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群星奖
群星奖
【媒体报道】激发群众创作活力 覆盖全市历时一年 所有活动全部免费
发布时间:2015-04-29 16:3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4-29
北京“群星”文化活动普惠于民

北京日报20141028日讯 (记者 李红艳)  从全国示范性巡演、外省市交流演出,到全市文化精品惠民巡演、“群星讲堂”培训活动……本市开展的2014“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北京行系列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所有活动全部免费,真正实现让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回归群众,普惠于民。”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说。

“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奖活动在山东省成功举办,共评选出220个“群星奖”作品。其中,北京收获五部获奖作品《都市白领》《新居》《青春的记忆》《伟大的青春》和《乐谷之声》。

2014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北京市根据巡演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丰富多彩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北京行系列活动。3月至10月,“群星奖”北京五部获奖作品展开全国示范性巡演,奔赴山东、四川、广西等5省,完成了8场演出活动。在北京市群艺馆副馆长张威的印象中,舞蹈《都市白领》特别受欢迎,每次演出的现场都非常火爆。“这个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讲述了北京白领为梦想而奋斗的故事,不仅题材具有现实性,而且编排富有创意。”

大兴区文化馆舞蹈队创作的《新居》,表现的是人们乔迁新居以后的新生活、邻里情。16位表演者大部分来自社区居民,平均年龄55岁,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62岁了,而她们在舞台上的舞姿却是那样充满青春激情。“因为演的是自己身边的事儿,传递的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情感,所以大家伙儿演起来感觉特别亲切,这个节目因此也显得特别接地气儿。”大兴区文化馆副馆长尹思鸥说,“我们在外地巡演时,很多观众都表示,这样的艺术作品简单易懂,而且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很多省市的文化馆工作人员都想向我们取经呢。”

在将北京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带到全国的同时,本市还配套举办了“群星讲堂”培训活动,邀请知名艺术家、业内人士授课交流,激发基层文艺创作者的智慧和力量,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迸发出来。据统计,2014年本市共计组织舞蹈、声乐、戏剧、曲艺、合唱指挥、摄影、美术、文学、主持人、词曲创作、灯光音响、钢琴即兴伴奏等市级培训23场,培训人员涵盖全市各区县文化业务干部近千人。他们是社区和乡村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员,同时承担着帮助社区居民反映文化需求、带头开展文化活动的任务,成为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本市还举办了一系列“群星”品牌文化活动,包括“舞动北京”“歌唱北京”“艺韵北京”“影像北京”等。这些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群星奖”的品牌优势,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另据了解,本市将在11月份邀请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群星奖”作品,包括北京获奖作品,在全市进行四场免费演出。这四场演出计划在大兴、石景山、通州、怀柔的剧院举行,节目内容丰富,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曲艺等艺术门类。“群星奖作品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讲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儿,我们希望让北京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些来自全国的优秀文艺表演。”张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