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岳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专刊第7期
发布时间:2015-01-20 12:07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1-20

岳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1215

                                   

本期概要

调查研究

●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调研我市文化工作

●市创建办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调研

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工作

亮点纷呈

●我市首个机关书吧对外开放

●我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展

●岳阳市开展第六届全民读书月活动

●岳舞台百年志庆暨巴陵戏剧社首场演出举行

上下联动

●市图书馆志愿活动获评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汨罗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联席会

●经开区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研讨会

●临湘市加速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

●云溪区用“文化礼堂”打造农村文化高地

活动花絮


调查研究                                           

 

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调研我市文化工作

 

1118日至20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庆善一行来到岳阳市,调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市场管理、艺术精品生产等情况,听取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临湘市、湘阴县、汨罗市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剧团、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地实地考察,每到一处,孟庆善一边仔细查看,一边主动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情况。随后,分别与来自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非遗研究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

在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和举行座谈后,孟庆善副厅长对我市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岳阳文化设施建设经验丰富,文化艺术氛围浓厚。他指出,要坚定文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软硬件设施,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优秀的文化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积极创造条件。他表示,将把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带回去,为基层文化工作鼓与呼,积极向上级建议增加投入,配备设施,理顺体制,推进基层文化事业新发展。(孟日清)

市创建办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调研

 

117日,市创建办主要负责人杨辉一行赴市图书馆,就我市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在我市实行总分馆制,整合全市文献资源,形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将极大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但目前仍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图书馆1个,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县(市、区)级图书馆10个,其中平江县、岳阳县、华容县、临湘市、汨罗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图书馆已启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机房已初具规模,配备了2台服务器,购买了1台电子阅读机,机内存有2000册图书,可以供读者免费下载图书,并且每月更新100册图书。全市建立了由市馆及县区馆为中心的覆盖城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体系,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共2631个。同时结合全市范围内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及3570家农家书屋,搭建公共图书馆网络。但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资源不丰富,人均占有藏书量少;县(市、区)各馆的借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就如何实现“通借通还”仍需深入探讨,如何统筹农家书屋资源也需全面考量。

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要促进全市图书资源整合和利用,实现全市总分馆体系内文献资源的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以总分馆制为抓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

 

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工作

 

结合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际,为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近日,我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工作。

前期准备阶段, 搭建研究班子,进行前期理论准备,成立“岳阳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由市文广新局局长黄建文任组长,副局长范泽容任副组长。研究团队按“三三制”原则组成,具体执笔由华东师范大学金武刚教授牵头负责。

此次制度设计课题主要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组织形式、主要渠道、重点领域、机制保障、政策环境、管理措施六个方面开展研究,最终起草《岳阳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在下一步的创建工作中,我市将高度重视制度设计研究,为示范区创建进程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对策,并推动转化成为政策制度。


亮点纷呈                                           

 

我市首个机关书吧对外开放

 

近日,由市文广新局建设的我市首个“机关书吧”对外开放。该书吧建在市文广新局办公楼内,共摆放了300余册书籍,为干部职工和前来办事的市民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书香气息的工作和办事环境。

目前,市文广新局正在创新开展“123”书香机关创建活动,“1”即每个干部职工每周读一篇文章,每月看一本好书,每个季度撰写一篇理论文章,每年掌握一门新的业务技能,“2”即建设好局史荣誉室和“机关书吧”,“3”即将局机关办公楼的3层走廊打造成书画、摄影作品长廊。

岳阳市计划在市区的社区、机关、公园和车站等公共场所分批建设10个免费书吧,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市民提供自助免费阅读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市民享受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成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确保公共文化设施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惠及于民。(孟日清)


我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展

翰墨书写时代,丹青描绘春秋。1125日上午,我市举行岳州翰墨——纪念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展。市领导赖社光、徐新启、秦吉兵,老同志张治雄,市政协秘书长江玉祖等出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新启宣布书画展开幕。

此次书画展由市政协和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市文广新局协办,汇集了岳州书画院40多位书画家的43幅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一笔一画,一景一物,均渗透着作者对书画艺术的深刻认识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感悟,字里行间深深蕴含着书画家们对人民政协事业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真情实感,饱含着书画家们坚持与时代同行,共筑“中国梦”、建设幸福岳阳的美好愿望。

