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9月28日
* 工作动态
○市创建办加强资料建档工作
○华县加大创建宣传力度
○蒲城县组织开展创建示范区专项考核观摩
* 创建活动
○第十八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展开幕
○“一元剧场”晋京演出受欢迎
○大型历史话剧《司马迁》在北京隆重演出
○澄城县第四届文化艺术周暨第六届农民文化节盛大开幕
* 工作动态
市创建办加强资料建档工作
创建资料是创建验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资料收集建档工作,日前,市创建办在对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1100余盒创建工作资料审核整理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资料收集节点,对创建资料的内容、形式、质量、规范、特色等方面强化了工作措施。要求资料组工作人员在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的报送资料整理中,加强审核、及时反馈、重点指导、示范讲解、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资料全面详实、规范统一、特色鲜明,为创建工作督查、考核、评比和迎接国家验收做好保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作组到华县调研
9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作调研组一行13人,对华县农家书屋建设、财政资金配套使用、图书补充更新利用、管理员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现场座谈、走访农户的形式进行。
工作组一行先后深入杏林镇三溪村,赤水镇步背后村、辛庄村农家书屋进行了现场查看,对农家书屋图书使用、开展活动及书屋专家咨询导师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调研结束后,工作组对华县近年来在农家书屋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华县继续开展好农家书屋专家咨询导师培训制度等相关工作。
蒲城县组织开展创建示范区专项考核观摩
9月15日,2015年度蒲城县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专项考核观摩拉开帷幕。此次观摩由蒲城县考核办、联创指挥部和蒲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组织,邀请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采取实地察看、现场打分的形式,对1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0%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进行检查。
检查组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备,加强提升业余文艺团队质量,推进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宣传力度,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工作。
(蒲城县文广局张伦 贺昊)
潼关县桐峪镇综合文化站成功封顶
9月16日,潼关县桐峪镇综合文化站成功封顶。桐峪镇综合文化站于2014年审批立项,2015年5月底开始施工,总投资58万元,位于镇政府附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为两层,内设多功能活动厅80平方米、书刊阅览室60平方米、辅导培训室60平方米、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45平方米、管理用房30平方米,宣传橱窗25平方米。
桐峪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后,将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潼关县文广局)
华县加大创建宣传力度
近期,华县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7月份至今,共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印制条幅、标语100余幅,制作喷绘150余平方米,绘制文化墙200平方米,上报创建信息20余条。9月份,分别在《渭南日报》、《渭南宣传》刊载了《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纪实——文化惠民为幸福华县添彩》,大力宣传了华县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华县文体局 刘幸)
* 创建活动
第十八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展开幕
为期10天的第十八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展于9月21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共展出陕西省和日本京都府摄影家的摄影作品110多幅,以及渭南皮影、刺绣和纸织锦等艺术作品。据了解,中日友好文化艺术展自1997年开始,在西安、京都隔年举办,今年起,将隔年在陕西省各市轮流举办。
(市文化艺术中心)
“黄河魂·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举行
9月24日,“黄河魂·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本次书画展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与市文联共同主办,展出时间为9月24日至28日。共展出书法、国画、油画、雕塑作品百余件,除本市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外,活动还邀请省内一些书画名家参与,特别是展出了我省收藏家所珍藏的于右任、关麟征、杨森等抗战名人的多幅书法真迹,其中于右任作品多达20多幅。
