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非遺購物節”來了!
八大網絡平台,薈萃匠心好物。南京雲錦、無錫醬排骨、揚州漆器、徐州香包……發現非遺之美、體驗匠心工藝,品嘗傳世美味、把玩玲瓏巧物,“非遺購物節”統統安排!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文旅行業帶來了嚴重沖擊和影響,不過,“非遺購物節”首次在電商平台吹響非遺的“集結令”,不僅“提振消費”,又能激發經濟增長潛能,也是一次整合多方資源參與文化消費的創新。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表示,當前,全省文旅行業正在擴大復工復業。省文旅廳將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圍繞落實“六穩”“六保”,創新理念思路,拿出更多務實管用的舉措,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文旅發展主動仗,促進文旅行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水韻江蘇又見美好,努力提升文旅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非遺購物節”在電商平台“瞬間引爆”“持續大熱”。精美的江蘇“十三遺”也紛紛亮相,快來一起感受它們的魅力吧!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錦紋瑰麗、宛若雲霞”,這是南京雲錦得名之源。流傳1600多年,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貢品,南京雲錦,濃縮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一。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2006年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資料圖。新華社發
熟習操作的拽花工與織手上下相互配合,在長5.6米、高4米、寬1.4米的雲錦大花樓木織機上不停織造,一天也隻能完成5-6厘米的匹料,可謂“寸錦寸金”。在天然蠶絲原料之外,夾金織銀,或織入繽紛孔雀羽線的南京雲錦金碧交輝、異彩紛呈。
千百年來,雲錦藝人一直沿襲著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而雲錦通經斷緯、挖花盤織的手工工藝技術,至今仍不能被現代機器取代。
三鳳橋醬排骨烹制技藝
色澤醬紅、氣香味濃、肉質酥爛、骨香濃郁。三鳳橋醬排骨,作為無錫地區的三大特產之一,食之油而不膩、鮮美可口。
資料圖。三鳳橋官方旗艦店/圖
歷百余年風雨而不衰,三鳳橋醬排骨烹制技藝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聞名全國、譽滿海外,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徐州香包
香包,傳統佩飾物,制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流傳於徐州的香包制作技藝別具特色,為世所稱。
資料圖。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圖
造型純朴、圖案精美、色彩艷麗、繡法工整細致,徐州香包合實用性與觀賞性為一,內裝中草藥、養氣調神、驅蚊防潮,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常州梳篦
28道工序制成木梳、70多道工序制成篦箕,常州梳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也是常州特有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品。
資料圖。中國常州網 圖
據地方文獻記載,常州梳篦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制作工藝在明代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生產的梳篦被選為宮廷貢品,享有“宮梳名篦”的美譽。
蘇繡
圖案秀麗、色彩文雅,針法豐富、繡工精細,栩栩如生、清雅脫俗……蘇繡,一直是蘇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工藝美術,以產生之地命名,歷史上曾廣泛存在於蘇州城鄉,也是蘇州傳統技藝的一個縮影。
資料圖。新華社發
纖纖玉指、針線之間,蘇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承載江南溫婉,傳承千年滋味,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手紡、手織、手染,純手工制作的南通藍印花布展現鄉土氣息、藍白之美。
資料圖。新華社發
民間利用藍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後來藍靛發展成為藍染技藝,至今已逾千年。南通藍印花布傳統印染技藝延續至今而不衰,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連雲港中醫蜂針療法
傳承蜂療、傳播蜂文化、發展蜂產業、提供蜂服務,中醫蜂針療法,連雲港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醫藥類項目。
資料圖。連雲港蜂針堂 圖
蜂針療法是中醫療法的組成部分。蜜蜂療法歷史悠久,是傳統中醫療法的一個組成部分,並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一千多年。
淮安欽工肉圓制作技藝
“欽工肉圓光又圓,吃在嘴裡嫩又鮮,夾在筷子院外撂,落到地上跳三跳。”傳統手工制作的欽工肉圓口感鮮嫩,味道鮮美,富有彈性,爽而不膩。其制作技藝的歷史,自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流布於淮安市楚州區及周邊地區。
資料圖。李三吉旗艦店 圖
欽工肉圓制作技藝極具地方特色,符合當今健康的飲食理念,豐富了淮揚菜系,對淮揚美食文化的發展、演變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東台發繡
以發絲作原料、以鉤針作畫筆,施針度線,繡出別樣世間。東台發繡,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刺繡中的獨特分支,其歷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唐朝。
資料圖。新華社發
東台發繡工藝美術品,用料奇特,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點和古朴典雅、蒼潤秀麗的風格,堪稱“東方一絕”
揚州漆器髹飾技藝
點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鈿、彩繪、骨石鑲嵌、楠木雕漆砂硯、磨漆畫制作,九大門類、品種齊全。揚州漆器,是中國傳統的特種工藝品,技藝精湛,風格獨特,極富東方神韻。
資料圖。揚州工藝美術集團有限公司 圖
揚州漆器髤飾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漆器廠有限責任公司是其保護實施單位。在工藝上既具南派漆器的雋秀精美,在造型和氣勢上又常見北派漆器的雄渾博大。產品主要有家具、旅游紀念品和壁畫等三千多個品種。
鎮江恆順香醋釀制技藝
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愈存愈醇,創始於1840年的鎮江恆順香醋,是鎮江市的城市名片,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
資料圖。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圖
40多道工序,不含儲存時間就耗時60多天,作為傳統民族手工技藝,鎮江恆順香醋釀制技藝獨特、考究,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靖江蟹黃湯包制作技藝
“皮薄如紙、湯足如泉、形如玉菊、味道鮮美、不溢不破。”經200多年歷史沿革,靖江蟹黃湯包形成了獨特工藝和風味品質,有“地方一絕”之稱。
資料圖。靖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圖
從制作到食用,30多道工序,每道均有嚴格標准,包括熬湯制餡、制皮、包餡、籠蒸四大核心制作要素,靖江蟹黃湯包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遷洋河酒釀造技藝
始於隋唐、盛於明清,洋河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佔江南第一家”的美譽。
資料圖。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圖
4大工藝、36道工序節點,洋河酒釀造技藝孕育中國白酒的“綿柔鼻祖”,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匠人工藝,匠心獨具,快來把你心儀的非遺產品帶回家!
6月13日至6月20日,阿裡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東家等網絡平台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部分電商平台還將為江蘇的非遺項目開辟專場,展示制作過程,銷售相關產品。
活動期間,登錄上述平台,即可“挖掘”眾多匠心好物,領略江蘇非遺的精妙。截至目前,江蘇省內已有300多個項目企業申報入駐,還在等什麼?趕緊把喜歡的匠心好物加入購物車吧!
交匯點記者 丁叮 王建旸 徐睿翔(實習生)/文案 王昊晨/視頻
上一篇: 借力直播,非遺“酒香”出深巷 |
下一篇: 吉林6.2萬商品在線交易!今年的非遺購物節“購”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