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总第51期 2015年8月10日
目 录
【创建动态】
◆渝水区展开新一轮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示范区督查工作
【非遗文化】
◆新余文化,遍地开花
【群文活动】
◆分宜县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诗歌诵读比赛圆满落幕
◆捧热草根剧团 唱火地方戏曲
◆市总工会慰问演出进基层进农民工
渝水区展开新一轮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示范区督查工作
为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交流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确保示范区创建目标如期完成,渝水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于7月27日-31日,分2个督查组,对全区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此次督查采用实地查看、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进行。
督查结束后,渝水区创建办对督查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图书馆、文化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全面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区创建办 简荷嘉)
新余文化,遍地开花
提起新余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仙文化,抱石文化,天工文化;殊不知,在这座年轻而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工业城市上,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颗颗珍珠熠熠生辉,令这座城市更富魅力。
目前,我市有1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11项“非遗”项目入选省级名录,市级“非遗”项目达到29项。现在,就让我们循着“非遗”的目录,走近“深居”在民间的最原生态的文化形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夏布手工刺绣技艺:千百年来,深厚的豫章文化和传统的“夏布之乡”,培育了夏布刺绣这朵古朴绚丽的民间工艺之花。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发展、演变,传遍了中国,家喻户晓、童叟皆知。2、观巢推车灯:推车灯是一种平民的草根艺术,其艺术特征别具一格,锣鼓伴唱,歌中有舞,唱词通俗,真真切切地反映了民俗民风,为村民所乐见。3、洋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并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4、夏布制作技艺:作为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有独特的品质,其纱质细腻、经纬咸宜、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是一种纯手工的环保产品。5、湖泽木砻制作技艺:作为碾米的生产工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并经历一代代的不断加工和提炼,它的出现是当时用碓舂米的一大进步,成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农业生活用具。6、新余民间谚语:它来源生活,利于民众,朴素实在,朗朗上口;是流动的乐章,是智慧的闪光,可以启迪人生,指导行动,赋予人们知识和力量!7、分宜凤阳唢呐:唢呐是我国富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它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8、新余花鼓戏:据说,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帝年间,与新余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区相合,才演变为现在的新余花鼓戏。9、渝水凤凰舞:凤凰舞起源于明朝宫廷御花园,相传明朝宫廷御花园草木繁茂,百花争艳,牡丹怒放。10、观巢双狮舞:双狮舞,也叫双师吐球,狮子舞、狮子灯、章家狮。主要叙述一雄一雌两只狮子由发现灵珠下山,进而相爱最后相携回山的美好爱情故事。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神牛洞传说2洪阳洞传说3分宜采茶戏4周家威风锣鼓5姚圩吹打乐6界水狮舞7凤凰山冶铁工艺8界水酒母制作技艺9水北米粉制作技艺10水北豆腐制作技艺11辛记豆腐乳手工制作12操场花灯制作技艺13观巢十样景14分宜道情15渝水道情16分宜版画17杨桥婚嫁习俗18“肃”字迎亲婚俗。
(新余发布 罗美荣)
分宜县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诗歌诵读比赛圆满落幕
7月30日晚,分宜县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诗歌诵读决赛活动在县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圆满落幕,来自县直机关单位的12支诵读代表队进行了激烈角逐。县委、县政协等县领导亲临现场与数百名群众一起观看了比赛。
整场诵读比赛始终紧扣“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参赛选手们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朗诵,使每首诗词的艺术境界与现场氛围相互融合,既让每位选手在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也让在场的观众思想上得到升华。
经评委们现场公正打分评定,县委组织部荣获本次诗歌诵读活动一等奖,县委办、县文广新局获二等奖,县供电公司、县卫计局等获三等奖。整场诵读比赛活动将在分宜广播电视台实况播出。
(县文广新局 袁建兵)
捧热草根剧团 唱火地方戏曲
8月3日晚7时30分,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湖公园文化戏台前人头攒动,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渝水区鹄山乡百艳农民剧团排演的花鼓戏《父子状元》正式开演,这是今年该剧团为农民以及社区居民义务举办的第86场演出。
目前,像百艳农民剧团这样的“草根剧团”在总人口115万,行政划分仅一县三区的江西省新余市有100余个,分布在新余各个乡镇农村,每年免费为村民演唱地方戏曲近万场。
(市创建办 曾懿奕)
市总工会慰问演出进基层进农民工
为积极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进程,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8月6日晚,市总工会文艺小分队来到国网赣西供电公司生活小区慰问演出,为公司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和家属送上了一台自编自演、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与并赣西公司职工互动联欢,受到了数百名观众的欢迎与好评。
进入暑期以来,为了慰问在高温环境下坚守一线的广大职工,新余市总工会除广泛开展送清凉活动外,还由市工人文化宫、职工艺术团抽调人员和节目,组成文艺小分队深入各基层单位慰问演出,丰富职工的生活,缓解职工的疲劳。
今年暑期新余市总工会安排进基层慰问职工和农民工演出12场。
(市总工会 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