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34期
发布时间:2014-12-23 15:11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23
重庆市北碚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2月19日
北碚区文广新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
先进集体”称号
2014年12月18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颁奖活动,北碚区文广新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该奖项由人力社保部、文化部共同设立,每五年举行一次。北碚区文广新局是重庆市本届唯一荣获该奖项的的区县局。
近年来,北碚区文广新局以建设西部文化高地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动北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995年以来一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连续10年在全市文化考核中获“一等奖”。2014年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全国优秀文化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表演铜奖“等市级以上表彰100余项。
一是创新推进示范创建,数字文化全国领先。圆满完成创建中期督查,指标自评全部达到“优秀”等次,获得市文委督察组、文化部专家组一致好评。完成文化馆部分场馆提档升级、银泰影院内部局部翻新工程和4个镇街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完成25个标准化社区文化室建设,建成6个特色文化大院、5个文化生活馆、1个文化兵站,提档升级农村300户文化中心户,配送物资设备14种、7150件。建成“‘碚壳’数字服务、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三大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无缝衔接”,深受文化部、市文化委的好评。北碚区数字文化馆自开放以来接待北京海淀区、广东东莞市等70余个地区来碚参观学习,吸引全国数10家媒体争相报道,接待群众6万余人。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查,获得市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二是持续丰富服务供给,群文活动异彩纷呈。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王凤炳家庭和李萍家庭荣获全国“书香之家”称号。持续打造“缙云五品牌”和“文化四季行”活动,举办“缙云文化大讲堂”22场,开展“缙云欢乐大舞台”、“缙云文化村村行”等演出活动150余场次,开展“群星奖”获奖节目巡演75场次。承办北京曲剧团来碚演出两场,“大地情深”中央民族歌舞团来碚演出两场,免费组织5000余名群众观看精品节目。组织留守儿童艺术培训8期,开展“农民工数字家园”技能培训10期,开展文艺演出10场。组织举办“卷舒有致”等书法、美术、摄影等主题展览交流活动30场次,累计展出587天,展出作品6319幅。完成惠民电影放映1625场。
三是强力推动文艺创作,对外交流硕果累累。持续开展“北碚印象”和“中国梦”主题采风创作活动,收集整理优秀作品180余件。在“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评选中,画家彭伟黑白木刻版画《而立之年》斩获金奖,这是本届美展版画类作品评选出的唯一的一个金奖,也是重庆市直辖以来获得的首个绘画类金奖;画家李龙燕年画作品《童谣乐》获得优秀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作舞蹈《咏莲》、评书《问道百姓》等节目,入选重庆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花回报沃土”群众路线专题演出。积极参加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活动,舞蹈《高山流水》荣获表演铜奖,实现北碚区在全国舞蹈专业比赛最高奖项零的突破。与四川省广安市、内蒙古乌海市、江苏省泰州市等地合作举办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应邀参加全国“群星奖”四川展演、“京津沪渝”重庆巡演10场。
四是积极开展遗产保护,文博事业再创佳绩。在卢作孚纪念馆等文化景点安装自助语音讲解系统20套,开展免费讲解1000场。配合完成对渝合高速(复兴、静观)工程建设范围内的考古勘探工作。建成文物安全监测平台,安装图书馆古籍书库人脸识别系统,确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成立北碚区抗战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纪念《四世同堂》问世七十周年研讨会”。拍摄制作《寻味北碚》宣传片,出版北碚版《四世同堂》。组织北碚区民间工艺作品参加黄桷坪新年艺术展”等展览,展出作品1150余件。完成第三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与中华书局合作出版《北碚图书馆精品图录》(古籍卷、艺术卷、民国文献卷),影印出版《宋拓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