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长袖哈夏 南岗善舞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新名片
发布时间:2014-08-20 11:1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8-20

     编者按:为期10天的,如梦炫彩的第32届哈夏音乐会在恋恋不舍的情结中落下帷幕,回味“音乐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给哈尔滨市民带来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同时,更加感谢她为全国中部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的城区、省会城市中心区的南岗,打开了新视角、搭建了新舞台,使南岗区示范区创建融注新的内涵,进入新的领域,亮出新的名片,升华了示范区创建惠民强区的深刻意义。

 

时间回溯到2013年,在共筑中国梦的大背景里,在“敢为、求实、超越”的南岗精神引领下,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岗区委、区政府创历史的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资格,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区。

示范区创建得到哈尔滨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力支持南岗区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宋希斌市长要求南岗区为哈尔滨市和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标打样。

如何在未来两年创建期内,完成国家6大类3294小项创建标准的艰巨任务,同时又要建设一个有亮点、有特色、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课题成为南岗区委区政府一班人、一段时间认真思考和实践的焦灼点。

 

融注新内涵―――借风哈夏南岗扬帆

 

“南岗区不仅是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政治、经济的中心城区,更是文化的中心城区、大区强区,文化底蕴厚重,省市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富集。因此,我们要充分借力“哈夏”“冰雪节”等文化盛会,借船出海,使南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贴近群众、更具特色”。这是南岗区委王春生书记在区委常委会专题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时说的一段话。期间,区长李四川说:一个城区创建示范区,区内资源十分有限,必须共建共享,原则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一个原则定下了,一个机遇出现了,第32届哈夏音乐会来了。

市文新局第一个落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支持南岗的示范区创建,将今年“哈夏”诸多重要演出活动“打包”交由南岗区承办。

适逢其时,5月,南岗区刚刚承办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打开音乐之门”南岗室内乐音乐会,受到了各界高度评价。6月,承办国家、省、市联合推出的“全民健身挑战日、美丽冰城动起来”全国第二站活动,南岗区以优秀的组织力和超强的执行力在活动中全面胜出。两次承接国家级大型文体活动,使南岗经历了锻炼,积累了经验,也为在“哈夏”大显身手热了身。

为确保南岗文化活动叫响“哈夏”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第32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南岗区活动方案》,书记、区长亲挂帅,全区总动员。

精心设计四大系列主题活动,即:以“创建示范区唱响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演出系列;以“南岗音乐桥”为主题的国际文化交流系列;以“南岗音乐角”为主题的音乐时尚文化系列,以“五进、六送、天天演”为主题的文化惠民系列。同时,组织协调政法、安全、卫生、消防、维稳、交通、财政和街道、乡镇等全方面提供保障,确保哈夏期间活动的顺利进行。

开辟新领域―――架起文化友谊金桥

“我觉得今年的“哈夏”真接地气,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观看到国外的高端音乐文化演出,太精彩了。”一位来自奋斗社区的一位身患残疾的群众座着轮椅,每场都准时到达,找好位置,他成为整个系列演出中最忠实的观众。

请进来,“零距离”领略世界音乐文化的魅力

86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厅座无虚席,伴随着俄罗斯钢琴演奏家叶甫根尼·布拉赫曼的一曲匈牙利狂想 №12钢琴曲,由南岗区委、区政府承办的“南岗音乐桥”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拉开了大幕。

当天下午,五位俄罗斯久负盛名的功勋歌唱家为久久期待的观众们送上高雅艺术盛宴,用无麦克的形式现场演唱了包括歌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咏叹调,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以及歌剧《图兰朵》中的卡拉法咏叹调等25首世界名曲、名歌,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捧捧鲜花表达了观众的敬意。

7日,在南岗区具有百年历史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广场上演“丝弦雅韵”中韩古筝伽琴演奏会,中韩艺术家联手为观众带来难得了“丝竹管乐之乐”。

9日,举行了俄罗斯“扎多林卡”模范少儿舞蹈团专场演出,35名俄罗斯青少年的热情、敬业感染在场所有观众,哈巴罗夫斯克市文化局长亲自到场为他们喝彩、加油。

12日、13日,来自丹麦著名的“GO GO BERLIN”摇滚乐队热烈、火爆的演出,把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无论是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还是哈西万达广场,观众的反映达到了沸点。

三国、四地、五场演出,大获成功,共有11万观众、游客欣赏了演出,达到了搭建国际交流互动南岗音乐桥,引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

走出去,实现文化交流互动。

在此期间,作为全市第一家区级博物馆的南岗博物馆也走出国门,在俄罗斯革城和海参威两地举办为期一周的中东铁路建筑艺术摄影展,展出的700余张摄影作品吸引了2万余名观众,使俄罗斯民众近距离了解了哈尔滨南岗的发展历程。

