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省將在省非遺博覽苑舉辦以“迎世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非遺商品展示活動”和“福建非遺購物節”,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積極推介福建非遺商品。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行業通過互動展示、非遺“觸網”等形式,積極推動福建非遺商品不斷創新,並在“雲帶貨”等新模式引領下不斷發展壯大,助力脫貧攻堅。
倡導健康理念
據悉,“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非遺商品展示活動,將圍繞“醫、食、茶”等主題,在全省范圍內選取福州壺山林氏中醫內科、萬應茶、漳州片仔癀、畬族醫藥、葉氏理筋療法等5個醫藥類非遺項目,同利肉燕、復茂餅家、源和堂蜜餞等約15個小吃類非遺項目,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福州茉莉花茶等五大茶類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陳秀梅表示,“我們將通過圖文介紹、技藝展示、現場體驗等方式,讓市民和游客充分領略福建非遺商品獨特魅力,倡導大家樹立健康生活理念。”
福建省是非遺資源大省,目前,全省共有7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遺名錄,是我國迄今在國際非遺保護三個系列上獲得大滿貫的唯一省份。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0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3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17個、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35人。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蘇忠明說:“非遺傳承人手工制作出來的非遺商品,通過互動展示,既可以讓游客領略到非遺魅力,又能把老祖宗的技藝傳承下去。”
去年以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推動制訂並由省人大頒布實施的《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提出,對瀕臨消失的、活態傳承較為困難的項目,應當優先進行搶救性保護﹔對受眾較為廣泛、活態傳承基礎較好的項目,通過認定代表性傳承人、培養後繼人才、扶持傳習基地等方式,進行傳承性保護,不斷強化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
去年,福建共舉行了惠安石雕雕刻技藝研修班等5個班次的培訓,培訓學員150名﹔選送14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舉辦的培訓班,為傳承人提供了交流提升的機會。
全網聯動展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福建的非遺活動將以線上展銷為主。蘇忠明表示,“我們將聯合抖音等網絡平台,全網聯動,推出非遺達人秀等活動,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生活,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為了宣傳推介福建非遺文化和非遺商品,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於6月7日—12日舉辦了“福建魅力﹒非遺達人秀”活動。同時,還開設“福建非遺dou起來”等抖音話題,鼓勵傳承人、平台用戶參與話題互動、拍攝短視頻等。
蘇忠明說:“我們甄選了10位省內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達人,推出了福建非遺達人直播系列。其中,畬族銀雕技藝傳承人林偉星、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明良、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等都參與了直播活動。”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將同步舉行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組織全省41項省級飲食類非遺項目,圍繞各大非遺美食的品類、技藝、傳承人、保護舉措等內容,以“圖、文、視頻”的形式,在微信公眾號、視頻網站、新浪微博等線上平台運營宣傳推廣。同時,在微商城模塊開發購物主平台,並根據各項目實際鏈接跳轉有關購物平台,為相關非遺美食進行流量帶貨。
6月13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將開設“福建非遺購物節”抖音直播間,對福州同利肉燕、百餅園、廈門南普陀素菜制作技藝、壽寧紅茶制作技藝等非遺商品及地方文創產品進行展示、銷售,以“非遺樂購”“走播逛展”等形式展示福建非遺商品魅力。沙縣小吃鐵門豆干傳承人姜家榮表示,“參加這次購物節,除了展示推介沙縣豆干外,我們還將進行線上促銷,為網友提供眾多美食福利。”
拓寬銷售渠道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249家非遺企業和商鋪參加非遺購物節,涉及阿裡等電商平台23個,此次活動覆蓋了原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其中,福建省5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中,福州茉莉花茶傳承技藝工坊已加入天貓、京東、蘇寧平台,壽寧縣夢龍陶藝有限公司、泰寧鄉村非遺博覽苑、政和隆合茶書院(白茶制作技藝)扶貧工坊、彭坊刻鑿紙技藝工坊等擬加入阿裡巴巴、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等電商平台。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拓寬非遺商品的銷售渠道,推動復工復產,助力鞏固福建非遺扶貧成果。”
南平市政和縣是中國的白茶之鄉,也是政和大白茶的祖地。政和隆合茶書院非遺扶貧工坊創辦人楊豐,是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白茶制作技藝(政和)》代表性傳承人,也是福建省隆合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近年來,該公司在政和縣鐵山鎮、星溪鄉、外屯鄉等鄉鎮都建有生態茶園和有機茶園。
楊豐介紹,“公司十分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扶貧領導小組,並通過‘公司+科研+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等幫扶形式,每年直接和間接帶動了2000多戶茶農的茶葉生產經營,促進茶農增收達到600多萬元。其中,公司直接與政和縣108戶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對貧困戶所產茶葉優先收購,核定茶葉收購保護價並適當增加價格補貼等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據統計,這108戶貧困戶每年增收達30多萬元。楊豐說:“近年來,公司招用的貧困戶所支出的年工資超過50萬元。”
位於福州永泰縣梧桐鎮春光村春倫驛站的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坊,由福建春倫有限公司建立。坊間內以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為核心,集非遺產品展示、互動體驗、茉莉花茶生產生活文物典藏、陳列和研究等為一體。福建春倫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針對茉莉花生產與農村、農民密切相關的特點,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扶貧措施,實施茶產業精准扶貧行動。”近年來,公司採取了與農戶或與村合作社合作的模式,培養了一大批的採花能手、制作技藝傳承人,有效帶動上萬農戶的增收。(李金枝 本報記者 吳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