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政企共建共享”
发布时间:2015-10-14 15:01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10-14
  

“一卡通用”构建“10分钟”健身圈

新疆克拉玛依日报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刘焕

      

  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酷爱羽毛球运动的新疆油田公司二级单位员工徐红和在克拉玛依区政府工作的翁渭强都能很从容地找到球馆进行几乎是免费的锻炼,“全城球馆随意进,再也不用为场地而争抢。”

  能让徐红和翁渭强如此“从容”的,是其作为克拉玛依市民可以享受的福利——“健身一卡通”。

  凭着这张“健身一卡通”,他们既可以到市体育馆和市属中小学体育馆锻炼,也可到辖区所属企业体育场馆锻炼,“无论从单位或从家里,到周边体育馆,不超过10分钟。”

  不仅如此,在这些健身场馆内,锻炼之中,场馆提供直饮水,锻炼结束还有热水洗浴提供。

  徐红说,这份独特的“福利”不知道让她身在乌鲁木齐和内地的多少朋友“羡慕嫉妒恨”,“乌鲁木齐打羽毛球要提前预约,一小时一场收费至少在60元以上,还要排队。” 

  克拉玛依市民的“健身一卡通”,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政企共建共享”的重要措施,也是市委市政府和驻市国企联手给全市人民(企业职工)发放 “健康红包”,持卡可以到所有纳入“一卡通”的体育场馆锻炼健身。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克拉玛依全市累计办理“健身一卡通”56467张。这意味着,全市40万人口中,25%以上喜爱体育健身的人都能和徐红和翁渭强一样,享受“10分钟”健身圈带来的种种便捷和幸福。

      

    特殊“福利”市民共享

  “健身一卡通”是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整合全市资源服务民生的体育惠民工程,保障克拉玛依市民凭借300元的年卡,随意在全市任何一家公共体育场馆和向社会开放的企业体育场馆享受体育和健身服务。

  2008年,为落实市油田党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品质之城”、“幸福之城”的精神,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基本原则,发扬“政企共建共享”的传统,探索高效、优质的公共文体服务运行模式,提出“体育场馆资源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向社会开放,实现全市体育资源共享,惠及全市百姓”。隶属新疆油田公司的25家企业体育场馆和全市学校体育场馆全部纳入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向社会开放,开放场馆交由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统一托管,政府对其增加的公共社会职能给与一定资金补贴。其中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凭借身份证自由出入;企业体育场馆低价开放,只需办300元低成本年卡,通用于企业所有开放的体育场馆。

  在管理模式上,由行政事务中心统一办卡,利用信息平台实现所有体育场馆“一卡通用”。企业员工的“健身一卡通”,作为一项福利在职期间长年有效。

  据2013年统计,克拉玛依市共有79类体育场地1079个,由政府建设并管理的室内外体育场地770个(其中学校304个),占比71.4%;企业建设管理的室内外体育场地292个(室内体育场地数量达到152个),占比21.3%。

  企业文化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全部纳入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向社会开放后,公共体育资源大幅上升,开放的体育场馆近30家。加上全市4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103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6个农家书屋)和53个离退休职工活动站全部向社会开放,全市文化、体育场馆总面积达156.2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文体设施面积5.28平方米。

  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蕾说,“健身一卡通”的推行,整合了城市运动健身资源,优化了运动健身环境,解决了克拉玛依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克拉玛依市体育活动的供需矛盾,使市民就近参加文化体育活动“10分钟活动圈”成为现实。

  杨蕾说,“健身一卡通”应用范围覆盖网、羽、足、健身房等领域,开创了一种更便捷、更实惠的新型运动健身方式,丰富了全市各族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营造了浓厚的全面参与体育健身氛围,有效地提升全民健康指数。

  杨蕾说,在“健身一卡通”的推动下,克拉玛依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得到增强,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得到完善,多元化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全民健身经费投入逐年加大、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人数不断增多, “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个亮点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克拉玛依市各区、各体育健身协会共举办体育健身活动1229项,参加人数达17.8万人次。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克拉玛依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迈进千人,其中国家级20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辅导站(点)173个,各种社会群众体育协会有17个,仅克拉玛依区就已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连续4年获得“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荣誉,并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轮滑运动品牌城区”、“科学健身试点城区”。

      

  共建共享实现“多赢”

  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向主任说,全市企业体育场馆推行“健身一卡通”集中管理、集中开放之后,经过5年多的运行,真正实现了“政企共建共享造福百姓的多赢局面”。

      向主任说,“健身一卡通”的推行,使政企资源得到高度统筹,避免了公共文体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了我市文体资源效益最大化,重要的是直接促进了全市所有体育场馆品质的全面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油城市民,向主任说,在政府和新疆油田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纳入集中管理的25家体育场馆,根据群众需求,更新了使用率最高的跑步机、羽毛球塑胶场地,增配了安全、卫生的直饮净水装置,安装了统一规格的计算机、刷卡设备和服务台,不断在细节方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美化了场馆,规范了管理,大大提升了场馆服务品质。

  其次,提高了服务效能。向主任表示,为了便利市民锻炼,行政事务中心根据总体安排,积极协调各场馆,开放时间大大延长,工作日开放达 6小时,节假日开放时间达13小时,场馆利用率大大提高。

  三是入馆人数明显增加,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均衡分布,降低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满足了群众参与公公共文体活动机会均等、参与便捷的需求。据悉,自场馆集中管理对外开放以来,各类赛事活动蓬勃展开,各族职工及全体市民广泛参与,各场馆入馆人数普遍提升了23倍。

  四是各类体育培训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羽毛球活动得到广泛普及。在市体育局和新疆油田公司的支持下,先后邀请了颜世强、戴天行等国内知名羽毛球专业人士来到油城,开展了教练员、裁判员、及成人和青少年初、中级培训,参训人数达1400人,有力促进了我市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并为赛事举办夯实人才基础。

      

  未来更美好

  75日晚上,记者在新疆油田公司供应处的活动场馆看到,在这个总面积达4800平米三层楼场馆中,活跃着参加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市民,四片羽毛球场你来我往热闹异常,篮球场上腾挪跃动呼喊连连,乒乓球、壁球馆和健身房也都闪现着人们锻炼的身影……

  该馆馆长郭勇说,以前体育馆只接待自己企业员工,看脸进或凭工作证出入,管理比较粗放。实行“健身一卡通”之后,硬件设施更好了,持卡市民都可以进,虽然入馆锻炼的人数成倍增长,但卡上有照片和所有信息,管理更顺畅了,更有秩序了。

  郭勇说,在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业部的统一管理下,场馆的服务也得到了全面加强,“球馆工作人员统一了服装,还对大家进行了管理制度、礼仪知识、体育常识、设备维护、器械操作规范、伤病紧急救护、安全环保常识、计算机操作等相关课程的培训。”  

  同时,郭勇说,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业部每周都组织专业人员到场馆对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安全通道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督促整改,确保场馆安全、平稳运行……

  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常锋英说,让群众欢迎、老百姓满意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检验指标,政企共建共享,免费、低价全面开放公共体育场地是给市民最大的实惠和福利,为我市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从市体育局和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了解到,针对市民越来越多的健身需求,克拉玛依市将加大企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力度。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蕾表示,下一步政府要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体育场馆开放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严格进行服务效能考核,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长效化;三是建议企业组建多形式的体育俱乐部,并逐步将企业场馆向社会开放。 

  生命在于运动,走进克拉玛依这座城市,体育中心,企业场馆,健身公园……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映射出生活的美好与充实,全民健身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时尚和油城特有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