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以“双轨并进”的投入模式、“三化同建”的建设模式、“四级”共享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玉林城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致力打造城区“10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一是“双轨并进”投入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政府主导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双轨并进”模式,筹集资金投入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构建起玉林城区公共文体设施网络,丰富完善了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市、县两级筹集资金近6亿元建设市、县公共文化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在玉林城区,目前有玉林文化艺术中心、万花剧场,玉林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玉州区图书馆、文化馆,5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1个规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书画馆、奇石馆、古玩中心、工艺美术馆、民间博物馆、数码影院等文化娱乐场所,玉林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广场和公园等体育休闲场所;到2015年10月,玉林市博物馆将建成开放;到2015年年底,玉林城区将至少有43个社区实现规范化建设。
二是“三化同建”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建设规范化、管理网格化、服务便民化”的“三化”标准推进文化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政府主导公共文化供给和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结合点。到目前,玉州区和玉东新区已将各社区划分网格,招聘落实了一批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玉林城区48个社区中,100%落实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每个社区均有1支以上的业余文艺队和志愿服务队;48个社区共建成39个文体活动室、42个图书阅览室、4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 12个“四点半课堂”、13个“道德讲堂”、17个“百姓大舞台”、19台电子图书借阅机、56个综合宣传栏;全部实现“有文体活动室、图书(电子)阅览室(“四点半课堂”)、道德讲堂、百姓大舞台、电子图书借阅机、综合宣传栏、文艺队、志愿服务队”“八有 ”标准的社区有南江、南观、北辰、五里桥等4个社区。玉林城区居民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1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社区或一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享受到就近就便的公共文体服务,城区“10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初现雏形。
三是“四级”共享繁荣城市群众文化活动。整合市、区、街道(镇)公共文化资源向社区倾斜,形成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四级”资源共享机制,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小窗口”,连接起城市群众文化的“大舞台”。在资金设备整合方面, 市、县向社区拨付专项经费,配送电子书借阅机、电脑等设备,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向社区赠送图书等设备资料。在人员队伍整合方面,把文化能人和文化志愿者充实到社区、网格担任专兼职文体活动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整合辖区内的文艺名人、文化团体、曲艺社、文艺团队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市、县文化单位与社区结对帮扶,指导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社区文化管理员、专兼职管理人员纳入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在文化活动整合方面,发挥玉州区和玉东新区的民间书画艺术、诗词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整合“五彩田园”、“南流欢歌”、“乐在玉州”、“新年音乐会”、“三月三山歌歌王大赛”、“春之韵戏曲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戏曲节、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书画摄影展等社区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的思路,培育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精品文化社区。
广西玉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作者:李丽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