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16年2月3日
【要闻信息】
●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行赴京参加制度设计研究课题验收....(1)
●2015浦东群文亮点回眸..................................(3)
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行赴京参加制度设计
研究课题验收
1月14日,浦东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在北京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参加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验收汇报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谢毓敏向文化部专家组进行了汇报陈述;创建办主任、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夏煜静参加了专家询问的答辩;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共文化处副处长符湘林向专家组介绍了推荐意见。
浦东新区的课题选题为:高度国际化区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浦东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实践。总报告之外,还有6篇子报告,分别为:《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发展研究》、《浦东新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浦东新区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研究》、《浦东新区建立现代文化馆(站)总分馆服务体系研究》、《国际化都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浦东公共文化国际化指标体系》。成果转化方面,制定实施《浦东新区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实施方案》和《实施标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意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社区文化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制度成果。此外,研究成果转化还体现在《关于深化浦东新区镇级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24个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体现在《浦东新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中,推动了教育部门文化设施开放,还体现在即将下发《浦东新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实施意见》中。在课题研究基础上,课题研究形成的新理念、新机制、新办法,已经转化为58个创新工作亮点。例如:以“公办民营”、“民营公补”等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创新;“浦东图书馆法人治理”试点顺利推进,形成理事会多元构成、决策公开透明、负面清单管理等多项机制创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向“基本管理单元”这些行政化布局盲点推进,提高了公共文化网点布局的均衡性;增设外国艺术家工作室、国际艺术家交流中心、国际文化交流展示基地,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国际化氛围;研究制定公共文化国际化发展指标体系,筹划召开公共文化国际研讨会等。
2015浦东群文亮点回眸
2016年是浦东文化“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验收之年。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浦东的公共文化事业佳音频传、亮点频出。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作为区级群文阵地,聚焦“转型”“共享”“联动”和“原创”四个关键词,以多种探索,积极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样本与创新典型。
一、转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试点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在1200平方公里的浦东大地上,生活着500多万浦东居民。遍布全区36个街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文化、体育、教育、科普等多功能服务送到浦东人的家门口。2015年4月,浦东新区根据市文广局《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部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作为业务指导单位,负责对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根据“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分类分步、全面覆盖”的原则,位于曹路大型居住区的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了全市第一个大居文化中心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管理的试点。而浦东36个街镇文化活动中心,有34家实施部分委托管理,委托社会机构对中心内的部分设施、功能和活动项目进行管理和运营。陆家嘴金融城文化活动中心与花木文化活动中心则分别采取全部委托与自行管理的模式。 “新区还着力培育更多具有专业资质与管理经验的社会组织,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中。”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为了培育合格的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在2015年年中挂牌成立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一年的孵化期中,社会组织将在政策服务、行业管理、艺术普及、团队建设、文化创意、数字化发展、文艺宣传、财经服务等各方面,获得指导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指导,全面了解并掌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以提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待这些社会组织“出壳”后,将为市民提供更接地气、更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共享——全民艺术普及50万人次受惠
2015年3月,指导中心倾听市民的学习需求,推出浦东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以指导中心迎春路总部为总校,在全区布局6个分校区,284门培训课程的总课时超过8000个,受惠市民超过50万人次。无论是公务员还是青年白领,老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在这一覆盖全区的公共艺术培训平台上,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家住陆家嘴的退休夫妇王世庆、卜美娟经朋友推荐,报名参加了总校的龙身蛇形太极拳班与拉丁舞班。卜美娟介绍,她常年因眼疾而心情抑郁,但参加艺术培训班后,不仅活动了筋骨,心情也变得开朗了。更令她感动的是授课老师的一颗公益心。两位老人没掏一分钱课时费,还获得了龙身蛇形太极拳老师贾凤娟赠送的练功服。最近,王世庆还因在成果汇演中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优秀学员”荣誉证书。王世庆表示:“通过浦东新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我们感受到终身学习带来的快乐,今年我们还会继续报名! 事实上,依托2015年4月上线的“文化浦东云”网站,如今浦东市民在家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报名培训班,浦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也飞向了“云端”。 浦东有着广袤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在2015年度的百场文艺巡演还是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指导中心作为承办方或协办方,都有意识地面向偏远村居进行活动配送的倾斜。其中,“2015浦东优秀文化团队展演周”在全区开展了100场演出,在农村地区的演出就包括“2015浦东沿江沿海百村文化行”“月圆盛世·2015浦东新区中秋文艺晚会”“淳美乡情·2015乡音乡曲乡村行”等。群文“明星”竞相登台,接地气地演绎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将欢笑与快乐送到田间地头。