市委老干局开展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为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市委老干局开展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系列活动:一是举办了“渭南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年书画展”,共展出作品280余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讴歌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老同志爱党、爱国、爱市的高尚情怀;二是对1945年9月2日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进行了慰问,向他们颁发了由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送上慰问金,向他们在革命岁月的无私奉献致以崇高敬意;三是精心安排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自身实际,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渭南而努力。(市委老干局 文亚丽)
澄城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保卫黄河》专题展
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由澄城县委宣传部、澄城县文体广电局主办,县党史办、县档案局、县博物馆、知真馆承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保卫黄河》专题展日前在澄城县博物馆隆重开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抗战时期的实物100余件,历史图片近200幅,同时还有纪念抗战书画作品30余幅,比较系统地展现了澄城以及全国抗战的基本情况。其中1937年陕北公学招生简章、1860年日本工具书《大福节用》印本、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第13辑印本、澄城县尧头窑产的黑釉网格纹“抗战”瓷地雷、抗战时期手摇式发电机、“慰劳将士,抗战到底”酒等文物尤为引人注目。
高新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迎国庆书法展”开幕
9月18日上午,高新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迎国庆书法展”在高新时代广场开幕,来自区内各部门、单位、学校以及群众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书法展活动由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主办,区书法家协会、区企业家协会承办,活动至9月底结束。共收集书法
作品百余幅,经过评选展出作品70余幅,所选作品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旨在缅怀先烈,牢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王立锋)
我市召开留守儿童关爱站建设现场会
9月18日,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教育关工委联合召开全市留守儿童关爱站建设临渭现场会。上午,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临渭区吝店中心小学、蒲阳村等留守儿童关爱站。下午对临渭区关工委等10个留守儿童关爱站建设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市关工委 杨秦锋)
“一元剧场”晋京演出受欢迎
9月14日至17日,“一元剧场”走进北京长安大戏院。四个晚上连续上演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富平县阿宫腔剧团演出的《忠保国》、《赵氏孤儿》、《天国的百合花》和《天女》等剧目。一元的票价、精彩的表演让戏迷直呼过瘾,场场观众爆满。
9月18日,富平县阿宫腔剧团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厅演出阿宫腔现代戏《天女》,并取得圆满成功。
9月21日,渭南市秦腔剧团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秦腔现代戏《天国的百合花》,这是地市剧团首次进入北大。
据市文广局局长陈虎成介绍,这次“一元剧场”进京,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项内容,走出渭南,进京演出,是交流,也是交融,有利于提高剧团的艺术水平。同时,这样的演出活动也提高了秦腔和渭南的影响力。(市文广局 富平县文广局)
大型历史话剧《司马迁》在北京隆重演出
历经三年的精心筹备,9月15号晚,大型原创历史话剧《司马迁》在北京首都剧场隆重上演。
话剧《司马迁》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生平经历为主线,通过“庭谏、宫刑、还乡、大雪、殉道”五幕剧的形式,向世人彰显司马迁坚持真理、秉笔直书、忍辱负重、刚正不阿的可贵精神,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迁生活化地呈现于现代舞台。
据了解,话剧《司马迁》从9月15日开始在首都剧场隆重上演23场,之后将于11月4日在渭南大剧院进行陕西首演,11月11日在西安索菲特剧院上演,随后启动该剧的国内外巡演活动。(韩城市文广局)
“诵读中华经典?创建书香渭南”经典配乐
诵读进社区活动拉开帷幕
9月16号晚,由市文广局、临渭区委宣传部主办,渭南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诵读中华经典?创建书香渭南”经典配乐诵读进社区系列大赛活动首场比赛在城区东风广场举行,吸引了千余名群众驻足观看。
