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7期
发布时间:2015-01-20 11:36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1-20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司长一行

来洛调研

 

20141212-13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司长一行来洛调研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张司长一行先后到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红蚂蚁网络文化服务中心、洛龙区创瑞拓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汝阳县付店镇网络文化服务中心和汝阳县城关镇杏花村网络文化服务中心四个试点进行调研指导,并于12日晚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洛阳市政府副市长魏险峰等陪同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张永新司长对洛阳试点将互联网上网服务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效结合的做法给予肯定。指出在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上网服务企业在经营场所引入数字图书馆、中小学网络课堂、健身娱乐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数字文化服务空白点的问题,拓展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在城市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更大,上网服务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大有可为。同时上网服务企业引入公共文化服务,也扩大了服务人群,增加了企业人气,改善了行业形象,从而间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关于如何利用上网服务行业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数字文化服务空白点的问题。张永新司长指出,要选择有意愿、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上网服务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明确责任主体,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负责。企业的经营服务和公共服务要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探索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在上网场所的空间上做文章,而且要利用上网场所空闲时段在积极开展共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进行探索。

张永新司长指出,文化管理部门要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培育扶持上网服务企业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方向转变,指导企业提供讲座、展览和展示等多种文化内容。要加强对上网服务企业的公共文化服务扶持,在农村数字文化空白点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数字文化产品。通过学习、交流和培训,打破企业经营和公益文化服务之间的壁垒,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培训,帮助企业了解公益文化概念和如何做好公益文化服务。

张永新司长指出,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趋势下,在提供数字文化服务产品方面,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鼓励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上网服务行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一个亮点,对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数字文化服务空白点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市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栾川县采取措施拓展图书服务领域

 

近年来,栾川县图书馆采取充实农家书屋、在公共场所设图书专柜、“图书赶集”等方式扩展图书服务领域,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努力实现图书全覆盖,解决山城看书难题,受到各级干部群众、来栾游客的好评。

一、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实现阅读全覆盖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基层“看书难”问题,栾川县从完善硬件设施抓起,想尽办法争取建设资金和项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全县14个乡镇全部建立公共图书室(图书分馆),在21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全县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零缝隙”。阵地建成后,县里为乡镇图书室、村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报刊和专、兼职管理人员,制订了免费开放制度和各项管理措施,使群众不出村就能随时读到各类图书。

二、以公共场所为前站,延长阅读链条

在做好镇图书室、村农家书屋的免费服务的同时,栾川县还组织人员深入宾馆、饭店、银行等公共场所调研,了解到这些场所顾客较多,在休闲时有读书的需求又没有好书可读。于是,县图书馆先后在6家酒店、4家银行营业大厅和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聋哑学校等特殊单位中设立图书专柜,每柜藏书、刊150余种,300余册,县图书馆每月更换一次新书,服务点所在单位负责提供场地,保管图书,收集读者意见。图书专柜设立后,很快引起了顾客的关注,每册书刊平均借阅次数都在5次以上。

三、以流动服务为补充,扩大阅读范围

栾川县图书馆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配发的流动图书车,定期到各乡镇开展流动服务,利用各种集市,开展“图书赶集”活动,他们在集市上摆摊设点,展阅书刊,介绍新书,宣传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办理免费借书证,使人们在赶集时了解图书馆、关注图书馆。

栾川县采取农家书屋全面铺开、图书专柜锦上添花、流动服务机动补充的战略,最大限度的扩大图书馆的辐射力、渗透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服务能力。“随时随地都能读到图书馆的书,可真是方便多了。”群众对此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栾川县创建办) 

 

新安县六项措施扶持业余剧团

 

新安县采取六项措施整合农村戏曲艺术资源,扶持乡镇业余剧团,调动业余剧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新安县组织专业人员对原有的业余戏曲团体进行验收,筛选出13个演出水平高、人员规模大、装备齐全的乡镇业余剧团作为扶持对象,确保辖区11个乡镇和2个产业集聚区都有一支较正规的业余剧团。剧团确定后,县政府采取六项措施对这些剧团进行扶持、培训和引导,使他们成为活跃在村镇戏曲战线的主力军。一是分别为每个剧团配备了3万余元的音响、灯光、服装等演出设备;二是各乡镇、产业集聚区为业余剧团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为剧团发展提供保障;三是聘请专业剧团导演、演员为业余剧团授课,县乡文化专干还分包剧团,深入田间地头对业余剧团进行培训辅导;四是发动专业文艺工作者与业余剧团演员结对子,提高业余剧团创作和演出水平;五是搭建演出平台,鼓励和支持乡镇业余剧团参加各类重大节日文化活动,对优秀节目和演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六是每年组织开展戏剧汇演、戏剧大赛等活动,为乡镇业余剧团提供业务交流、开阔眼界的平台。

各乡镇业余剧团自今年9月份组建成立以来,在县乡两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编排、表演水平不断提高,演员们的演出热情日趋高涨,各剧团正利用农闲时间紧锣密鼓的排练戏曲节目,在各行政村免费巡回演出,并积极准备参加县里组织的春节戏曲大调演活动。足不出村就能经常看到剧团演出,新安县群众的业余生活越来越精彩。

 

(新安县创建办) 

 

政府出资  企业出地

孟津县麻屯镇建起文化乐园

 

孟津县麻屯镇位于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工业发达,企业众多,常驻人口3万多人。由于镇区企业众多,土地十分紧张,没有合适的土地用来建大型文化广场。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镇政府多次研究后,决定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出地的办法,与洛阳郁金香花园联办群众文化乐园。镇政府每年出资50万元,用于花园休花期保洁和日常管理;2个月的花期过后,390余亩的郁金香花园就变成了马屯镇群众的乐园,人们在这里休闲、晨练、唱戏、跳舞,尽情享受生活。

花园闲置期让群众来活动,花园人气旺了,群众有地方休闲了,园内日常管理、卫生有人负责了,这种双赢的做法受到了群众企业的好评。

 

(孟津县创建办) 

 

简讯:

近日,新安县举办基层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各乡镇农家书屋和分馆管理员260余人参加了培训,提升了基层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新安县创建办) 

近日,西工图书馆举办了“亲子绘本故事会”。文化志愿者--河南科技大学教师、亲子共读实践者郜雁博士应邀给小朋友和家长上了一堂趣味十足的亲子互动游戏体验课。

(西工区创建办) 

    今年以来,栾川县曲剧团深入213个行政村、景区、学校、军营送戏647场(次),完成了“每村每年演出3场戏曲节目”的工作任务,保障的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栾川县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