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6年1月29日
玉林市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验收
2016年1月13~15日,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验收评审会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严霜,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满昌学带领玉林课题组主要人员专程赴京汇报,最终以“良好”的评分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验收评审。
玉林市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2016年上半年将迎接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联合验收。验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度设计课题评审验收,第二阶段为创建工作实地验收。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是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重点工作,也是能否进入最终实地验收环节的前置条件。
玉林市根据非公经济较为发达、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高的特点,选取了“玉林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1+6”制度体系和六大活力机制,有效拓展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全市有300多家非公企业、近百家文化社团、150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和136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撬动了3.6多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成,打造了“政府采购、企业赞助、社团运作、全民共享”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建设、“百姓大舞台”、“百家博物馆”、“南流欢歌”、“激情广西·大家唱”、“客家每月一戏”、夏日广场音乐季、文化志愿服务、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等一批文化品牌。各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幅增加,全市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每年都在4500场以上,城乡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2015年10月23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康在相关报告上作出了重要批示,对我市创建“示范区”工作予以肯定。2015年11月12日至13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玉林市召开,对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做法和成效予以了充分肯定。
按照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时间表,2016年3~4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验收组将来我市开展实地检查验收工作。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已树立起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慎密扎实做好“示范区”创建各项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终审验收。(李丽阳)
大型经典音乐会《东方之声》在玉城震撼唱响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2月29日晚,玉林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大型经典音乐会《东方之声》在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震撼唱响。梁伟江、李常官、丘德奎、满昌学、郑杰忠、覃天卫、刘世斌、汪下烟等市四家班子领导,与来自全市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近千人现场欣赏了音乐会。
音乐会由“幸福的微笑”、“难忘的岁月”、“民族脊梁”三个篇章组成,《卡萨布兰卡》《啊,朋友再见》《共青团之歌》《喀秋莎》《松花江上》《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黄河》等一首首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在歌剧院唱响起时,激情澎湃的音乐和立体动感的舞台效果带领观众仿佛走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赢得现场掌声无数,观众情绪高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央视《民歌·中国》走进玉林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组“送文化 走基层”慰问演出,分别于1月22日至23日走进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村社区、兴业县石南镇马塘村,为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玉林人民送来新春祝福。市领导李常官、满昌学、李振品、朱向东、蔡文和来自全市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现场观看了演出。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组“送文化 走基层”慰问演出期间,李丹阳、乌兰图雅、乔军、周彭、李思宇、霍勇、周旋、金波、白玛多吉、乌兰图雅等众多著名歌唱家和歌手纷纷登台放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民族音乐的欢愉盛典。文艺家们用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倾情演出点燃了在场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热情,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组“送文化 走基层”慰问演出让玉林市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品味了文化大餐,也让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近距离接触了艺术家,为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了浓厚的文艺氛围。
据悉,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组“送文化 走基层”慰问演出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村社区专场,慰问演出录制的节目将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