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1月5日
副市长王吉能到垦利县调研创建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海北遗址发掘保护工作
11月5日下午,副市长、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吉能,市文广新局局长、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相国,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民到垦利县调研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海北遗址发掘保护工作。
王吉能一行先后考察了海北遗址现场、胜坨镇综合文化站、胜坨镇东王村文化大院、垦利街道和平社区文化活动室、县博物馆,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垦利县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海北遗址发掘保护情况的汇报。
王吉能指出,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会议召开后,垦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调查摸底,摸清了现状,对创建重点、难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制定了具体推进措施,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看,垦利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设计标准高,特别是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设计建设标准在全市、全省都是较高的;二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比较均衡,乡镇(街道)全部建设了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创新打造了许多品牌活动,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五进”活动扎实有效,创作生产了许多精品力作,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较活,在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会化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
关于今后的工作,王吉能要求,垦利县要继续发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排头兵的作用,通过创建国家示范区,打造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先进区。一是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精心进行提炼升华,加强宣传,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统筹城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升设施网络的数字化和均等化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向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菜单式服务,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确保人尽其才,确保农村基层设施有人管、活动有人办;五是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走出去向江浙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整体创建工作上层次;六是进一步做好海北遗址的发掘保护工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科学系统的发掘保护规划,争取纳入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范围,促进全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崔相国、李民分别对创建国家示范区和海北遗址发掘保护工作讲了意见。
垦利县委副书记、县长崔建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加夫,以及县政府办公室、县文广新局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