自各个社区的14名选手各显其能,赛场气氛十分激烈。一首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诗歌被选手演绎的淋漓尽致,现场观众深受感染,掌声不断。最终,站南街道办红旗社区李凤兰的《我的祖国》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在杜桥、人民、解放等街道办六个社区举行。前五场选出15名优胜者,最终再进行决赛。
(渭南人民广播电台)
华阴记者王会军随“中国梦 梦之旅”车队推介渭南
连日来,由全国各省市、各行业25名队员组成的“中国梦 梦之旅”车队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顺利到达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城市,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华阴电视台新闻记者王会军代表陕西参加此次活动,并随车队携带华阴老腔、华阴迷胡以及渭南老年书画协会部分书画作品、渭南风光片、华山景色明信片等文化艺术资料1000多套册,在沿途国家及城市通过发放资料、巡展,大力宣传渭南和陕西,并积极推介华阴文化和大美华山,在沿线引起了特别关注和强烈反响。(华阴市文广局 杨雷雷)
华州草根登舞台 群众唱响价值观
9月9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报演出——“让新风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心灵”在华县政务中心举行,11个华县本土节目登台亮相。大合唱《价值观之歌》、眉户小戏《国事家事》、现场采访《模范人物赞》、卡通皮影戏《闹社火》等自编自创的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文化盛宴,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华县文体局 刘幸)
“书香潼关”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今年以来,潼关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宣传部的安排开展“书香潼关”活动,积极开展“三学一读”、“三秦书月”全民阅读、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倡导全民阅读。
潼关各中小学校把经典诵读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项内容,积极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感。潼关县检察院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在深入开展“三学一读”活动中,举行“检徽在胸前、党旗在心间”演讲赛等,展示了司法人员忠诚履职,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
“书香社区、书香新村、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都在有序进行中,初步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潼关县文广局)
“中式汉唐”集体婚礼在温泉河湿地公园圆满落幕
9月21日,由富平县总工会、富平县妇联、共青团富平县委主办,以“中式汉唐婚礼”为主题的集体婚礼在富平县温泉河湿地公园圆满落幕。
20对新人身着复古端庄的汉唐服装,在礼赞与司仪的引领下,行传统礼数,举行了高贵而隆重的汉唐婚礼。新人们身着庄重华美的汉服,依次行洗尘、沃盥、同牢、合卺、佩授、封坛、礼成等传统汉式婚礼仪程,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倡导了节俭文明的婚庆新风。(富平县文体局)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9月24日晚,澄城县第四届文化艺术周暨第六届农民文化节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澄城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主办,活动整合了全县文化艺术资源,汇集摄影、书法、绘画、文化遗产等各项大展,在内涵、形式等方面有诸多创新之处。
本次活动特别设立了图书馆广场综合晚会和华元广场戏曲专场,活动从9月24日持续到28日,文艺汇演场次达到16场,目的是让更多的群众能欣赏和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享受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带来的成果。
(澄城县文广局)
合阳非遗项目参加
“国风秦韵——陕西传统文化周”展演展示
由省文化厅主办的“国风秦韵——陕西传统文化周”柏林行活动于九月中旬在柏林中国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近百名德国朋友和各界友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
合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提线木偶和省级非遗项目纸塑窗花在交流会上作了精彩的表演和作品展示。提线木偶演员用娴熟的表演技巧为观众演出了《猪八戒娶媳妇》,令在场观众耳目一新,叫好连连。纸塑窗花传承人刘严丽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丝绸之路》等作品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驻足观看现场表演,有的观众拿起剪刀还现场学习。
本次文化周的举办为当地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为德国观众触摸陕西厚重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也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大发展拓宽了交流视野。(合阳县文广局)
