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以來,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統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最為重要的政治任務。連日來,廣西文旅系統通過黨組擴大會、專題座談學習、宣講活動和媒體宣傳等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創新學習宣傳貫徹的平台、載體、抓手,打好學習宣傳貫徹組合拳,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廣西文旅系統要堅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緊密結合廣西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實際,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寫好廣西章節。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識,結合廣西文旅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持續抓好黨的二十大宣傳報道,按照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營造濃厚氛圍。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全面貫徹高質量發展新理念,加快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奮力打造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
11月2日,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陽主持召開第30次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和在陝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近期重要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要求,全省文旅系統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和在陝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並充分結合陝西文旅工作的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一要充分發揮陝西革命遺跡富集的優勢,通過打造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和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培養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等方式,推動陝西紅色旅游發展再上新台階。二要緊扣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以籌辦好全省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為契機,打造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省級鄉村旅游名鎮和示范村,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集聚區,推動陝西鄉村旅游標准化、品牌化、生態化發展。三要繼續加大黃河文化、黃土文化、秦嶺文化、關中文化研究,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其所富含的當代價值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11月4日,廣東省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召開佛山市文廣旅體系統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會,傳達學習中央及省、市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部署安排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會議要求,佛山市文廣旅體系統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奮斗目標、重點任務、重大部署,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關於文化工作的部署,把各項要求落實到推動佛山市“515”高質量發展戰略過程中,奮力開創佛山市文廣旅體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面煥發嶺南廣府文化新活力。要全力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做到“六個賦能”,為全面煥發嶺南廣府文化新活力作出新貢獻。要以文化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打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文化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優質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以文化賦能歷史資源傳承,打造優質的嶺南廣府文脈保育體系﹔以文化賦能旅游業發展壯大,打造優質的消費產品供給體系﹔以文化賦能體育強市建設,打造優質的全民健身體系﹔以文化賦能城市形象提升,打造優質的城市內外形象傳播體系。
安徽省文化館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在館微信公眾號開設“二十大時光”交流專題,截至目前已推出15期。省、市、縣(區)、鄉(鎮)、村五級聯動,館(站)主要負責人、業務骨干、文化志願者、文化協管員等百余名同志分別從群文活動、文藝創作、傳統文化保護等方面談學習體會,展現出群文人踔厲奮發的精神風貌和昂揚斗志。同時,在安徽公共文化雲上線宣傳專區,推送廣場舞、大合唱等群眾文化活動資源,用文藝的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打造宣傳主陣地。目前已發布資源156條,訪問量達126.3萬人次。
安徽博物院黨委組織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會,開展集中研討。黨員干部職工紛紛表示,為黨在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自豪,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同時也感受到博物館工作者肩負的責任使命。下一步將按照“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要求,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勇敢擔當起新時代博物館的使命任務,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充分發揮博物館了解過去、映照當下、啟迪未來的重要作用,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博物館人的新貢獻。(統稿:連曉芳 採寫:賓陽、秦毅、譚志紅、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