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河南多策并举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5-05-15 15:3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5-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专题研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重大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河南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抢抓机遇,明确重点,切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

    两办《意见》阐述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把《意见》的学习贯彻纳入2015年工作日程,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宣传、学习、调研活动。由文化厅牵头,全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服务标准》正在起草之中。市、县两级文化部门要制定落实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的实施方案,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要做出明确要求,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

    20143,文化部牵头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这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正式运转。今年4,省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第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分工》、《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文件,研究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为组长,副省长张广智,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路国贤,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为副组长的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市、县要参照省级模式,尽快研究、设立本地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

    ()强化阵地作用,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把握阵地定位,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主力军作用。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共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建立健全群众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今年要重点做好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从今年开始,省文化厅将对全省各省辖市、直管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考核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并将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示。各省辖市要对各县区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并公示,各县(市、区)要对各乡镇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并公示。省文化厅还将组织考核组,对各级考核情况进行抽查、督导。

    ()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省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打造出更多类似“春满中原”、“欢乐中原”、“一元剧场”、“文化茶馆”、“幸福漯河·健康舞”等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加大文化活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公共图书馆要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同时,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社会”。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快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建设,继续探索支持业余文化团队、基层群众文化协会、民办图书馆、民办博物馆等自办文化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今年重点做好第十二届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少儿艺术节、合唱艺术节等全省重大文化赛事的组织、参赛工作,认真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组织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推动“文明河南”建设。

    ()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继续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管好、用好村级文化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科学管理,规范使用。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及文化先进县要走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前列。持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网络,丰富资源,拓展服务;要在数字资源建设上下功夫,整合、开发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设一批河南民间文化艺术、河南文化旅游、河南历史文化等具有中原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同时,对舞台剧目、音乐、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古籍和各类艺术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

    ()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管理能力

    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建设者要学习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善于分析和研究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全省文化行政部门要持之以恒抓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把文艺的火种洒向基层,逐步培养基层文艺队伍的新生力量,带动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今年,省文化厅将在浙江、辽宁等地分别举办公共文化管理和业务培训班,并组织国家级专家在全省开展公共文化巡讲活动。今年,省文化厅将筹备、建立河南省公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基层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全省省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县级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市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乡镇

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县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艺骨干。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先进县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村一级文化协管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管理,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强化理念创新,加快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4个国家级示范项目,12个省级示范区,12个省级示范项目。其中,郑州市已经通过国家验收,下一步要在后续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发挥示范作用;洛阳市今年将接受国家级示范区验收,要按照创建规划,对照检查,确保创建成功;取得2014年度创建资格的6个省级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项目,要根据创建规划制定创建工作时间表、路线图,逐条落实,确保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同时认真做好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今年下半年,省文化厅将组织督导组,对全省创建情况进行中期督导,严格检查各地创建情况,督导结果将在全省通报。此外,全省还有2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试点地区及9家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试点工作要在今年底完成。各试点单位要开拓创新,不等不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主动学习先进地区改革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