第二届中华灯谜文化节华山国际谜会圆满结束
9月20日至23日,第二届中华灯谜文化节华山国际谜会在华山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5支代表队共320名谜坛健将及灯谜爱好者汇聚西岳华山,巅峰对决,共襄中国灯谜文化盛会。
华山国际谜会比赛项目包括华山论剑笔试精英赛、团体争霸赛及华山论剑巅峰赛三项内容。35支代表队参加团体争霸赛,经过笔试、半决赛和决赛比拼,冠军由广东澄海队摘得。华山论剑巅峰赛由网络选拔赛选出的五个大区男女冠军论剑争霸,经过激烈比拼,潘灏、庄云分别获得男女冠军。
本次活动由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长安文虎社承办,是华山景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休系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华管委 吴剑锋)
* 简讯
文化大讲堂—— 9月1日晚,富平县图书馆邀请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峰在县文化中心广场进行场外演讲。1500名群众通过戏曲美学、秦腔的艺术魅力、秦腔戏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演讲、秦腔经典唱段及观众互动等内容,别具特色的分享了艺术家的人生感悟。
9月6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周世范教授应邀到华县图书馆,作了题为《感恩文化与人生智慧》的精彩讲座,并将个人著作《精选国学读本》、《中国历史精要》共10册图书赠予县图书馆。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9月7日,“《史记》中易读错的字”学习讲座在司马迁图书馆开讲,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共计70余人参加。讲座由史记研究专家薛万田老师讲解,分别从《史记》、《五帝本纪》等书中例举易读错的汉字、人名、异体字等的读法,对人名中难读字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正确读好《史记》,了解《史记》。
华县为镇文化站配发消防器材——9月2日,华县文体局向全县10个镇综合文化站和6个文体局下属单位配发了46个消防灭火器材。在图书馆组织的灭火演练现场,各镇综合文化站长和文体系统干部职工,再次学习了灭火器材的使用,进行了现场灭火演练。
秦腔俱乐部——华县柳枝镇群众业余文化团队自愿重新组合,以南关群兴自乐班和东新庄民乐园人员为主,组建了柳枝镇街道秦腔俱乐部,近30名秦腔爱好者参加。自8月4日以来,坚持每周二晚上活动两个多小时。
提线木偶戏赴王村惠民演出——9月7日,合阳县洽川镇王村迎来一年一度的古庙会,天柱山脚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县提线木偶剧团为当地群众和游客演出了传统剧目《哭祠堂》和新近刚刚排练成的《游龟山》,受到群众好评。
《图说史记》丛书举行首发仪式——9月9日上午,由韩城市委宣传部、韩城市文体广电局主办,陕西盛星皓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图说史记》丛书首发仪式在韩城市太史园举行。《图说史记》丛书是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式展现《史记》独特魅力,对原著进行了原汁原味的翻译,同时又以白描插图形式再现历史情景。
韩城行鼓获吉首鼓文化节最佳人气奖——近日,2015吉首鼓文化节完美闭幕,韩城行鼔参加了开幕式、“吉州吉年”国际鼓文化巡游展演以及闭幕式表演,并最终获得最佳人气奖。
本次鼓文化节共17个国际、国内国家级非遗鼓队参加,其中5个大洲各有1队,共五个国际队。韩城行鼓通过为期两天的鼓乐文化交流表演,让湘西人民感受到了韩城行鼓的豪放与威武雄壮。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月1日晚7时,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组织本部全体党员观看抗战影片《百团大战》,重温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分公司党委委员、各支部书记及党员共170余人参加观影活动。
临渭区图书馆举办“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抗日战争和二战期间系列图片展,展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16张图片内容,并组织40余名读者参与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网络答题竞赛”活动。
9月1日至7日,合阳县电影公司组织开展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电影展映周活动。电影公司组织全县20支数字电影放映队,深入全县12个镇办的行政村、社区、学校,以及县城各广场放映红色抗战影片,共计放映122场次。
9月11日,由华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外宣办、市文广局联合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政府广场隆重举行。展出各类作品70余幅,展示了美协会员们用笔墨追忆历史,寄托情思的爱国情怀。活动当天,共有千余名群众参观了展览。
碎戏创作基地——华县华州碎戏创作基地近日在大明镇岳村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华县农民碎戏创作进入快车道。从2013年至今,大明镇农民陈宜、岳秀雄、徐文杰3人自费拍摄了六部碎戏,其中两部碎戏《考验女婿娃》、《谁动了钱》已在陕西电视台播出,五部碎戏在渭南电视台播出。
特色书屋建设——为了方便团体读者阅览图书,澄城县图书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与澄城县看守所(拘留所)共建“自强书屋”。图书馆精心挑选法律、励志、经济、文学等方面图书,共计500余册。并现场指导该书屋的图书分类、上架、借阅等业务工作,帮助制定开放制度,为管教和在押人员提供学习进步平台。县图书馆先后与翰林辅导中心建立“成长书屋”并送书上门服务两次;与庄头中心学校共建“快乐书屋”,为该校380余名学生每人提供优秀读物2册。此类共建书屋活动受到了各方的欢迎。
