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為一名基層戲曲文藝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近日,黨的二十大代表、陝西西安易俗社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惠敏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難掩激動:“坐在人民大會堂內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扎扎實實地落在心裡,既激動又充滿力量。”
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
“我所在的西安易俗社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編、導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我們一直在踐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道路上。”惠敏莉介紹,2021年9月,全國首個以秦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正式開放,街區集“館、展、演、旅游、體驗互動”於一體,成為展示秦腔文化的新窗口,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觸秦腔、愛上秦腔。
在西安易俗社工作了30多年的惠敏莉,親眼見證了西安易俗社的變化,也為西安易俗社和秦腔事業的發展耕耘著、奉獻著。“秦腔藝術在黨的領導下始終與時代同步,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與人民在一起。”惠敏莉感嘆。
惠敏莉表示,今年恰逢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她希望百年易俗社讓秦腔煥發新的時代風採。“我將繼續為保護傳承發展秦腔藝術努力奮斗,帶領新一代易俗社人唱響‘大秦正聲’,引領秦腔藝術在新時代繁榮發展。”她說。
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惠敏莉呼吁廣大戲曲工作者要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影響力的同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緊貼時代,用好的作品唱響新時代主旋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引領秦腔藝術在新時代繁榮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幾天,我與代表團的其他黨代表一起學習、反復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這讓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惠敏莉信心滿滿地表示,將深刻學習和領會報告精神,准確把握報告內涵,帶領新一代易俗社人以做強做大百年易俗社文化品牌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易俗社這一金字招牌的影響力,搶抓全國首個戲曲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建成開放這一發展機遇,用好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陝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等法規政策,堅持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助力陝西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發展。(薛帥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