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 01 08
改革催生创新 科技引领发展
——赣州市图书馆深化改革促进事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赣州市图书馆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抓手,以促进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吸纳社会精英参与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技,加快推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一个多年不被人们关注的单位焕发了生机活力,读者人气指数大幅提升,社会评价越来越好。截止2015年12月底,藏书总量达到 69万册,拥有电子文献资源127T,持证读者总数达到4万多人。2015年,借阅图书 60万余册次,到馆(访) 达90万余人次,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33.3 %、42%。该馆先后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第四届、第五届“读好书”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
(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内在动力
赣州市图书馆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健全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读者需求沟通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2014年,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大盘底、大修正。重新整理、修改、制定了图书馆理论学习、业务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废除了一批过时或操作性不强的规章制度,将原来44项制度精简为33项,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图书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一是坚持制度管人,效能管事。在多次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赣州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奖惩规定及请假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分级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发放绩效工资,做到了干部职工的现实表现与经济利益挂钩。二是发挥岗位聘用和晋升的激励作用。在岗位聘用中,将衡量干部职工贡献程度和业绩水平的主要内容量化成30个小项进行打分排名,得分高者才能晋升岗位,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明确,出台了《赣州市图书馆专业技术岗位(含工勤)聘用实施细则》,实行每年修订,严格按《细则》聘用岗位,打破以往论资排辈、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三是返聘原图书馆领导为专职督查专员。由专职督查专员领队,每周不定时组织一次对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上下班制度和工作状态的督查,都要签字记录违章情况,载入考勤档案并扣发绩效工资。2016年还将引入第三方评估。四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行岗位职责上墙制度,将全馆干部职工的岗位信息上墙公示,并接受广大读者监督。通过一系列制度管理的组合拳,倒逼干部职工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带来图书馆馆风馆貌的根本转变。
(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决策优化
赣州市图书馆把推进决策科学化作为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在学习参照外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咨询型”理事会,制定了《赣州市图书馆理事会章程》。聘请包括政府部门代表、图书馆代表、读者代表、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在内的11人为理事会成员,负责确定赣州市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行使重大事项议事权和决策权。在遇到重大事项时,由理事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意见建议,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决策盲目性,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在推进赣州市图书馆少儿馆改造、中心馆多功能报告厅改造、客家主题图书馆建设、高低压设备升级改造以及数字图书馆等建设中,理事会邀请有关专家提供咨询,献计献策,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及时反馈信息、追踪调查研究,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预测方案等,保证了图书馆主要工作和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合理。
(三)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服务效能
随着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投入的不断增加,每年新增藏书大幅提高,单靠人工检索要在大量的藏书中找出所需的图书越来越难,找书难、借书慢的问题成为读者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为解决这一读者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我们从技术设备入手,通过引入新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2014年,在深入调研并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投入50余万元,建成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对馆藏图书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图书精确定位和办证、借还全自助化,极大提高了借阅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此外,还依托北京超星公司和宁波远望谷的先进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引进了全自动办证设备和6台电子借阅设备,建成了移动图书馆、市民学习中心,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现在读者可通过手机查询馆藏资源、借阅信息,阅读浏览报刊、视频资源,下载电子图书、学术资源等,只要一个智能网络终端就可以把图书馆带回家。
(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开辟发展新路
为打破图书馆服务封闭、服务活动项目少、社会参与度不高的困境。这几年,赣州市图书馆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吸纳各界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合作开展服务,不断拓展服务渠道。一是积极履行“思想导向、知识导读、信息导播”的社会教育职能。一方面,带动了全民阅读。凝聚“高层读者”,定期向市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推介新书。通过市“两会”和 全市重大活动服务,以及在市委、市政府等四套班子办公主要场所设立借阅新书等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推动了全民阅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或协办讲座、展览、竞赛、演讲、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仅在2015年,已举办读书活动48场,吸引18000余人参与,凝聚了图书馆的人气。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比较好地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开设“虔城讲堂”,与赣州市国学会联姻,成立“赣州市图书馆讲座联盟”,已举办了清华大学就业导师李肖鸣主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学忠主讲的《中国健康产业新机遇》两场高端讲座。三是建了“爱心书屋”。动员社会慈善人士捐资、捐物和做义工,于2015年6月建好了“爱心书屋”,为少儿读者提供免费服务。四是组建了志愿者队伍。招募社会各界人士和大中学生100余人,并建立志愿者档案,实施一定物质奖励。五是开展了志愿者活动。依托志愿者为青少年读者开通了服务热线电话、邮箱和网站,举办各类为读者服务的活动。
(五)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上下联动
赣州市图书馆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和帮扶,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转型升级。2015年,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付5万元经费给安远县图书馆,帮助其开展“文化+电商”试点工作,并根据安远县电商企业年轻人多的特点,指导安远县图书馆在产业园建立“爱尚书屋”,创立“共享工程技术部”,为电商人士免费提供时尚书刊借阅、数字图书下载服务,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创意名家到园区进行文化创意培训指导,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指导安远县图书馆在工业园区内创立“读书沙龙”,为园区内的电商企业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安远“文化+电商”的经验,于2015年12月16日在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以“打造文化惠民升级版”为题作了介绍。
二、主要体会
(一)新的理念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形势下,现代化、数字化、人性化、便捷化是图书馆建设新的理念,而以人为本是核心要义。当前,管理的重点已经由“书”逐渐向“人”转化,这个转化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上。由于人们获取资源越来越便捷,如果图书馆还只停留在盯住“书”上,仅凭现有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方法,最终将难以保证图书馆服务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只有与时俱进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服务改革创新的进一步推行。
(二)改革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目前,社会上大部分人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封闭式的提供借书还书服务上。由于历史原因,图书馆自身也存在职工积极性不高、慵懒散等问题,也遏制了图书馆的内生动力。在计算机与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还在不断改变,图书馆在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只有在服务理念、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获得转型升级的新优势。
(三)科技支撑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信息,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技术和方法已经逐渐被人们淘汰。服务技术的创新成为现代图书馆改革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社会,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没有发展可言,同时,图书馆的性质也决定它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才能越走越远。
★ 简讯
信丰微电影作品又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信丰县2015年微电影新作《小刀》在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获得优秀作品奖。这是信丰继《那道门》获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编剧提名,《薇薇》获第六届广州国际微电影大赛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后斩获的又一奖项。《小刀》是由信丰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文广新局联合创作摄制的一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普法微电影。
(信丰县文广新局 肖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