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烟台市扎实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4-08-26 10:1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8-26

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烟台市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流动文化服务。

一、开展流动服务“六进”活动。积极开展送演出、送

图书、送电影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坚持流动演出、流动电影活跃城乡。开展“春暖万家——百团下乡”、“为农村(社区)群众免费送戏1万场”等活动,组织全市10个专业艺术院团和1000多家业余文艺表演团队,年内计划为基层群众演出3万场,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数字化,为每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坚持流动辅导、流动展览“种文化”到基层推行专业人才“走基层、结对子”包片辅导计划,举办“美术精品巡回展”、“国宝进社区”,把展览、讲座搬到群众身边,有实物、有讲解。

二、以“三馆”为依托打造流动文化服务品牌。一是在市图书馆,建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在市区,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开发区图书馆和具备条件的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统一管理标准和服务模式,实现通借通还,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图书馆联合体。开展烟台历史文化讲堂进校园、进社区,建设“尼山书院”国学讲堂,邀请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传统文化专职讲师陈鑫老师作开讲嘉宾,增强国学氛围。二是在市博物馆,推广流动博物馆服务方式。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和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进社区、“烟台历史文化讲堂”红色追梦会进军营、进学校,把文物展览办到城乡群众身边。三是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办流动文化讲堂,举办第三届烟台文化艺术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第十二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努力打造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亮点。组织文华爱乐乐团演出小分队走进烟台SOS儿童村,开办“走进艺术馆”免费培训班,在舞蹈、器乐、美术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三、实施面向特殊群体的流动服务“暖心工程”。 面向农民工侧重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建设“工地书屋”、举办计算机技能培训班。面向老年人侧重娱乐休闲,与市老龄办、老年大学共同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艺培训、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充实老年人精神生活。面向未成年人侧重教育熏陶,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少儿艺术培训和儿童画展览、美术鉴赏讲座,满足未成年人的身心需求。面向残疾人侧重方便参与,全市公共文化场馆配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卫生间,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盲人专用计算机设备和盲文读物,在聋哑学校设置图书流动服务站。

    四、以数字化为平台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积极搭建流动文化服务数字对接平台。组织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在企业、学校、部队、社区、农村建立200个馆外图书流动服务点,开通拥有300万册数字图书的网络图书馆,市民免费使用,实现月访问量50万人次。设置烟台图书馆微信公共帐号,及时向读者推荐新书。定期开展“关爱城市小候鸟”活动,邀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电子阅览室学习使用数字文化资源。在城乡率先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数字化,每年放映7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