市政协主席赖社光说,以书画展这一艺术形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很有意义。这次展出的作品,以书达意,以画寄情,表达了真、善、美的愿望,突出了学、知、行的宗旨,展示了理、志、趣的品位,让人们从中得到启示,受到鼓舞。他寄语岳阳市文艺界朋友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岳阳文化艺术、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孟日清)

 

岳阳市开展第六届全民读书月活动

  

1210日下午,岳阳市第六届“全民读书月”暨“书香湖南·数字阅读”活动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启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新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志莲、市政协副主席秦吉兵出席,数百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第六届“全民读书月”将同步启动“书香湖南·数字阅读”活动,内容包括推广APP手机阅读平台——书猫,建设10家免费休闲书吧,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组织“传递书香 传承文明”爱心送书活动,逐步建设农村阅读体系,继续开展“爱在家庭·家规家训进万家”等系列读书活动。

徐新启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充分体会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把党和政府的倡导,责任单位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有机地统一起来;要进一步提升实效,为基层群众建书店、农村书屋,将休闲娱乐与阅读相结合。使“全民读书月”活动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的阅读需求,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读书、真受益。

启动仪式后,活动方举办了精彩的“全民读书活动2014经典诗文吟唱会”文艺演出。(徐颖、朱慕瑶)


岳舞台百年志庆暨巴陵戏剧社

首场演出举行

 126日下午,岳舞台百年志庆暨巴陵戏剧社首场演出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行,陈湘源、高小玲、徐雪珍等巴陵戏老一辈艺人重回舞台,义演《昭君出塞》、《盘貂》、《九子鞭》三个经典小戏,精湛的技艺受到观众热烈好评。

“岳舞台”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它是巴陵戏近现代的一个名班。1914年,由岳阳商会会长周吟鹤牵头,在玉清观天王庙建立“岳阳商办岳舞台”,戏园戏班,共用此名。1919年,岳阳商办岳舞台园、班分家,戏园更名岳阳大戏院,“岳舞台”则成为巴陵戏班的专用名称。2014年,一批曾经从事巴陵戏演出的老同志倡导成立“岳舞台巴陵戏剧社”,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普及、发展巴陵戏剧事业。

此次岳舞台百年志庆暨巴陵戏剧社首场演出,无论是主角演员,还是乐队、伴唱,都是三四十年前离开巴陵戏舞台的演职人员,尤其是担任主角演员的老艺人们皆年逾古稀。为保护传承巴陵戏,老艺人们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几个月的艰苦排练,让经典小戏重焕光彩。(孟日清)

 

上下联动                                         

 

市图书馆志愿活动获评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1121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举办的2014湖南省“文化志愿者服务推进年”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在郴州市召开。岳阳市图书馆“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今天我当班,小小志愿者”活动被评为湖南省“文化志愿者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

“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今天我当班,小小志愿者”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共招募小小志愿者近500人次,参与人涉及各个学校和社区,定期进行志愿者培训,开展清洁环境、便民利民、帮困助贫等服务。该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公众的密切关注,让小小志愿者们认识到团结和分工合作的力量,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孙敏) 

汨罗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工作联席会

 1125日,汨罗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联席会,通报前段创建工作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具体任务分工。汨罗市市领导陈岭华、周育林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汨罗市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后,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公室,按照“硬件建设少丢分、软件建设不丢分、特色建设要争分”的要求编制了相关建设规划,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编印了《创建工作简报》。创建过程中,该市花鼓戏剧团成功举办了第五届花鼓戏艺术节,市电影公司开展了送电影下乡活动,市图书馆举办了亲子共读道德大讲堂培训,市文化馆举办了“欢乐潇湘”群众文化性活动,市文联举办了书法进万家活动,长乐、三江、古培等乡镇相继举办了广场健身舞大赛,弼时镇举办了篮球赛、象棋赛等。

汨罗市市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长陈岭华指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场务必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对照创建标准制定创建任务书、时间表查漏补缺,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汨罗市创建办)