“一元剧场”演出季——9月11日,华阴市创建示范区“一元剧场”演出季持续上演。当天,华阴市迷胡剧团为广大市民和群众倾情演出了秦腔折子戏《牢房》、小品《扶贫队来了》、迷胡表演唱《五更鸟》等经典戏曲节目,华阴模特队则精心组织排练演出了《儿童时装表演》、《晚礼服走秀》等节目。
公共文化小分队——9月11日,华阴市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迷胡快乐苑宣传小分队”正式成立并在罗敷镇五里村进行了首场演出,吸引了近千群众前来观看。小分队共有成员20余名,自编节目10个。首场演出后,分赴华阴市各镇(办)、村进行10场巡回演出。
弱势群体文化服务——9月15日,临渭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前往新世纪社区开展为残疾人免费送图书服务,送去盲文图书、期刊50余册,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看书难问题。
文化器材送下乡——9月15日,华阴市文广局负责人为为华山镇王道一村群众送去了二胡、钩罗、铜碗以及扩音器、喇叭等价值5000元的文化器材,受到群众的欢迎。在丰富村民农闲生活的同时,也将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潼关县图书馆搬迁后正式开馆——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舒适安静的读书环境,日前,潼关县图书馆已搬迁至龙腾国际二楼、三楼,并于9月15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新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图书5万余册,设有报刊阅览区、图书借阅区、电子阅览区、少儿阅览区、幼儿亲子区、少儿活动区等。
“四进零距”工程——9月15日、19日,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星级团队承办的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进园区活动中,秦腔开心团、夕阳红戏迷乐园分别在惠园小区、高新区贸易广场进行了惠民演出。
9月17、18日,由合阳县剧团承办的,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进乡村活动,分别走进了合阳县坊镇赵家村、和家庄镇良石村,为村民们送上秦腔本戏《墙头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9月20日,由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星级团队承办的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进广场活动,分别在万达商业区、通塬小区演出,渭南市模特协会、人民街娱乐中心等团队为群众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华阴市举办羽毛球比赛——华阴市第二届“胜利杯”羽毛球比赛9月23日在华山开赛。本次比赛共有农业、国土、电力等8支球队参赛,赛事两天。通过比赛,一方面提高了参赛队员自身的竞技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更多市民广泛参与全面健身活动,推动华阴市公共文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古籍核查指导——9月14日至17日,省古籍办一行5人,到临渭区图书馆、富平县图书馆、富平庄里镇立诚中学开展《陕西古籍总目·渭南分册》登记核查。通过对两馆古籍书目的逐册翻阅,登记核查,拍照留存,初步确定临渭区馆18种古籍、富平馆45种古籍目录进入《陕西古籍总目·渭南分册》编纂保护目录。同时,对古籍总目保护登记过程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现场解答和指导。
帮扶慰问——9月17日上午,渭南联通公司党群工作部经理、工会副主席韩亚玲一行7人,带着机关员工捐赠图书和学习用品,前往华阴市罗夫镇瓮岔村小学,看望和慰问当地八名学龄前儿童和四名一年级小学生。
农家书屋培训——9月18日,华县图书馆(室)及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在县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文化站工作人员、社区(街道办)图书室管理员、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共186人参加了培训。
特色资源库建设——近日,临渭区图书馆完成了“临渭特色”数据库大纲草案,标志着临渭地方特色数字化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北京同方知网技术平台的协助,省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网络、共享工程等方面的专家指导,图书馆还将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提升资源质量,充实特色数据,加快平台建设,早日建成特色数字资源库。
诗歌朗诵迎佳节——9月24日,华山诗词学会举办“梦圆中秋”诗歌朗诵会,15名诗歌朗诵爱好者参加。此次诗歌朗诵会形式新颖,吟唱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祝福之情,借此抒发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秋月圆的赞美之情。
送: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省文化厅。 |
主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省驻渭媒体、市级各新闻单位; 各县(市、区)文广(体)局、文物旅游局。 |
(共印1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