物馆和无锡市图书馆。金琴龙局长表示,无锡和嘉兴有着相近的社会人文环境,彼此有着诸多的共同点。无锡市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上投入大、基础好、创新强、经验足,值得嘉兴市学习和借鉴。本次考察结束后,要将无锡市的先进经验带回去,促进推动嘉兴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和文化事业发展。
嘉兴市图书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系示范项目创建成果展走进无锡 国家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于2013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文化部的验收评审,得到了文化部及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嘉兴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样板。为进一步体现国家示范项目的示范性和带动性,扩大示范项目的影响力,推动示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加强地区间文化联动,7月18日,嘉兴市通过“展览与讲座”的联动形式,赴江苏省无锡市立体展示嘉兴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创建成果。同日,“‘嘉兴·南湖讲坛’走进无锡市图书馆”活动在无锡市图书馆举办。嘉兴市图书馆馆长、书记章明丽作了“打破篱笆墙的嘉兴市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与发展”专题讲座。无锡各区文化行政部门责任科室负责人、图书馆馆长和业务人员、各镇(街道)图书室管理员以及无锡市图书馆馆员现场聆听了讲座。与此同时,“打破‘篱笆墙’的图书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展”在无锡市图书馆一楼东展厅开展。展览展出的80余幅照片,集中展示了嘉兴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部分乡镇(街道)分馆及村(社区)图书分馆的建设成果和社会效益,勾勒了嘉兴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发展蓝图。
文化走亲——“勤善和美的嘉兴人”美术书法展在无锡开幕 7月18日,“勤善和美的嘉兴人”美术书法展在无锡程及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共展出嘉兴市优秀美术作品27件,书法作品15件。一卷卷别开生面的图画,一幅幅行云流水的文字,一帧帧美轮美奂的瞬间,创造出一场水乡嘉兴生动的艺术盛宴。本次美术书法展是嘉兴、无锡文化走亲活动的一部分,区域联动,文化走亲,共同为两地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探讨的平台,让两地的艺术有了交流和碰撞。嘉兴自古人杰地灵,文脉恒昌。历代文化名人如吴镇、姚绶、蒲华等都在书画史上有深厚造诣。今天的嘉兴艺术家们把创作的源泉根植在本土的文化与传统之中,用色彩描绘江南,用笔墨记录生活,结合时代的需求,传承创新,尽情抒发着他们祈愿祖国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显示着艺术家的真诚与才情。嘉兴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大胆探索与尝试,让灵感得以解放和张扬,也让他们的生命更丰富,更有厚度。
杭州市余杭区考察嘉兴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7月15日,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玉宝一行来嘉兴市考察交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云飞、文艺处处长刘靖等陪同考察。上午,双方在嘉兴市文化局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陈云飞副局长详细介绍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并全面解说了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程序、工作方案、组织机构、实施方法等,同时总结了项目创建工作经验。刘靖处长介绍了项目验收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要把握好的关键点。双方还就诸多创建工作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冯玉宝局长说,嘉兴市作为第一批示范项目优秀创建单位,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值得余杭区虚心认真学习,感谢嘉兴市诚恳而又全面的指导,此次考察学习让余杭受益匪浅,创建思路也豁然开朗。下午,冯玉宝一行参观了平湖市新仓镇综合文化站,与当地文化部门和镇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
陕西安康市考察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7月26日—27日,陕西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一行11人在副局长鄢明建带领下,来我市考察交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云飞、文艺处处长刘靖等陪同考察。26日下午,考察团相继参观了嘉兴市图书馆大桥镇分馆、嘉兴市图书馆总馆。27日上午,考察团参观了嘉兴市博物馆、文化馆,随后在市文化馆会议室举行了交流座谈会。陈云飞副局长介绍了嘉兴市的基本概况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刘靖处长就嘉兴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文化有约”品牌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工作做了简要介绍。市文化馆馆长马学文汇报交流了市文化馆近年来开展的活动和取得的成绩。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一行对我市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有约”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赞不绝口,安康的“‘汉剧振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此次安康来嘉兴考察,进一步促进了示范区(项目)创建单位之间的区域文化联动,扩大了示范区(项目)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增强了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融,开启了两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探索。
五、县市区多层面继续深入推动示范区创建工作
平湖市召开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大会 为推进平湖文化强市建设,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营造氛围,8月8日,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平湖市推进大会在平湖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平湖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委副书记、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中层以上干部,市文广新局各直属单位党政负责人、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林森,嘉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云飞,平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红,平湖市副市长顾玉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红主持。顾玉峰副市长布置国家、省级两级联创工作任务。嘉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云飞对平湖市两级联创工作提出了要求。会上,中共平湖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林森作了重要讲话。朱市长首先肯定了平湖市前几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坚定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一步创建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认清形势,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秀洲区在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中开展“七个一”活动 为加强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队伍,提升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水平,日前,秀洲区在全区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中开展“七个一”活动。一是树一个公告牌。在村(社区)合适位置通过公告牌做好电影下乡、活动开展等预告,也可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做好预告,让群众知道。二是给一份点播单。提供文化礼堂服务项目、电影下乡、文化演出等菜单,如各级文化部门文化礼堂建设服务菜单、电影下乡影片名称菜单、本地文体团队及节目菜单等,让群众选择。三是填一张反馈表。在活动结束之后注重及时收集群众的反馈信息,让群众评价。四是设一个数字平台。结合“文化有约”,推进辖区文体团队和服务项目资源数字化建设,让群众互动。五是建一项调休制度。文化管理员作息与群众作息形成互补,周末必须有一天在岗,周一至周五其中两个晚上机动到岗,让群众方便。六是搭一个自主舞台。充分用好文化礼堂及其露天舞台,发挥群众自主性,开展好小而灵活的文体活动,让群众主导。七是创一个品牌。挖掘好各村(社区)资源与潜力,形成文化特色,让群众喜欢。
嘉善召开全县第二季度社会文化工作例会 6月25日,嘉善县文广新局组织召开全县第二季度社会文化工作例会,来自各镇(街道)文化站、县文化馆、图书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影剧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例会及时传达了全市社会文化工作例会精神,回顾总结了上一阶段工作,研讨了2014年下一阶段工作。县宣传部金科长就在天凝镇洪南村举行的“2014嘉善县村歌大赛”工作做了部署,谈副局长结合当前工作要求部署了几项工作任务的前期筹划: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积极开展服务,促进群众文艺活动,使公共文化指标数量得到提高。如通过举办嘉善“善文化”微电影大赛、2014“直通嘉善春晚”才艺大赛等各类活动,深入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展览讲座下乡、送文艺辅导下乡、送电影下乡以及“文化走亲”、“文化礼堂”等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善文化”资源,做深“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周末大舞台”、城乡艺术团建设等品牌活动,带动农村和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交流展示近年来嘉善的公共文化的各项成果,让群众知晓和记忆“嘉善文化”,并通过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嘉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嘉善文化”的成果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为嘉善县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两级联创工作做出贡献,进一步实现文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