打造新名片―――点亮音乐名城夜空

“哈尔滨是世界音乐名城,除了中央大街,我们感受不到这里的音乐文化氛围。”很多到哈尔滨的游客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这也是陆昊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和“哈夏音乐会”筹备会的反复强调的,一定要让音乐名城名副其实。

现在这样的困惑已经冰释消融。南岗区委、区政府率先作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的形式,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南岗区人群集中商贸区建设了三大“南岗音乐角”,力求全面提升音乐名城文化品位,为城区百姓在哈夏期间,配送一道营养丰富的音乐文化大餐。

充分考虑到南岗区欧陆风情浓郁,人群高度集聚的实际情况, 三个点位设置在了市少年宫广场、松雷广场和哈西万达广场。同时,在俄罗斯河园等重点部位及马家沟河沿线增设了若干个点位,提升了区域整体旅游和音乐文化氛围。

区政府委托文化传媒企业负责整体演出,并对演出活动进行全程监管。从520日到108日,规划演出时间长达142天,将上演900场演出。三大音乐角将分别上演爵士乐、管弦乐、时尚流行乐等经典曲目。此外,区政府还与师大艺术学院、省艺术学院等高校进行政校合作,把区内舞台演出作为音乐系大学生的实习基地,以期达到更好的社会效应。

一位经常到广场看演出的群众说:每天晚上纳凉,还能观赏到音乐文化演出,真是一种幸福啊!

筑就新工程―――夯实文化惠民阵地

“南岗图书馆开馆了”许多老读者奔走相告。“哈夏”期间,为了满足群众阅读的强烈要求,南岗图书馆克服改造后,设施不到位的困难,实行有限开放。

作为国家一级馆,新改扩建的南岗区图书馆全面开放后将创造“四项全省第一”,即: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电子阅览室;全省首家区级“视障图书阅览室”;全省区级最大、功能最全的少儿阅览区。

着力建设了“六大功能区”。即:公共活动与咨询服务区。设开放式大厅、多功能展区、自助图书馆、特殊人群阅览室、总服务台、休息区等;少儿阅览区。设亲子阅览区、DIY手工区、电子互动体验区、宝宝课堂等;报刊、电子阅览区。设报刊阅览室、“共享工程”支中心等;图书借阅区。设开架书库,特藏书库,地方文献阅览室等;读者活动区。设培训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后勤服务区。

精心打造“八大品牌活动”。即:“书香南岗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南岗百姓大讲堂;读者俱乐部主题沙龙;经典诗歌音乐会;读书征文朗诵大赛;书画摄影大赛;“图书漂流驿站”;社区漂书节。

“哈夏”期间,南岗图书馆为8个街道一乡一镇,14个社区(村)送书2万余册,从农村到城市社区使人们均等化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

搭建新舞台―――托起群众文化高地

十大文化广场”织就惠民网

为了进一步丰富“哈夏”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南岗区推出了“创建示范区·唱响中国梦”文化惠民广场演出活动。在全区馆办文艺团队、街道社区文化团队和辖区文化企业中选派10支文艺团队,以南岗大舞台(果戈里教堂广场)、四季休闲广场(铁路大院)、儿童公园、俄罗斯河园等10个街区广场为主阵地,联动20个街道(乡镇)辖区内近100个具有演出能力的社区广场、庭院,进行文化惠民群众文艺演出,目前,已演出480余场。

推进老品牌焕发新光彩

“南岗歌声”音乐会是与“哈夏”几乎同龄的文化演出活动,已历经50年,今年,黑龙江省悦城杯合唱大赛和师大艺术学院音乐系师生演唱会的加盟,“合唱艺术歌会”的扩编、“好歌大家唱”变身系列比赛、使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南岗文化品牌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交融互动

哈夏期间,南岗区共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56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5万人,其中,哈尔滨市全民健身展示周南岗专场, 2014南岗区中国旅游日·社区旅游节,南岗区“舞跃追梦”太极柔力球展演,乒乓球擂台赛等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也为哈夏增色不少。

 

作为历经53个春秋的哈夏,作为国际知名,专业化、群众性音乐盛会,已经成为哈尔滨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在这个夏天,她赋予了南岗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新的动力。哈夏期间,南岗区共投入1000万元,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895场(次),组织演职人员近万人,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南岗借助哈夏创造南岗公共文化服务历史上四个第一次:

第一次引入国际音乐文化艺术;

第一次承办国家级重大文化演出;

第一次推进体育旅游在文化层面实现互动互融,

第一次探索由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实现惠民乐民。

    这些第一次将对南岗示范区创建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