三、联动——激活社会力量引入市级资源
浦东新区百场文艺巡演是市民享受文化滋养的平台,更是浦东探索文化创新、寻求机制突破的试验田。指导中心在百场文艺巡演中引入演出竞标机制,2015年共有68家院团竞标参与总计达500场次的巡演活动,其中50家中标,包含外省市、本市的优秀市级剧院团、院校、民营剧团及演出公司,数量之多创下了百场巡演11年以来的新纪录。 除了联动社会资源,指导中心还力促“市区联动”,助推优质市级文艺资源“飞入浦东百姓家”。随着上海“文化东进”战略的推进,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在2015年11月与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旗下9个国有市级文艺院团与浦东9个基层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指导中心与上海木偶剧团“牵手”。指导中心还协助9大市级文艺院团,将优质演出资源与文化服务产品,引入到浦东的开发区、街镇、文化单位中。今后,文艺院团的专业演员还将成为各街镇的文艺辅导员,提升浦东基层群文水平。
四、原创——集成各方之智演绎浦东佳作
指导中心不仅是面向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是一个浦东群文作品的创作平台。2015年指导中心集各方之智、汇四海之才,在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中建树颇丰。 在文学创作领域,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与新区区委宣传部合作共建的上海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在指导中心挂牌。基地由优秀小说家、纪实文学作家、诗人等组成专业创作队伍组成,将创作一批既能反映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发展现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在书画创作领域,浦东书画创作基地(金桥)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金桥镇揭牌成立,2015浦东市民中国画书法展集中展示了223幅优秀作品,展现浦东文艺爱好者的年度创作成果。而在第18届“江南之春”上海市民美术大展中,浦东共有26件作品获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也是浦东获奖作品数连续3届全市夺魁。 在舞台创作领域,指导中心逐步完善融“选苗、育苗、出苗”于一体的浦东群文新作创作体系,使原创节目的数量和质量获得逐年提升。2015“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中,浦东选送的16个节目荣获优秀新作奖4个、新作奖9个,获奖总数连续7年位居各区县之首。而在“大地芳菲”2015浦东新区群文创作节目汇演中,共颁发了舞蹈、音乐、曲艺、戏剧四大门类的27个优秀创作节目奖项。
【工作简讯】
○1月3日下午,《谢稚柳学术艺术思想研究文集》座谈会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举行。谢稚柳陈佩秋艺术馆计划于今年9月在浦东临港地区正式开馆,作为一份特别的开馆礼物,《谢稚柳学术艺术思想研究文集》今年也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在艺术馆即将开馆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与传承谢稚柳先生的学术与艺术思想,成为一项当务之急。作为首部系统汇编整理谢稚柳先生学术艺术思想的文集,《谢稚柳学术艺术思想研究文集》在会上公布目录初稿。该文集由谢稚柳之子谢定琨总策划,师从谢稚柳先生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负责主编。与会专家对初稿的内容、体例开展讨论并予以修订。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副局长赵瑞春表示,弘扬谢稚柳先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关键是要靠学术与艺术思想的传承。浦东建设谢陈艺术馆与出版《谢稚柳学术艺术思想研究文集》,既希望使艺术与文博业内人士受益,也期待能拉近公众与海派艺术的距离。
○1月6日,“2016沪上名家名团走进浦东农村迎春演出”在航头镇文广服务中心剧场内拉开了帷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观赏沪上名家名团的精彩表演。为展示浦东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景象,丰富浦东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推动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由浦东文广局主办、浦南文化馆承办,从1月6日至2月16日期间,邀请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歌舞团,助力高雅艺术,为浦东农村百姓献上九场精彩的迎春演出。此次演出分别在浦东新区万祥镇、曹路镇、航头镇、周浦镇、大团镇、祝桥镇、新场镇、泥城镇农村进行,所有演出都免费向市民开放,1月份观演百姓已达7000余人次,名家们精彩的表演,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艺术欣赏的喜好,为浦东农村百姓节庆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1月8日晚,“都市情家文化”2016浦东新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成果汇演在红领巾剧场举行。曾在2015年浦东新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中接受课程培训的数百名学员陆续登上舞台,以动人的歌声、优雅的舞姿、悦耳的琴音,展现普通市民的艺术风采。2015年浦东新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共推出284门免费课程,总课时超过8000个,受惠市民超过50万人次,有效释放了浦东市民的文化活力。为检验一年来的学习成果,从去年12月起,塘桥、外高桥、惠南等6个分校区陆续开展成果汇演。
○1月7日,“通往未来的回路——新一代日本艺术家作品展”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11位日本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作的42组(件)作品,打开了又一扇中日当代艺术交流之窗。该馆开馆1年多已举办多个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吸引参观者逾15万人次。中日两国作为邻邦,在经济、文化领域互有影响,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并促成更多合作。
○1月24日,“文房清玩——馆藏·民间收藏联袂迎春展”在南汇博物馆开幕,展品260余件,其中一部分是南汇博物馆馆藏精品,一部分是民间收藏家的收藏作品。南汇博物馆举办这样一个跨年展,旨在猴年春节期间带给观众淡泊清远的文化享受,使人在领略古代匠师绝妙的工艺水准的同时,也感受传统文人高雅的艺术情趣,让观众了解到各个时代文具的艺术涵养和工艺水平。
○1月15日,2015年浦东新区街镇图书馆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浦东图书馆举行,新区35家街镇图书馆馆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评选出浦东新区街镇图书馆综合工作先进集体、阅读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借还书(册)前十名、新证(办证量)前十名、新增馆藏量(册)前十名以及先进个人,并给予表彰。
○1月12日, “相约浦南——迎新春钢琴团队交流演出”在浦东新区浦南文化馆小剧场上演。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上海中老年钢琴爱好者的盛会,同时还扩大了浦南地区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全市范围内的影响,为广大琴友提供了展示琴艺,交流切磋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