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0月12日
本期目录
1. 仙居县“2×2”模式启动示范区创建工作
2. 温岭市举办2015年度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培训班
仙居县“2×2”模式启动示范区创建工作
自示范区创建启动以来,仙居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探索“2×2”创建模式,从硬件建设、软件提升两方面着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重硬件建设,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仙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规范创建流程、制定创建标准等,将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任务结合小康指标、国家“三馆一站”建设相关标准相,制定了具体的一套“硬指标”,涉及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组织保障等四个方面,共49项。建立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中心镇图书馆为分馆的模式,增加村级(社区)流动服务点,并融合各级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初步形成了县域范围内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目前,该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选址确定,已动工新建乡镇文化站2家,村级文化广场33家,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二是重软件服务,推行公共文化建设均衡化。按照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国家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建立村、镇、县三级自下而上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分配服务为菜单服务,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行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公益培训菜单式下延、送戏送电影送政府订单式采购,同时县文广新局积极联合扶贫办、流动局、老区促进会等相关单位,有重点、有计划地向偏僻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加大投放资金、倾斜配置设备、定制实施项目。例如文化关爱“情暖夕阳红”以农村孤寡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爱心拉拉勾”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免费公益培训。将革命老区上张乡姚岸村打造成“红色农村文化礼堂”,从资金、站馆设计、功能使用等全方位给予支持,计划送100场演出,1000场次数字电影,10000册图书到革命老区乡镇。
(仙居县文广新局)
温岭市举办2015年度加快构建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培训班
为全面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9月23日-26日,温岭市文广新局举办了2015年度“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培训班。培训班为期4天,以主题讲座、分组讨论、考察调研、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温岭市文广新局机关、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及16个镇(街道)的文化干部共计152人参加。
开班仪式上,温岭市文广新局领导解读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的建设导向和要求,并结合温岭文化发展现状,列举了“三个均等化、四个标准化”,指出了目前温岭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培训班邀请了杭州、温州、舟山、海盐等地的专家讲师前来授课。其中,杭州市文化馆馆长张莉从服务创新、数字建设、免费开放、品牌活动四个层面分享了杭州市文化馆集约化、一体化群文运行机制的心得体会;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介绍了以“三城一网”(城市书房、城市书站、城市书吧、城市知网)建设为主体、以阅读活动推广为平台、以法人治理社会化管理为保障,构建集均等化、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城市阅读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舟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郭建民讲授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化运作平台——“淘文化”,实现了文化服务社会化、透明化的典型做法;海盐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刘支群交流了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推进县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培训期间,全体参训学员还参观了泽国镇文化站、月河书院、大溪镇沈岙村、横峰街道后洋村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温岭市博物馆、王伯敏艺术史学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市级公共文化设施。
(温岭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