经开区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研讨会

     为推动经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高城乡文化一体化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1125日,经开区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研讨会,区工委副书记刘光明、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同乐、工委委员、群众部部长郑德明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成立机构,“一把手”亲自抓,促进各项工作开展。要紧密联系实际,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保证创建效果。要根据承担的任务,列出单子和计划,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区直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推动、指导作用,掌握进度、提出意见、把握标准,确保示范区创建任务圆满完成。(经开区创建办)

 

临湘市加速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工作

 

今年来,临湘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城乡文化网络建设,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为了推进创建工作,打造文化品牌,临湘市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打造特色群众文化品牌。今年该市举办的首届“草根文化艺术节”,共分“十佳童星海选”、“百家民间剧团大比武”、“千人管乐大合奏”、“万人原创广场舞”四个板块,已开展活动76场,身边的乡土明星、文艺达人、村居文艺队伍纷纷亮相。二是推出“一元剧场”。今年该市的一元剧场演出形式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截至目前,临湘市已完成“一元剧场”32场。三是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目前该市已为群众免费送戏下乡260场,放映电影3000余场次,送书5000余册。四是加快文化项目建设。临湘市的花鼓戏剧院建设方案和规划设计已初步通过,计划用地17800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乡村文化项目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全市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278家镇、村两级文化活动中心。全市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10个农家书屋、60多家村级、社区、学校图书室,100多个农村信息服务网点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健全。95%的行政村实现了月月有戏看、有电影看,天天在家门口有书读、有报看。(临湘市创建办)

 

云溪区用“文化礼堂”打造农村文化高地

 为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建设农村10里文化圈,云溪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期,该区区委宣传部组织各乡镇、区文广新局等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赴浙江省江山市考察学习。根据考察学习成果,结合云溪区实际,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在云溪区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用“文化礼堂”打造文化高地。

今年,“文化礼堂”建设在群众要求强烈、文化基础好、人文环境好、人口集中的文桥镇汾水村和黄皋村、陆城镇泾港村、云溪镇南街居委会进行试点,在今后5年内实行以点带面全区推动。目前云溪镇四屋组的“农村文化礼堂”已正式批准立项,主体工程及文化礼堂的标志已经设计完成,汾水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已完成旧址清理、平面设计,施工设计图也正在抓紧设计,泾港村和黄皋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已完成施工前期筹备工作。(严怡敏)


1117日晚,“中华颂”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展演在北京落下帷幕,由岳阳市岳阳楼区文联和洛王街道办事处选送的岳阳花鼓戏《抓阄》荣获银奖。

1118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残联、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岳阳市分会、市文联、市文广新局承办的“幕阜耕云·2014欧阳惠书法作品慈善展”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开幕。省、市书画艺术界专家、学者及岳阳市爱心助残志愿者等700余人参加开幕式。

1121日,汨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惠民演出”暨金碧华府杯“平安、健康”全民广场舞大赛隆重开幕。来自古培镇的200余名舞蹈爱好者相聚古培中学,汨罗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1123日,三湘读书月-2014年全省少年儿童“中国梦·我心中的故事”读书活动故事讲述竞赛在长沙举行。我市代表队参赛作品《稚嫩的双肩》获得了“故事讲述”银奖。

1126日,由岳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学艺术研究所、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承办的“岳阳市首届原创小品小戏大赛”决赛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比赛自启动至今历时4个多月,历经节目创作、选拔推荐、录像评审、修改提高、决赛评审等五个环节,参赛剧目达29个,开创了文艺岳家军小品小戏创作、汇演的巅峰时代。

1128日,临湘市聂市居委会群众表演的民间吹打乐《十样锦》在全省2014“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中,过关斩将,经过激烈角逐,斩获全省金奖。

1129日,岳阳楼区周末“一元剧场”再次隆重开演,杨树塘社区云梦国剧社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进行专场演出。11月来,岳阳楼区共承办“周末一元剧场”演出活动4场,2000余名市民亲身体验到了文化生活中的“大实惠”。

1211日,岳阳市爱心书屋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从协会筹备至今,爱心书屋志愿者先后走访了十几所中小学校,捐助贫困学生20多人,捐助图书30000多册,发放奖学金18000多元,建立4所小学爱心书屋,为山村的贫困儿童及郊区留守儿童添置了爱心书包及温暖礼包100多份。

    ●日前,我市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洞庭渔歌”,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至此,我市共有国家非遗保护项目7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9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