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6期
发布时间:2014-12-16 11:1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16
重庆市北碚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1月14日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北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公共文化全民共建共享,11月13日,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了视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富金,副主任韩燕、董江民、邓吉、胡湧带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何雪梅,区财政局副局长李继兰、区文广新局局长万天伦等陪同下一行40余人开展了视察活动。
视察组先后视察了歇马镇天马村文化室、文化馆数字体验厅、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厅、施家梁泉湖文化大院、童家溪综合文化站,听取了工作人员关于创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实际体验了北碚区公共数字文化“碚壳”平台。
视察组认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地区的软实力,近年来,北碚区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北碚区先后投入10亿元,新建成缙云文化体育中心,改造区文化馆、图书馆,提档升级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在全市率先完善“文图博美影”区级设施体系。实施5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档升级。建成“缙云葵莲、施家泉湖、偏岩写生、东阳奇石”等各具特色的6个文化大院。在农村完成300户文化中心户提档升级改造;在城市小区、企业厂矿及有条件的文化经营场所建成5个文化生活馆。以改善文化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打造“缙云之声合唱赛、缙云文化大讲堂、缙云欢乐大舞台、缙云文化村村行、缙云阳光大家庭”缙云五品牌,并根据季节特点和群众文化需求,创新开展“春舞缙云、夏乐嘉陵、秋咏巴山、冬绘两江”文化四季行活动。年均举办演出160余场、讲座40期、展览532天、7000余件。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联办全国首个公共文化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为文化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坚持探索创新,公共文数字平台、数字文化馆全国示范,图书借阅实现“一卡通”,机制体制探索开始破题,彰显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