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41期)
发布时间:2015-10-09 16:3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10-09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5年6月10日 


 

在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市 长  苏海棠

(2015年6月5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是总结我市创建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攻坚克难全力冲刺,确保如期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刚才,大家现场参观了兴业县的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和台帐资料,兴业县、陆川县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各自的做法,市文新广局通报了全市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希望大家认真借鉴好的做法,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严峻形势增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 

  我市2013年11月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达标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各级财政投入大幅增加。共争取到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1800万元,市、县(市、区)累计投入创建资金7.03亿元,为“示范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基本建成,市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王力博物馆、市群艺馆新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10个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市获评为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化站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达50个。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趋丰富。深入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签约两批30人(次)文艺家,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业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落实了10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编制,为大部分行政村(社区)配备了文化管理员。五是特色文化载体逐步完善。容县和北流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诗词之县”和“中华诗词之乡”,博白县获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杂技之乡”。评定了首批13个市级特色岭南文化名镇和名村。六是创建基础进一步筑牢。全方位“立体宣传”成效明显,城乡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有效激发。陆续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备检基础台账资料的收集汇总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示范区”创建工作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创建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部分创建指标差距较大。主要是市县两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级馆率问题、村(社区)财政补贴的文化协管员配备率问题、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问题等。二是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度偏慢。市博物馆装修布展工程进展缓慢,市图书馆新馆因群众阻挠无法施工;玉州区、福绵区、容县等县(区)“三馆”建设进度偏慢。三是县(市、区)创建进度不够均衡。各县(市、区)因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基础条件不一,进度不够均衡。个别县因所辖乡镇多、财力有限等原因,创建工作面临较多困难,进度也不理想。四是品牌性、示范性创建成果不突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示范价值的活动和模式没有得到策划推进,使得我市在第二批“示范市”创建城市中特色不够鲜明。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县(市、区)对创建“示范区”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存在消极懈怠思想,工作滞后甚至拖全市后腿。一些部门单位没有把创建工作当作份内的责任,该出台的配套政策文件没有出台,该配合做好的工作没有认真做好。二是组织推进不够科学。有的县(市、区)启动创建工作迟,缺乏科学谋划和统筹推进,处于“见子打子”的被动应付状态。三是探索创新意识不强。各级各部门对于挖掘、培育和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载体、模式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建成“两城市一中心”、打好文化基础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关系到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同时,在全国32个第二批创建城市中,玉林是广西唯一的创建城市,我市的创建工作不仅关系玉林的工作大局,更代表着广西的形象,抓好创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下决心把各项创建工作组织好、落实好,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的考核验收。 

  二、狠抓关键环节落实,全面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工作任务 

  经初步沟通,预计今年9月份,我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将接受国家考核验收组的考核验收。以8月底为限,现在只剩下不足3个月的时间,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冲刺、决战决胜阶段。各级各部门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关键节点,制订倒排工期表,全面完成“示范区”各项创建指标任务,坚决打赢这场“示范区”创建工作攻坚战。 

  (一)要抓好主要指标的查漏补缺。参照第一批“示范区”创建城市的验收办法届时国家考核验收组将通过听、查、看、访等方式对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策部署情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情况等逐一进行考核验收,并进行总体评价。去年10月份文化部、财政部督查组开展中期督查时指出了我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市在督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要根据考核工作的流程和检查验收的重点,按照“‘硬件’建设不丢分、‘软件’建设少丢分、特色建设要争分”的要求,对照6个方面、25个大项、67个创建指标,全面掌握考核内容、标准、责任和时限,认真自查自评,全面查漏补缺 

  (二)要全面加快硬件设施建设。要认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加快各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度。其中,市博物馆要在8月底前建成开放,市图书馆新馆要争取尽快进场施工;其他在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要针对阻碍建设进度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力争在8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或至少建成主体。 

  (三)要确保软件建设达标到位。在“硬件”指标全面达标的同时,要同步抓好“软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市“创建办”要敦促课题组尽快完成制度设计研究报告。市“创建办”要抓紧草拟和出台一批政策文件,形成配套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和机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等系列创新制度和机制。 

  (四)要努力打造创新示范的“玉林模式”。按照专家的说法,指标达标只占60%,探索创新要占40%,打造创新示范的“玉林模式”在创建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挖掘利用我市的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玉商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条件,抓紧提升一批品牌文化活动,打造若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策划推进一些有示范价值的活动模式。要通过制度设计研究与创建实践的紧密衔接、互动共促,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玉林经验”和“玉林模式”,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打响公共文化服务的玉林名片。 

  (五)要提升创建工作档案台账质量。创建过程形成的各类资料和档案,是创建实践的反映和创建成效的体现。参照第一批“示范区”创建城市验收办法,审阅台账资料将是考评验收组重要的检查验收手段之一。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市、县“创建办”对此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做好创建档案台账的收集整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与“示范区”创建工作相关的资料档案。通过认真过细的工作,确保过程管理和台账档案在考核验收中不丢分。 

  三、落实责任协调配合,确保“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全市性的重大文化创建工程。各级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建路径,全力以赴共同推进“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在去年7月召开的全市创建“示范区”工作专题会上,我与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长、玉东新区管委主任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各级各部门的创建责任。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创建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强化措施,全面抓好各项创建工作。要对照创建目标任务,逐项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创建任务。 

  二要强化协调配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协作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良好局面。市“创建办”要统筹推进全市创建工作,切实发挥好协调机构的作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及时补位,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协调推进。 

  三要强化督查问责。市政府督查室、市绩效办、市“创建办”要强化督查督导,特别是对困难大、任务重、差距大的薄弱环节要进行专项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显、进展缓慢而影响全市考评验收的,要启动问责机制,追究有关县(市、区)或市直部门单位的责任,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创建工作达标达效。 

  同志们,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迎检冲刺在即,全市上下务必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以功在必成、志在必得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圆满成功。 

 

 

 

  签发:覃展西                       责任编辑:冯江、李永鹏 


  报: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财政厅,市四家班子领导 

  送:创建成员单位 

  发: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各县(市、区)宣传部、创建办 


  联系电话:2668033   电子邮箱:ylswk@163.com   (共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