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設全面推進。但同時必須看到,公共文化服務還存在著不少短板和問題。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品質還有待提升。對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要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加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也將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作為首要任務,著力補齊城鄉基層短板,努力促進城鄉協同發展,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
對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設,特別是均等化建設,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感觸頗深。“這些年我去河南蘭考、淮陽、西華等縣的鄉村演出,有一個變化讓我深有感觸。以前的演出條件很差,這些年來,各級政府下大力氣對農村公共文化陣地進行建設,現在村村都有自己的舞台、廣場,有音響甚至還有燈光,舞台搭建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李樹建說,“我們要抓住這個好時機,用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打通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均衡發展。”
當了40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鎮白沙村黨委書記侯二河感慨當代農村的好光景、鄉村文化的繁榮,但也表示,仍有不少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文化建設投入不足,還有短板,文化和旅游資源還沒得到充分挖掘,農村文化建設還大有空間。今年兩會上,侯二河呼吁各級政府更加關注農村文化建設,不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積極搭建平台,培育文化隊伍,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工程。
“公共文化服務單位應該在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上下功夫,聚焦基層,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哈斯塔娜在調研內蒙古多家公共文化單位後感慨。她認為,公共文化服務要適應互聯網技術發展和群眾需求新特點,加快推進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網上展覽館項目建設,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模式,優化使用體驗﹔積極探索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旅游公共服務平台運營模式,創建一批公共文化機構和旅游服務機構融合發展示范點﹔深入挖掘蒙古族及各民族優秀文化元素和傳統民俗文化,結合現代文化消費和旅游休閑需求,推動創辦特色文化旅游節慶活動。
上一篇: 文教合作,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 |
下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花亞偉:百姓“精神加油站”需要各方一起辦 |