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活化的“黃山五徽”
發布時間:2020-06-12 10:34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6-12
黃山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因文化和自然遺產燦爛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
黃山市的前身是徽州,歷史上文化遺產豐富,主要有制度類(如徽州宗法制度、徽州佃仆制度、徽州教育制度等)、思想學術類(如新安理學、徽州朴學等)、文學藝術類(如新安文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戲曲等)、科學技術類(如新安醫學、程大位珠算法、徽派建筑學等)、傳統工藝類(如歙硯、徽墨、徽菜、萬安羅盤等)和鄉風民俗類(如方言、民間樂舞、民間游藝、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等。其中,非遺獨樹一幟,從它演變的過程中,我們彷佛可以看見徽州人平凡可貴的匠心。
從古至今,工匠精神在徽州人的血脈裡從未缺席。自有先民活動,徽州的工匠意識就已拉開帷幕。徽州技藝漫長的演進歷史可以概括為一部創新發展史。她創新發展的高峰群起於唐宋,到明清時,那些林立的山峰終於連綴成技藝的高原。
以徽墨和歙硯為代表的文房四寶,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磚、木、石、竹組成的徽州諸雕構圖飽滿、意態如生。徽州版畫審美典雅、技法精巧。徽州漆器華麗多變、優美細膩。祁門瓷器承古求新、工藝精湛。徽州剪紙兼容並包、獨具神韻。徽州菜肴南北兼宜,雅俗共賞。徽州香茗,天下名茶,十佔其三。
千百年流傳的徽州技藝,承載著徽州人的文化自信。而今,黃山市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1項、省級63項、市級9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3人、省級154人、市級479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處。她們沉澱出獨特底蘊,為文化創意提供了素材和源泉。挖掘非遺的創意價值,將其轉化為創意資本,不僅提升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也賦予了非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